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初統治者以程朱理學為思想之宗,同時以四書五經為科舉考試的內容,采用八股取士的僵硬模式。這樣,程朱理學就造成了明初文人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多為保守的思想,這種情形對明初神魔小說的創作產生了臣大的負面影響,但同時也在暗中潛藏著變化,促成了明代中后期王陽明心學的流行,造成了后來明代神魔小說的繁榮。
關鍵詞:程朱理學;神魔小說;創作;負面影響
中圖分類號:L207.4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明初統治者大力倡導程朱理學,提倡“存天理,滅人欲”,同時大力宣揚忠孝節義的思想,要求人民把封建倫理道德當作天理而在內心服從之。洪武三年,明代正式開始科舉取士,內容以程朱理學為主,《四書》采用的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易經》采用的是《程傳》和《朱子本義》,《尚書》采用的是《蔡沈傳》和《夏撰詳解》,《詩經》用《朱子集傳》,《春秋》主要用的是左、公、谷三傳及《胡安國傳》,《禮記》則采用《陳澔集說》。這樣就以科舉考試為核心而初步確立了程朱理學的官方統治地位,隨后,明政府又修訂了大量的理學書籍來導倡導程朱理學,先后編訂了《周易大全》、《書傳大全》、《詩經大全》、《禮記大全》、《春秋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等七部大全。但這七部大全在內容幾乎都是照搬元代人的著作,在學術上毫無創新,再加上科舉采用的是八股取士制度,因此造成明代理學成為了毫無生氣死學問,成為了禁錮舉子士人思想的韁索。這樣就造成了明代的理學在理論上流于空疏,并且士人多在口頭上大講仁義道德,而在實際行動上卻是追名逐利之輩,這也同時造就了明初文人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多為保守的思想,
明初這種沉悶的思想氛圍對神魔小說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明初至萬歷的一百多年間,幾乎沒有出現神魔小說的蹤影。只是此時的小說創作多是以講史為多,或是以歷史為依據的歷史傳奇。最著名的便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施耐庵的《水滸傳》,在當時沉悶的理學思想一統天下的大環境下,這兩部著名的文學作品,在思想內容上都不敢真正有所超超越,而是大力宣揚理學思想,《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以儒教“忠義”為其思想核心的,分別塑造了諸葛亮和宋江這等忠義的典范。但即使是這樣,這兩部書也是到嘉靖年間才開始刊刻流行,此時距這兩部書的成書時間應該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而嘉靖年間則是理學思想已經松動,王陽明心學開始盛行之際,而這兩部書則除了其中的忠義思想外,也有較多的市民階層所看重的思想,更因為此兩部書在藝術上的杰出成就,因此才會在此時開始流行,并掀起了一股通俗小說流行的熱潮。那么,在前期理學思想的壓制下,神魔小說更是無法走上市場,因為神魔小說多語怪力亂神,這與程朱理學的思想是截然對立的。也就注定了此時的神魔小說數量極少,也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公開流傳的。
但是據現有的史料來看,這一時期還是有有限的幾部神魔小說問世的,只是沒有得到及時刊刻,因而也不可能在社會上流傳開來。能夠劃入這一時期的神魔小說有:《三遂平妖傳》、《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封神演義》。這三部作品,如果從現在刊刻的版本來看,都至少在嘉靖以后,比起《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刊刻出版要晚得多。但從其作者和其它的材料來分析,其創作的時間應該遠比其刊刻的時間要早。《三逐平妖傳》,其最早的刊本當為錢塘王慎修萬歷年間刊本,題名為“東原羅貫中編次”,而羅貫中則是元未明初人,由此可以推測此書的創作時間應在明初。《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現存最早的是隆慶三年(1569年)的四香高齋刊本,另外據明正統六年(1441年)編訂的《文淵閣書目》的“佛書”一類中就記載有“《濟顛語類》一部一冊”,據此可以判斷《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的創作時間當為更早。[1]《封神演義》刊刻和成書時間歷來也有爭議,一般認為本書最早應完成于嘉靖年間。[2]對于《封神演義》的作者,歷來也是眾說紛紜,現在普遍認為應是許仲琳。[3]
造成這一時期的神魔小說的作者和刊刻時間不明確的原因,也主要在于明初理學思想的禁錮。為什么這樣認為呢?因為在理學思想的大一統之下,神魔小說的作者為了避免文字獄的禍害而不敢署自己的真實姓名,因為在民初的一百多年時間里,明代的文字獄給無形中給文人們的創作自由套上了一個緊箍咒,文人們在傳統的詩詞歌賦創作中都無法展開自己的自由,只有把精力集中在四書五經等枯燥的舉業上。而神魔小說這談神弄鬼的風格顯然是與明初的政治思想格格不入的,所以在明初雖然也會有人進行神魔小說的創作,但一直都是在暗中進行,更不可能公開發行,作者也是不會公開表露自己身份的,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明初神魔小說在作者上的不確定性和刊刻時間的不準確性。當然,這一負面影響在明代中期以后就開始大為轉變,這一時期大概是從嘉靖時期(1522年)開始的,此時距離明代建國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了,因為理學在禁錮此時已又經很松動了,王陽明所倡導的心學開始在社會上流行開來,雖然統治者依然大舉理學之旗幟,但其實理學之桎梏此時已是屬于名存實亡的境況,于是以神魔小說為首的大量的通俗文學開始走上前臺來。但畢竟理學之束縛已是太久,所以在通俗文學中不過避免地要涉及到理學的內容,對于神魔小說亦是如此。
參考文獻
[1]胡勝《明清神魔小說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43頁。
[2]章培恒先生新考證了此書應在天啟四年或五年始刊刻,柳存仁先生認為“《封神》之編篡時約在嘉靖中”(《毗沙門天王父子與中國小說之關系》),筆者在此認同柳存仁先生之說。
[3]關于《封神演義》的作者,歷來有王世貞、許仲琳、陸西星之說。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舒載陽刊本《封神演義》,卷二題“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本文據此從許仲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