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年是我國進入十二五計劃建設中重要的一年,加快推進十二五計劃以及全面建設13億人民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就是三農的建設。在三農建設的問題上,農村文化建設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立足我國的國情,和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文化建設基本情況,以城鄉統籌的角度,從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現狀、基本途徑等方面對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研究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研究的不足。
關鍵詞:統籌城鄉;農村文化建設;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151-02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城鄉文化建設的環境、條件、基礎都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特別是農村文化建設雖然這幾年來有很大的改觀,不過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城鄉文化建設發展并不平衡。統籌城鄉文化建成發展是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是實現十二五計劃的重要條件,是促進我國城鄉文化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國學者對統籌城鄉文化、農村文化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黨在十六大以后,國內對于這方面的研究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不少學者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學術論文,學術著作,對前人的研究進行整理和分析對今后改善我國農村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基本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并且從現有的資料整理分析來看,雖然很多學者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觀點不同、主題不同、研究的成果也各異。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內容都是關于在統籌城鄉視域下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目前在統籌城鄉視域下農村文化建設的存在問題、統籌城鄉文化建設基本的途徑這幾個方面。
(一)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在2011年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中指出“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強調“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可見加強統籌城鄉文化建設的重要,為什么要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研究者從城鄉一體化、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建設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1.加強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對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提出了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明主”的發展戰略目標,其中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的內容,這點也得到了唐金培的認同。他認為發展戰略目標中的“生產發展”不僅僅只是農業建設的發展,還有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吧顚捲!辈粌H僅是要農民生活變得好起來,也包括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的豐富多彩?!班l風文明”就是通過提高新農村文化建設,提高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拉近城鄉距離?!按迦菡麧崱逼鋵嵕褪钦f要保持整潔干凈,這也是一種文化建設。“管理民主”就是利用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民主意識,縮小城鄉差距[1]。
此外,2012年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辈簧俚膶W者也持有相同的觀點。王娟把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看成是構建城鄉一體化經濟建設的有效措施,她認為沒有文化的發展,特別是農村文化的建設發展,是無法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同時,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能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加快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使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實現[2]。余友斌認為加快新農村文化發展,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3],徐學慶認為,加強統籌城鄉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部分內容,是培養有能力、有智慧、有素養農民的基本手段[4]。
2.是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黨的十六大中首次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而實現和諧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城市和農村文化建設的和諧發展。學者普遍認為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大力發展農村文化建設,統籌城鄉文化建設。朱光喜認為農村和諧社會主要是表現在農村的經濟、文化兩者之間的和諧關系[5]。王娟認為加強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會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文化思想,有利于農村環境的道德建設,促進農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局面。唐金培則認為,強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可以豐富農民的業余生活,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能化解各種心理矛盾,起到一個溝通的作用,形成一個“家和萬事興”的和諧局面,進一步推動我國和諧社會的發展。
3.是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保障
加強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其實是農民融入到城鎮生活中的一個過程。而我國目前處于城市和鄉鎮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農村人口大量地涌向城市,農村的生活方式逐漸向城市看齊,因此就有不少學者認為,農民在進城后,逐漸從一個農村農民轉變為一個城市居民,由于教育方面的原因,文化等方面的反差會給農民帶來非常大的落差以及不適應。加強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其實是城市與農村兩者之間文化交流溝通的過程,這樣會使城市更加了解農村,農村也更加了解城市,而通過這樣的方式農民可以對城市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認識,這對全面加快小康社會的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不少研究學者認為,在統籌城鄉一體化過程中,農村文化建設現狀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1.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經費缺乏
劉文儉[6]等人認為由于國家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文化建設方面的資金比較少。據權威數據的統計,在1998年到2002年用于農村文化建設的經費不足教育事業經費的七十分之一,不足科技研究事業的十分之一。雖然這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但是依然沒辦法解決農村文化建設中經費不足的問題,郭國祥[7]等人認為,從國家到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都不夠重視,文化建設的經費只占整個國家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幾,遠遠低于城市文化建設經費投入。王娟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國家財政有限,加上農村地區較多,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成本高,因此也一直得不到過多的重視。
2.農村文化建設主體地位缺失
鄭風田[8]等人指出,我國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由于受到多種發展因素的影響,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地位慢慢走向缺失,城鄉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同時她認為,在統籌城鄉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以農民群眾的需求為指導對象,利用傳統文化,采取多種交流方式,把農村文化建設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設中,此外,劉璐琳還提出加快農村文化建設發展是當前積極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非常重要的任務。朱正剛也認為在進行農村文化建設時,要多聽取農民的建議,處理好相互友好的關系,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要積極調動農民參加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早日得以實現。
3.農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差
目前,我國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與成熟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相差甚遠,在很多的農村地方沒有圖書館,沒有電影院。就連體育運動場也少得可憐。有學者認為,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要統籌城鄉文化建設,但是實施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根據朱明燕[9]等人的調查報告顯示,全國11.3%的農村沒有書館沒有書庫,15.1%的農村有書館沒有閱覽室,全國21%的文化館無業務用房,難以開展業務活動。
(三)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
對于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不少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各級黨政機關要高度重視統籌城鄉發展
劉文儉等人認為,由于我國的人口眾多,如果不想方設法改變農村文化建設落后的現狀,農村文化生活缺乏,那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就會非常被動,水平也難以得到提高。城鄉經濟也難以得到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中也明確作出指示各級黨政機關要高度重視統籌城鄉發展,希望通過統籌城鄉文化基礎建設,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
2.改革統籌城鄉文化管理體制
王娟認為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在體制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管理錯位,管理也不得力,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實現,也將難以實現統籌城鄉文化建設的實現。呂全國[10]認為,要深化基層文化體制改革,以此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整體水平的穩步提高。此外,他還認為,要把之前落后的以農村為主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并且要適當整合各種有利資源,把分散的資源合理利用,同時,還要督促政府發揮其應起到的作用,制定相關政策,規范農村文化市場,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水平的顯著提升。
3.加大經費投資力度,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
不少的研究者認為,要加大經費的投資力度,籌借農村文化建設資金,在這點上應該注意讓政府發揮作用,利用政府和社會的力量,改善目前農村文化建設落后的面貌,在文化建設過程中采取多種可以實現的模式得到社會和政府的支持,以此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
二、研究的不足
很多的學者在研究統籌城鄉視域下的農村文化建設時,都能結合目前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村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理論聯系實際,但是不足之處在于我國的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比較重視理論方面的研究,而且深入地、比較系統化地將馬克思主義融入到研究中,這方面還是不夠,有些研究脫離了原本的理論基礎,也是不行的。研究的內容沒有能夠很好地把握住農村文化建設的重點。此外與國外農村文化建設比較研究的文章也比較少,
三、總結
雖然,我國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但也可以看出我國學者在這方面的努力成果,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不是依靠一個人或是一個單位就能實現的,它需要的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唐金培.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著力點[J].求實,2008,(6).
[2]王娟.統籌城鄉文化建設基本途徑研究——以山東諸城市為例[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3]余友斌.統籌城鄉文化建設加快農村文化發展[J].學習月刊,2012,(4).
[4]徐學慶.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5]汪前元.朱光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文化困境與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2005,(7).
[6]劉文儉,張傳翔,劉效敬.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戰略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8).
[7]郭國祥,劉建芳.近年來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學術論壇,2009,(7).
[8]鄭風田.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文化: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南民族人學學報,2005,(1).
[9]朱明燕、盧悅、魏平、唐榕.成都市城鄉社區文化活動建設調查報告[J].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12).
[10]呂全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研究綜述[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