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異化理論是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基礎內容。理論角度上,研究異化理論對于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深遠意義;現實角度上,它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導向作用。我國學術界針對馬克思的異化內涵、異化理論的研究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手稿》;異化理論;綜述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035-02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基礎內容。理論角度上,研究異化理論對于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深遠意義;現實角度上,它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導向作用。我國學術界針對馬克思的異化內涵、異化理論的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針對我國學界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筆者從異化的內涵、異化理論的現實意義這兩方面做如下綜述。
一、國內學者對異化概念的理解
黃楠森在《人的本質的異化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中提出,歷史上異化概念有三個用法,即“(1)黑格爾的用法指矛盾的轉化, 或矛盾。(2)費爾巴哈的用法, 指由于認識上的錯誤而產生出與主體對擾的結果。(3)馬克思的用法, 指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勞動, 即剝削剩余價值。”他認為,異化概念不能濫用,就如黃楠森提到的:“馬克思講的異化就是勞動異化,就是剝削剩余價值,他講的異化勞動就是雇傭勞動。這一點是很明顯的。”[1]
孫英在《異化概念新議》中從兩個角度論述異化概念,即作為一般科學術語的異化和作為人道主義基本概念的異化。他認為作為后者是前者在人的行為上的具體推演。他通過對國內國內學界異化的流行定義進行辨析,最后得到的結論是,“異化也就相應地分為兩類: 一類是被自己活動及其結果所奴役的異化, 如工人的異化勞動, 另一類則是被自己的活動及其結果之外的力量所奴役的異化。”[2]
侯才在《有關“異化”概念的幾點辨析》中提到,“馬克思對異化概念的使用和對異化現象的研究大體經歷了由自然的異化到政治的異化再到經濟的異化的這一過程。”[3]文中從博士論文的“對自然的任何關系本身同時也就是自然的異化”,到《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政治國家的彼岸存在無非就是要確定它們這些特殊領域的異化”,再到《論猶太人問題》的“金錢是從人異化出來的人的勞動和存在的本質”進行了論述,充分展現了馬克思異化概念的變化過程。
葉汝賢在《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一文中,反對“社會主義異化論”對馬克思異化觀的曲解,認為它“故意舍去了‘異化’的條件性、暫時性, 把它變成了超社會、超歷史的永恒的范疇。”[4]他認為,對待異化概念要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去評價分析。
二、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現實意義
(一)對當代資本主義異化現象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出現的異化現象的認識
沙光學在《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及當代意義探析》中提到:“新的異化現象在當代西方社會有繼續深化的趨勢,這與統治階級的推波助瀾是分不開的。他們更善于借助科學技術的‘中介’,將異化當作一種統治人民、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手段。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要獲得真正的解放,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勞動條件的改善,生活的富裕,而必須認清異化現象的危害及其深刻的根源,要尋找解放自己的途徑。”[5]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決定了它的異化現象是不可能被消滅的,新的時代會以新的形式出現。正如沙光學所說的,工人要想“獲得”真正的解放,必須從根源上認清異化現象本身及其危害,尋找到科學的途徑“解放自己”。
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也出現了一些異化現象,但是與資本主義的異化現象是有著本質差別的。
葉汝賢在《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中提出,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私有制的本質,而社會主義社會正是要廢除了私有制。他提到:“這種本質區別的基本表現恰恰在于社會主義廢除了私有制, 廢除了剝削和消滅勞動的異化性質。”[4]
楊建華在《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中指出:“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就是要消滅異化,社會主義本身也具有克服異化的力量,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使命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為消滅異化創造條件,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和主流”[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出現的異化現象和資本主義出現的異化現象是有本質差別的。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必然會導致人的異化,而社會制度的本質就是消滅異化。
“有的是由于缺乏經驗,或由于不認識客觀規律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誤;有的則是主觀主義大發作,根本違反自然規律和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所致。這些問題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雖然難以避免,但隨著人們的經驗的積累和對客觀規律認識的深入,又可以逐步得到解決。”葉汝賢在《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中這樣提道,“這些問題并不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本身的產物,它的性質也根本不同于資本主義經濟異化的對抗性質。用經濟異化的觀點來對這些問題加以概括,就會混淆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界限。”[7]
(二)馬克思異化理論對我國現階段發展的指導作用
1.社會發展方面
楊建華在《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中指出:“我們周遭的現實, 我們驚異地發現, 這些在國際社會已被批評、拋棄的‘發展異化’問題仍在劇烈地困擾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所謂發展異化就是將發展的主體與客體對立起來,將發展的目的與手段顛倒過來,割裂發展的本意并扭曲發展的本質,致使發展的重心錯位,發展的價值失衡,最后將發展變成‘無發展的增長’或‘惡性發展’。”[6]我國現階段出現的地區貧富差距、權力濫用、道德滑坡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異化現象的某些特點。由于我國現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外加國外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異化現象在我國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存在的。
“我們必須消除‘發展異化’現象及其產生的思想根源,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發展觀”,楊建華接著提到。我國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完善正是解決異化問題的途徑。劉柱海也堅持這一觀點,他在《論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及現實導向意義》中提出:“我們既不能聽任異化現象在我國各個地方蔓延,也不能過于保守,我們應該大膽充分利用其積極的作用來建設我們社會主義。同時,我們也應該把經濟發展與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必須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認真加以貫徹落實。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避免走資本主義老路。”[8]由此看來,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人的發展。
2.人的發展方面
馬克思在《手稿》中解決異化問題的途徑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不應當僅僅被理解為占有、擁有。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9]。這樣看來,人只有全面發展才能擺脫異化。
楊建華在《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中指出:“人是一切發展的最終目標, 其他發展都是為人的發展創造條件或機會。而人的發展反過來能積極促進社會的自我完善和更新, 只有依靠人才能獲得發展;人是發展的動力, 沒有人的參與, 發展是不可能的。社會的發展與否, 完全取決于人的素質和人的發展;人的發展程度成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根本標志。”[6]
從上述的總結梳理中可以看出,目前學術界對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異化勞動理論研究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階段性成果,涉及的面較廣,有許多獨特的思想觀點。筆者認為,《手稿》歷久彌新,雖然經過百年的洗禮,但并沒有失去其價值,對現代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越加強大。尤其是其中深刻的人本學思想。衣俊卿教授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人的解放為核心的批判性實踐哲學。對于《手稿》的研究,我們也更應該注重馬克思對異化理論的分析,通過揚棄異化,實現人的解放、全面發展。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手稿》的研究,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我們都應該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對于這方面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發現異化、揚棄異化、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樣一個過程。
首先,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國民經濟學時,通過分析勞動者同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本身的異化、勞動者同他的人的類本質的異化、人與人的異化,認識到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生產無法成為實現人的自由自覺的勞動本質,由此結果導致了人的發展的歪曲和喪失,人的全面發展無從談起。
提出問題后,需要解決問題。馬克思解決異化問題的方式就是揚棄異化,恢復人的主體意識,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實現人得到全面發展。換句話說,揚棄異化的過程也就是人全面發展的過程。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一定程度上,人的發展也是存在異化現象的。
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盡管由于我們的商品經濟還不很發達,但仍然是存在異化現象的。商品經濟中的人們容易產生商品意識,用物的價值去衡量人的價值,但是卻失去了人的主體意識以及其存在的意義。人的本質應該是從事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但是現在的很多人往往為了經濟利益、金錢的誘惑,在物質方面不知足地追求。這樣,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質享受,而不是通追求。這樣,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質享受,而不是通過發揚個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自身的價值以及為社會做出貢獻。個人應該將社會發展的目標和理想視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積極地以自己的本質力量投入到社會主義實踐中,在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同時促進社會和人類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楠森.關于人道主義和異化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1984, (1).
[2]孫英.異化概念新議[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2).
[3]侯才.有關“異化”概念的幾點辨析[J].哲學研究,2001,(10).
[4]葉汝賢.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J].學術研究,1984,(1).
[5]沙光學.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及當代意義探析[J].傳承,2009,(3).
[6]楊建華.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2,(1).
[7]葉汝賢.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 [J].學術研究,1984,(1).
[8]劉柱海.論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及現實導向意義[J].傳承,2008,(6).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