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把愛給了孩子們,把身心都獻給了幼教事業。她作為一名普通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在21年的幼教生涯中,用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帶領全體職工堅持“摯愛為先,精細管理,擴張普惠”的理念,譜寫了幼教工作和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幼兒園黨支部連續3年被評為遼寧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優秀基層黨組織,2011年幼兒園被評為“省直機關優秀基層黨組織”和“省直機關青年文明號”。
為了做好工作,她結合工作實際和時代發展需要,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要求,帶領幼兒園全體職工不斷改善辦園條件,提高辦學品質,擴大招生規模。5年間,幼兒園先后開辦了川江分園和早教中心,幼兒班數量由14個增加到25個,在園兒童數量從370名增加到760名,早教兒童200余名,為解決兒童入園難問題做出了努力,也為省政府倡導的連鎖化和集團化的發展做出了表率。幼兒園的職工隊伍在發展中壯大至150多人,其中93%以上為女性職工,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工作中,她非常注重加強職工隊伍建設工作,根據園所規模擴張的實際需求,她組織建立并實施了“青年教師成長工程”。5年間,通過教學同行的觀摩與評價、技能競賽的評比與激勵、志愿者服務的歷練與升華等多種方式開展活動,形成了比學趕幫、團結進取的優良團隊。幼兒園先后有150余人次獲得省市區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她具有較高的管理能力和實干精神。工作中,她堅持在全園推行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深化人文服務理念。她起草修訂了涵蓋職責、制度、預案、考核評估體系等7項主要內容的《幼兒園管理手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管理文化,在全省同行業中進行了廣泛推廣,取得了顯著工作成效。僅去年就為遼寧省培訓骨干園長和教師300余人次。幼兒園還積極發揮帶動作用,在“順民心、解民憂、惠民生”活動中,她組織開展了與鐵嶺市昌圖縣大四家子鎮中心幼兒園教育扶貧幫困工作,通過“送優秀教育資源下鄉”、“城鄉兒童玩具材料交流”等形式為農村幼教贈送了款物,培訓了師資。此項活動被評為2012年省直機關最佳實事之一。由于辦園質量突出,幼兒園先后被評為“遼寧省環境友好型校園”。她本人也先后被評為“沈陽市優秀幼兒園園長”、“沈陽市骨干校長”、“沈陽市優秀教師”,并于2012年獲得“遼寧省省直機關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結合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辦好學前教育”的精神,她深受鼓舞,干勁倍增,將團結幼兒園的廣大職工,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為遼寧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