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哲學體系上,后現代主義力圖反傳統的哲學體系建設,無視常規的邏輯事物關系,標榜隨意,無限制的自由發揮,把歷史、藝術方方面面切得支離破碎,但有時又力圖拼合新的意義。在藝術創作上,后現代主義一反傳統的經典創作原理,任意為之,藝術似乎不再是純粹的藝術,也不再高雅,似乎就是人們生邊的生活,隨處可見,經典藝術迅速被解構,取而代之的是藝術的生活化和無藝術性。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藝術特征矩形磚陣
中圖分類號:J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卡爾·安德烈是當代美國藝術家,是極簡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矩形磚陣八》,通常被稱為“磚堆”,是由卡爾·安德烈創作的最著名的一系列的極簡主義雕塑之一。《矩形磚陣八》創作于1966年,1972年被倫敦泰特美術館收藏。這個磚陣藝術品由一百二十塊防火磚組成,這些磚塊被安排在兩層,形成一個六十點矩陣。整體上這個磚陣的八個部位系列的結構有相同的高度、質量和體積,在卡爾·安德烈看來它們都“等效”,盡管形狀有些不同。
由于后現代主義對傳統分析的蔑視,在對藝術品的分析中形成了無中心意識和多元價值取向,由此帶來的一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對作品評判價值的標準的模糊性甚至否定,人們也不再以傳統的社會歷史觀點和人文態度去分析對待,思想的解放前所未有,各種反傳統反經典的后現代主義藝術觀取代了之前的人文主義傳統觀點。
歸結來看,后現代主義藝術主要有七大特征:
1.在創作形式上追求仿像摹仿,內容重復,復制,拼貼。
傳統藝術追求深刻的意義內涵,現代藝術標榜現代性和新穎的構思和質感,但后現代主義藝術卻給人一種簡單拼湊的無力之感,追求仿像摹仿,內容重復,復制,拼貼。畫面的一切都走向表面,簡單復制出一個新的畫面,《矩形磚陣八》就是用一百二十塊同樣的磚塊累積起來的一個長方體,可以將其分割成一百二十個等量的復制體,沒有雕琢,沒有粘和,沒有文字圖畫,僅僅是整齊的堆砌在一起,可以說任何一個泥瓦匠都可以完成這種藝術品的創作,甚至做得更好,可為什么《矩形磚陣八》就可以稱其為藝術品,其它卻不是呢?原因在于《矩形磚陣八》是藝術形式上的復制與模仿,只為欣賞,不帶有實用的功力主義色彩。
2.在審美展示上給人呈現出平面感,無深度感,意義消失。
《矩形磚陣八》只是一堆還算放得整齊的磚塊,最多就是一個長方體的幾何造型,就是一個簡析的平面化圖像,沒有意義,沒有深度,不像《蒙娜麗莎》人們可以從她神秘的微笑中想象無窮的答案,它給我們的觀賞不會帶來深度的聯想和思考,似乎它的存在就只是為了存在,沒有太大的意義。恰好,這就是后現代主義所要表達的:平面感,無深度感,意義消失。
3.在作品意義的表達上,文化中心消解了,作品的歷史感也終結了。
在欣賞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時,人們會穿越回到幾千年前,面畫上眾人那豐富的表情讓人深思,究竟誰才是出賣基督的惡徒呢,這幅畫帶有濃厚的宗教文化歷史信息,堪稱人類繪畫史上的杰作。反觀《矩形磚陣八》,有什么文化內涵呢,即是再讓人解讀,也不會從一堆防火磚中得出什么高深的人類文化反思,頂多細想一下人類發明磚塊的歷史。對一般人來說,《矩形磚陣八》沒有文化的價值體現,沒有文化中心思想,附帶在作品中的不是歷史厚重的使命感,僅僅是一堆磚,稱之為藝術的磚,而且有個好聽的名字——《矩形磚陣八》。
4.后現代主義藝術作品從強調主觀感情到轉向客觀世界。
以往的藝術作品,都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文化歷史背景豐富,“自我形成被置于主客體的對象化聯系中”,作品帶給人審美的同時給人主觀情感上的導向非常明確。《自由引導人民》具有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鮮明的政治導向,每一個欣賞者都會考量其背后的歷史文化政治因素。反觀《矩形磚陣八》已經脫離了這一傳統,在它看來,無所謂歷史與文化,磚陣就是一個磚陣,沒有承載太多的東西,就是一堆客觀世界的磚堆而已,不會對人的主觀情感造成多大影響,人們看完之后也不會去考究隱藏于背后的什么,我們僅僅是出于對磚堆的欣賞,這就足夠了。
5.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敵視
有時候,當你去品味后現代主義藝術的作品時,你卻感覺無力下手,相對于之前傳統藝術鮮明的個人特色來說,后現代主義藝術似乎沒有任何新奇立意之處,對比《矩形磚陣八》,它沒有風格嗎?不是,它的風格極其鮮明,簡潔簡單就是最大的特色,但為什么它又是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者敵視呢?原因在于,首先,它在創作手法上毫無新意,沒有客觀事實上的努力、付出,僅僅是成批的磚塊的堆砌和復制;其次是它沒有鮮明的風格特征,想表達的主題也模糊不定,讓人琢磨不透。
6.主張藝術平民化,廣泛運用大眾傳播媒介。
在后現代主義藝術家看來,藝術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與大眾息息相關的,每個人都可以是參與者,主張藝術平民化,而且藝術的傳播也不是局限于博物館或美術館,大眾傳媒是最有效的途徑。如果說“現代主義藝術使用的是傳統的媒介,又力圖利用這種媒介來超越媒介本身”的話,那么后現代主義藝術就是直接了當另辟新的天地,《矩形磚陣八》就展示了采用隨處可見的日常材料創作任何人都可以創作藝術的想法,而且之后通過網絡,電視等廣為傳播,為人們追求對藝術的向往敞開了大門。
7.個人主義,浪漫主義。
但另一方面,后現代主義藝術又是極其個人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后現代打破了傳統,解放了固有的思維,天馬行空任由創作者主題自由發揮,不受任何限制,“舊有的結構、格局、依附和互動的模式統統被扔進熔爐中去”,這自然就產生了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個人主義也導致了浪漫主義的誕生,認為一切的想法和手段都可以轉化為藝術。《矩形磚陣八》以獨特的個人大膽思維聞名于世,它把簡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幾塊隨處可見的磚頭拼在一起就可以成為藝術,這本身就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論調。
當然,對后現代主義藝術的研究還在繼續,對后現代主義藝術特征的歸納也不完全,以上只是后現代主義藝術特征具有代表性的幾面。
參考文獻:
[1] 【英】齊格蒙特·鮑曼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第一版,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2] 方漢文,后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第一版,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3] 【美】杰姆遜講演,唐小兵譯,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 【英】邁克·費瑟斯通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第一版,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5] 【英】齊格蒙特·鮑曼著,郇建立、李靜韜譯,后現代性極其缺憾,第一版,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6] 【美】丹尼爾·貝爾著,赴一凡、蒲隆、任曉晉譯,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第一版,三聯書店,1989.
[7]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第2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8] 楊辛、甘霖,美學原理新編,第1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