摘 要:英語閱讀是一項綜合技能,它能夠促進詞匯積累,培養語感,提高表達能力,因此,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無止境,閱讀也無止境。只有下定決心,糾正不良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改進閱讀方法,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使英語閱讀的能力在英語學習中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旨在分析英語閱讀中的動力因素,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最終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英語閱讀;動機;興趣;情感;意志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207-02
閱讀是指讀者對讀物的認知、理解與吸收的復雜過程,是當代文明社會人類的一項重要活動。英語閱讀是一個心理過程,通過閱讀過程來傳遞,因此分析英語閱讀中的動力因素,可以有目的、有重點地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閱讀技巧。作為教師,我們知道,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英語閱讀的實質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而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動機——英語閱讀的始動力
英語閱讀動機指在外部世界的刺激與閱讀主體的生理結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心理動力體系,它具有引發和喚起英語閱讀行為的作用,這又被稱為始動力。
英語閱讀活動是人們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它要靠某種動機來引發,或從閱讀中探求工作策略,或認識人生哲理,或希望求知解惑,或從中求得藝術享受,或從中消愁解悶,以求得精神慰藉等。即為“動機——欲望——行動”。
我國心理學家曾對3.7萬名的在校大學生進行過“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調查:結果顯示為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98%的學生為正相關,即英語學習動機水平高的導致學習成績高。這充分證明動機的重要推動作用。
良好的英語閱讀動機需要精心的培養和激發,其做法如下:第一,樹立明確的閱讀目的;第二,培養競爭意識;第三,給予正確反饋;第四,利用觸媒,激發動機。
二、興趣——英語閱讀的凝聚力
興趣在英語閱讀活動中表現為對讀物和閱讀活動的特殊喜愛和強烈的趨向性。它是英語閱讀動力因素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鍵是它具有一種凝聚力。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后天培養起來的。
(一)直觀誘導引起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一種興趣的形成大約要經歷三個階段。即直觀興趣階段、自覺興趣階段和潛在興趣階段。直觀興趣,又稱為直覺興趣,由感知直覺反映出來,如看到書名,漂亮的色彩,精美的封面、插圖等,閱讀者會馬上被吸引,從而誘發出英語閱讀的興趣。自覺興趣,把直覺興趣加以引導和培養,使之發展而成。這種自覺興趣是同一個人的志向連在一起的,帶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很大程度出于自我意識。此時,閱讀者的興趣已由初級興趣轉化為高級興趣了。潛在興趣,由于有了自覺興趣的先導,閱讀者會主動選擇英語閱讀的對象,進而明確英語閱讀的目標,去滿懷信心地進行英語閱讀。而新的閱讀成功會進一步強化英語閱讀興趣[1]。
(二)廣泛興趣與中心興趣并行培養
英語閱讀的世界是無所不包的,那么閱讀者的興趣就會日益豐富,但在這種廣泛興趣的基礎上還應培養起中心興趣,中心興趣受廣泛興趣的影響。否則,精力會過于分散,做不到集中精力研究專題,也就難以收到精透、獨到的英語閱讀研究效果了。
三、情感——英語閱讀的熱力源
英語閱讀,它不僅是認知活動,也是情感活動。英語閱讀的主體受閱讀者個人經歷、思想、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影響,是帶有一定情感去從事閱讀活動的。反之,英語閱讀活動將處于停滯狀態[1]。
在英語閱讀中,受讀物內容的影響,英語閱讀的主體又會被觸發閱讀主體各種各樣的情感。英語閱讀情感就是閱讀主體的主觀情感和讀物本身所表達的情感之間相互交織、滲透、影響和碰撞,而產生的一種復雜而微妙的心態[2]。
閱讀者的英語閱讀情感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經過教育、培養和鍛煉。積極高尚的英語閱讀情感來自對英語閱讀目的和英語閱讀重要性的深刻認識。要以永不滿足的精神去培養英語閱讀的情感,如果閱讀者能長存強烈的求知欲,那么英語閱讀的情感興趣才會永葆不衰。要培養健康向上的良好情感,客觀現實是產生情感的源泉,情感與閱讀者的社會觀念及評價系統有著密切的關聯。落實此點,主要通過參加各種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因為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閱讀者高尚、健康的情感,而它又會帶動和支撐英語閱讀時良好情感的形成、發展。同時,還要扭轉、杜絕消極情感。情感具有明顯的兩極性。積極的情感具有增力性,將有力地推動和鼓舞閱讀者去從事英語閱讀活動;而消極的情感則會具有減力性,甚至是消力性。因此,閱讀者要學會控制情感,能較快地抑制或疏泄不良情緒,并力爭轉化為積極情緒。
四、意志——英語閱讀的持久力
(一)意志與英語閱讀的關系
英語閱讀是閱讀者的一項自覺行為,又是一項充滿艱辛的腦力勞動,也就是必然需要意志的力量。這種意志力在英語閱讀活動中突出地表現為堅韌性和持久力。英語閱讀與閱讀者的人生相共,而人生充滿坎坷。閱讀者沒有堅強的意志力,經受不住生活風浪的考驗,就無法堅持英語閱讀活動。
英語閱讀的根本目的和其本質特性更需要堅韌性和持久力。英語閱讀的根本目的在于學習知識、尋求真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復雜的過程,其效果往往受各種因素影響,充滿了迂回和曲折,不可能速成。古人曾經就告誡閱讀者說:“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二)培養英語閱讀意志形成的途徑及方法
英語閱讀意志的形成需要培養,其途徑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強化崇高的信念。英語閱讀的意志首先源自閱讀者的信念和對事業的追求。崇高的信念則能激發閱讀者與困難和厄運做斗爭的無畏勇氣,支持超負荷的重壓,表現出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極大意志力。
2.利用困苦的催化效應。意志和困苦是一對孿生兄弟,困苦可以磨煉意志,意志在困苦之中,猶如淬火之鋼,愈煉愈強。
3.實行鐵律原則。巴爾扎克有句名言:“持續不斷的勞動,是人生的鐵律,也是藝術的鐵律。”他認為閱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意志培養也要在該活動中反復不斷地磨煉,那么這句話在英語閱讀中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在英語閱讀中,不得有半點懶惰和松懈,必須定出并執行鐵律,強迫自己照辦。長期堅持,意志力才能養成。
4.樹立好的榜樣。諸多偉人以他們的成功與實踐印證了這一點。比如:魯迅、藤野、蘇阿芝和貝多芬。
五、讀思結合,讀用相促
在掌握了一定的英語閱讀動力因素之后,我們還應把讀與思相結合著來看。古人云:熟讀精思、好學多思、博學慎思,這些都是強調不要只重于讀,還要提高閱讀的效果。
現代心理學家和閱讀研究者也通過科學的實驗手段已經得出明確的結論:英語閱讀的根本機制在大腦,而大腦的主要作用就是思維。如何處理讀與用的關系更是在閱讀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要防止兩種不良的傾向:一是只讀不用;二是只用不思,不會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技能。即不善于總結與上升為新的理念高度,以便指導更高層次的英語閱讀學習。那么,要糾正這些,只有把英語閱讀和英語知識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走上正確的成功之路。
“用”是閱讀的出發點,又是閱讀的落腳點,離開“用”,任何的英語閱讀也將失去其價值,只有在“用”中才能提高其技巧。所以,筆者認為有效的英語閱讀因素要在“讀與思”、“讀與用”的伴隨下,才能顯現出它的功效。
六、結論
在英語教學中,重視英語閱讀的動力因素,不僅能夠培養閱讀者閱讀英語的興趣,而且可以增加閱讀者對英語閱讀的認同感,從而更好地促進閱讀者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者的語言交流和語言溝通能力[3],從而使英語閱讀活動成為在校大學生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并且通過英語閱讀來探求學習策略,認識學習目的,尋求學習技巧、感受學習氣氛、享受學習藝術,最終把“讀與技”、“讀與思”、“讀與用”三方面有效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英語閱讀活動。
參考文獻:
[1]梁曉春.英語專業閱讀理解[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虞蘇美.新編商務英語精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胡文仲.英語教與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