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語文學習策略的研究與分析,來淺析如何幫助初中學生培養與實施語文學習策略,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語文學習習慣,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策略,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語文;學習策略;培養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前 言
近年來,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學會學習和終身教育理念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此,我就借助語文學習中的學習策略的相關知識來探討一下如何幫助初中學生培養與實施語文學習策略,提高語文學科學習的效益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語文教師提出的教學建議有這樣一點: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語文課程標準》已經把學習策略規定為基礎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主要課程目標之一。研究語文學習策略,并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是當今語文教師所面臨的又一項重要任務。
本文主要從語文學習策略的基本概念、學習策略的培養、巧用精細加工策略三方面來探討初中語文學習策略的培養及實施。
一、學習策略的基本概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學生減少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的自主性,為日后的終身學習創造條件。
語文學習策略是眾多具體學習策略中的一種。《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學習的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語文的策略。
二、學習策略的培養
1.語文教師要提升自身素質,注重教的策略的有效性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教師應做到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漢語知識,感悟語言功能;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
2.注重系統工程建設,各種策略同步訓練
(1)培養認知策略的訓練:認知策略包括學生如何接受語言材料,如何儲存材料,如何組織語言,如何理解語言結構,如何提高操作的技能等等。①預習是獨立地進行閱讀、分析、思考,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逐漸培養先學后教的學習理念;②現在學生總是帶著問題進課堂,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參與意識,著重解決他們預習中的難點,使學生集中精力,當堂消化所學知識;③及時復習是語文學習策略中關鍵的一步,有效的復習能把新舊知識加以對比、聯想、融會、貫通。課堂復習、課后復習、單元復習和循環復習是常見的復習方式。
(2)培養調控策略的訓練:學生對自己所用的學習策略效率進行反思、評估,找出不足,調整學習計劃。從發生的時間來看,反思可分為學習活動前反思、學習活動中反思和學習活動后反思。①活動前反思要體現計劃性與準備性。例如,考試前,引導學生制定復習計劃,安排好復習的時間和內容,注意力放在彌差補缺上,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②學習活動中反思具有意識性、方法性與執行性特征。如在測試中遇到困難時先分析考題,思考它的概念和考點,再聯想該試題在課文或練習中相關例句和語境,通過聯系和對比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③學習活動后反思要突出反饋性、總結性與補救性特點。如考試后根據測試的結果或成績進行自我評估。測試成績不理想就應該分析失利的原因。
(3)培養交際策略的訓練:教師要課堂上指導學生如何開始談話,如何在談話中引出自己想談的話題或獲取信息,如何結束談話。要對同學們進行非語言交流,或對體態語的理解和運用的訓練。要讓學生注意不同文化中距離、眼神,手勢,面部表情的差異,并學會恰當運用。對話伙伴是指在語文課內外尋找伙伴進行對話。教師應允許調換座位,與不固定的伙伴對話。還有交筆友是以漢字書面方式與他人交朋友,包括書面信件、電子郵件和互連網聊天,在與朋友的交往中訓練交際能力。
(4)培養資源策略的訓練:善于獲得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學習資源是語文學習中很重要的環節之一。認識資源是資源策略的前提。在訓練學生資源策略中,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語文教材是一種學習資源,但不是語文學習唯一的課程資源,中文的歌曲、電影電視、報刊雜志、文學作品、電腦軟件、網絡資源等等,都是有用的課程資源。
三、巧用精細加工策略
所謂精細加工策略,就是通過把所學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以此來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對于一般的學習,記憶術是一種有用的精細加工技術,它能在新材料和視覺想象或語義知識之間建立聯系。
記憶在語文學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語文知識需要記憶,課文內容需要記憶,名句名篇需要記憶,文學常識也需要記憶,總之,需要記憶的語文學科內容是大量的,然而學生最為厭煩的學習就是記憶。出于無奈的應付之舉,就是“死記硬背”,這既苦了學生,又收效甚微。所以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巧用精密加工策略 ,活用記憶術,學生也可以主動地,適當地運用學習策略,將能根據特定的學習情境,選擇恰當的記憶法。 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記憶效果。在此介紹如下幾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語文知識:
1.口訣記憶法指通過把需要記憶的材料,編成口訣來加強記憶的一種記憶方法。它包括羅列口訣記憶法和特征口訣記憶法這兩種常見類型口訣記憶法。因為口訣字句整齊,節奏明快,讀來瑯瑯上口,所以便于記憶。
2.比喻記憶法比喻記憶法是運用修辭中的比喻詞格對語文學習材料進行加工處理,使其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通過記憶效率的方法。比喻有助于記憶,因為它可以變平淡為生動。
3.概括記憶法概括記憶法是對語文學習材料進行提煉、概括,抓住關鍵進行記憶的方法。要對語文材料進行簡化。所謂簡化,就是先提煉出識記材料中的關鍵性詞語,然后對這些詞語進行綜合概括,形成一個或一組簡單的“信息符號”,這樣就便于大腦接收、儲存和提取了。
總之,語文學習策略的培養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教育原則。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語文學習策略的培養,學生對語文的運用能力會由“模仿學習”到“獨立學習”,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徐國平.關于語文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思考 [J].教育科研,2012(14).
[2] 王潔.初中語文學習中發現學習策略研究 [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06(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