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創造了奇跡,更創造了輝煌。
他帶領紅河人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十年磨一劍,將紅河漂流打造成為遼、吉兩省最具吸引力、影響力的夏季熱門旅游項目,每年游客數量倍增,成為國內景區中成長速度最快、單位時間實現經濟價值最大的佼佼者。紅河漂流對擴大清原、撫順地區的知名度、帶動區域第三產業發展與繁榮起到了絕對的拉動作用,被業內人士以紅河效應為課題作為研究對象,探求他們的成功之路。
去年,公司作為撫順唯一的旅游企業被授予遼寧省現代服務業領軍企業,遼寧省優秀社會責任企業、亞太金旅獎·2012十佳游客滿意度風景名勝區等榮譽稱號。9年間,景區零投訴、零安全事故;為縣域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極大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為了紅河漂流的發展,他很快結束了經營穩定、效益可觀的草炭土生意,閑置下價值近千萬元的廠房、生產設備和半成品,就連剛剛花費數萬元裝修的辦公室,也沒來得及坐上一天,轉身改行成為了紅河峽谷漂流的總經理,擔起了時代賦予的重任。
紅河3年一大步,5年一飛躍。從當年接待量3.5萬人,發展到如今61萬多人。2006年,被國家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2007年取得了國家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達標認證;2009年,被評為“遼寧省十佳景區”、“遼寧省創建文明風景旅游區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榮獲“中國十大生態漂流景區”等榮譽稱號。
艱苦創業的經歷,書寫出紅河人吃苦耐勞、敢于擔當的豪邁精神,他把它詮釋得淋漓盡致,生動而富有活力。為了把握時機永立潮頭,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膽決策迅速展開行動,不計成本、不計代價;面對固守既得利益與投資建設為未來贏得發展空間的艱難抉擇,他以企業擔負的歷史使命為出發點,寧愿傾其所有、舉債籌資也要為景區未來奠定基礎;在保證運營安全與合家團聚之間,他拋下妻兒的怨言,每天24小時奔走于景區之間,指揮紅河將士力保百萬游客快樂平安;在遭受百年不遇洪災、企業損失慘重的心痛之際,他昂首挺胸,帶領全體員工頑強工作重建家園……
在他與同志們的努力下,據統計,景區周邊的大蘇河、灣甸子、敖家堡三個欠發達鄉鎮農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810元、2840元、2555元增長到2011年的7644元、7523元、7444元,分別增長172%、164%和191%;大蘇河信用社存款每年遞增600萬。僅從地稅部門統計的2010至2011年全縣第三產業稅收來看,2011年實現32324萬元,是2003年3172萬元的10.2倍。漂流公司9年間營業收入24542.9萬元,直接稅收 3522.9萬元。這組數字清晰地說明,清原作為遼寧省水資源重要保護地,招商項目受限,紅河漂流以生態型旅游項目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意義。
他憧憬著、規劃著、奮斗著,通過努力換來游客更多的快樂,通過紅河的發展為清原創造更大的財富,通過生態文明的建設實現中國第一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