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早晨,我們來到了淮南市謝家集建筑公司,在一個外表并不起眼的辦公室中,我們見到了大名鼎鼎的青銅器收藏大家,淮南市謝家集建筑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田唐春先生。我們實在無法將那個在藏界赫赫有名的“舜耕山人”(網名)與眼前的這位儒雅的、說話總是笑瞇瞇的男子聯系起來,田唐春給我們的感覺就像大學里的教授,輕聲細語,娓娓道來,一下子將我們帶入到了他的收藏故事里。
機緣巧合 走上了收藏道路
說起為什么開始收藏,田唐春說:1974年他高中畢業,正好趕上招工大潮,他來到淮南市謝家集建筑公司,開始當一名工人,后因文筆較好,1976年他以工人身份到機關做一名宣傳干事,這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一些信件,當時的一些信件上的郵票非常有特色,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就開始有意無意地收集郵票,慢慢的,郵票越來越多。但田唐春說,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只能算是一種習慣,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他后來成為淮南市謝家集建筑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從未間斷過。田唐春告訴我們,他真正開始收藏是在九十年代末期,那是一個意外。2000年,他和朋友們一起去安徽天堂寨游玩,那天也在下雨,因為身體不舒服,他沒有去爬山,就在山腳下的地攤上轉悠,其中有一位老人家賣的一塊水晶手表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塊手表當時要價100元,樣式非常精美,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田唐春以50元的價格購買了這塊手表。后來一個搞收藏的朋友說,這塊表在當時就要價值一萬元。這一次小小的收獲,讓田唐春感受到了收藏的快樂,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收獲,還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從那以后,他就開始逛地攤,開始了他的收藏路。剛開始,田唐吞只買一些小硯臺,價值也不高,兩三百元左右,后來慢慢買了一些價值不高的青銅器,但后來證明他買的都是一些假的東西。田唐春說,雖然他的這些收藏都是失敗的,但他的方向是對的,他認為:初涉收藏就是要從常見品開始,收藏初期的目標應該定位在尋找感覺、鍛煉眼力、積累知識上,這樣才能厚積薄發,收藏到精吊。
吃虧上當 只因跟錯了人
在經歷了若干次上當受騙,購買了贗品后,田唐春意識到自己的收藏經驗不足,收藏知識積累得也不夠,需要一名專業人士來指導自己的收藏,于是他找到了一名當時在玉器界頗有名氣的博物館專家,請他幫忙看東西,但就是這位專家,讓他吃了很多“藥”。田唐春在玉器方面吃“藥”最多,主要就是因為這位專家。這個專家曾帶他去邳縣(徐州地區)買玉,第一次花了6萬元,買了兩個席枕,一個玉璧,結果是假的;第二次又花了幾萬元,買的玉器和鏡子也都是假的;最慘的一次是買的一對青銅壺,有60厘米高,花了10萬元,“一眼貨,大開門”,在專家的認可下購買了,但后來這件青銅壺在網上爭議了許久,后來證實這對青銅壺的胎是對的,但工是后添的。
收藏要會總結,要回味,不能在多次吃虧上當后還不知道回頭,那么將會走上一條不歸路。所以,田唐春在吃了三十多萬元“藥”后,他終于發現這位專家不能再相信。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上,田唐春結識了同是淮南的資深藏家、青銅器修復專家翟傳好。他們在一起互相討論,互相學習,很快的,田唐春的收藏水平上了一個臺階,收藏的東西也慢慢精致起來。
田唐春說,收藏一定要盡可能多交一些有較高層次和人品好的收藏界朋友,多向他們虛心請教,當你的眼力漸足時,你的收藏就會水到渠成。
出手果敢 才能收藏到好的藏品
值得收藏的藏品多是可遇不可求的,對于適合的藏品一定要果斷購藏。當然,這是建立在長期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收藏方向、市場價格要有充分地了解。這一點田唐春深有體會。2006年,他和翟傳好一起到洛陽看東西,碰到一面龍鏡,要價1.8萬,但他們沒有購買,之所以沒有買,一方面是因為當時身上沒有那么多錢,另一方面是因為對這面龍鏡當時的市場價并不了解,不敢買。后來,這面龍鏡被拍到100多萬。至今,田唐春說起這件事時,都帶著深深的遺憾。后來,田唐春開始努力提高自己的收藏知識,大量讀書,認真鉆研,碰到不懂的問題就多方交流,經常出沒于各種大型拍賣會,開闊自己的眼界。漸漸地,田唐春看東西的眼力越來越毒,很少有打眼的時候,也很少有錯失良機的時候。他很自豪地告訴我們,他收藏了從商代到戰國時間的車轄軎幾十對,這在收藏界都是很少見的;而青銅鏡,光是精品的就有一百多面,每年保利、嘉德、中拍國際、瀚海等這些大拍賣公司都從他這兒尋找拍品。說話間,田唐春隨手從他的藏品中拿出了幾件藏品,給我們介紹了起來:“這件直徑23厘米的三龍三鳳鏡,是典型的楚式鏡。在云雷紋為地紋的上面,浮雕三龍三鳳互相纏繞,在龍鳳身上又陰刻紋飾,這種三層花紋飾,代表了戰國鑄造工藝最高水平:這件春秋時期的鉤鑃,是一種手持的打擊樂器。整體紋飾豐富,在甬部一個平面中有凹凸兩紋飾,非常少見。這件鉤鑃對研究春秋時期的鑄造工藝有很大的價值;而這件漢代的甑,俗稱蒸鍋,能夠體現青銅時代結束后,青銅器沒落的歷史趨勢。”現在的田唐春收藏理念已經提高,不是精品的不要,沒有歷史價值的不要。
田唐春說:收藏是需要一定的悟性和文化修養的,這是因為發現和收藏好的藏品,不僅需要機遇,更需要一個人在已有的文化內涵、審美水準、藝術修養的基礎上,通過心靈的感悟來完成對好的藏品的審美過程。收藏還需要一定的魄力,魄力對于藏家來說非常重要,推動藏家最終決定買下藏品的,往往就是魄力。但是魄力并不等于盲目,極端冷靜下的價值判斷,才是魄力的本來面目。所以,買東西時一定不能理會各種出處來源的敘述或故事,不能為任何表面現象所動,什么時候都要排除外因的干擾,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買自己搞不懂的東西,即使失去了撿漏的機會也沒有什么好可惜的,這是自己眼力和知識還不夠的原因。
快樂收藏 心態好是最重要的
在談話過程中,田唐春一再強調,收藏是一件陶冶情操的事情,收藏不一定非得名書名畫,也不一定非得古玉老瓷,只要收藏給人們帶來了快樂,就是值得的;如果收藏讓自己煩惱,那就是錯誤的。這就要求收藏者有一個良好的收藏心態。心態平和,收藏者就會自覺做到“不愛不懂不出手”、“不為‘撿漏’而癡狂”、“不聽別人勸告,一條路走到頭”,從而避免浮躁,避免上當。田唐春認為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收藏,在于他的收藏心態非常良好,敢于聽取不同的意見,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現在的他已經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當初買下的那些贗品,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從他的身上吸取教訓,他將自己收藏的贗品在一個顯眼的位置展示出來,當有藏友來交流時,他都會一一說出這些藏品的故事。
“敢于說實話”也是田唐吞能夠快樂收藏重要的一點。在與藏友交流藏品時,田唐春總是實話實說,也因此得罪了不少藏友,但他仍樂此不疲,他覺得這樣可以讓藏友少走彎路,是任何快樂都無法替代的。有一次,壽縣的一位七十歲的老人家拎了一蛇皮袋的藏品來與他交流,在認真看了藏品后,他告訴老人家不要再收藏此類藏品,但老人家認為他不懂收藏而拒絕了他的好意,田唐春感到非常無奈。
田唐春覺得他收藏的快樂還來源于他的家人對他的支持,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持,還有行動上的支持,他的夫人經常陪著他到各個博物館、拍賣會去參觀,參加各種藏友聚會,這些成了他收藏的最大助力。他還說,他所有的藏品所使用的盒子都是自己親手做的,看著自己親手做的盒子裝著自己心愛的寶貝,那種幸福感無以言表。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田唐春很愿意把自己的收藏分享給社會。他多次帶領淮南的藏家康杰、翟傳好向淮南市博物館捐贈藏品。他還積極響應市政府建文化大市的號召,現在正籌建一個楚漢文化為主題的民間博物館,把自己這些年來的收藏展示出來,為文化建設服務。
精美藏品 收藏的不僅僅是經濟價值
我們今天一講到收藏,聚焦點都放在了經濟價值上,事實上,世界上公認文物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三種價值和教育作用、借鑒作用、科學研究作用三種作用,而經濟價值只是人賦予它的,不是文物本身所有的。
田唐春說,藏品對于他來說,不僅僅是經濟價值的體現,更多的是知識的積累。他拿出一面銅鏡對我們說:“這是戰國時期的一面銅鏡,直徑18.3厘米,厚0.5厘米,上面的紋飾是一種叫‘蛙’的動物,蜼是一種體形較大的長尾猿,其鳴雨必至,時人敬之為神,是農耕文化時的圖騰。”
短短兩個小時的訪談結束了,一直留在我們腦海里的是田唐春的那種幸福感和快樂感,他的幸福和快樂是因為他擁有了那些藏品嗎?我想不完全是,他主要的幸福和快樂應該是建立在收藏的過程之中,收藏本身的過程賦予了他最大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