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育人”,而育什么樣的人,怎樣育人,則是身為教育者的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之問題。我們認為:育什么樣的人是教師教育理念的問題,而怎樣育人是教師教育方式的問題。理念的提升源于不斷充實、與時俱進,方式的基于教學研究、課程改革,而提升教育理念及轉變教學方式均離不開教學工作的不斷研究與進步。因此,在課程改革中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助力器,將使得高校藝術專業教學研究在質量上實現效果的最優化,從而把教學落到實處,為推動課程改革工作提供了實質性的社會意義。
關鍵詞:教學研究;課程改革;課程導學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美術高考的升溫,并不是因為國家及市場的需求,也不是因為廣大考生在美術方面有所專長,而是因為學生要上大學,所在學校要提高高考升學率,高校要擴大招生,通過學美術考大學,被普遍認為是上大學的“捷徑”。由于美術考試的文化課要求低,起初考試人數少,考試制度變化不大,等等原因,促使了近幾年來“美術高考熱”的現象。
由于美術高考被普遍認為是上大學的“捷徑”,從而導致在高校教學中存在著教學質量的嚴重差異,面對這種現狀,我們應該理性面對,從中發現教學質量中的失控,同時正確的引導與監控。
正因如此,也體現出了在高校教育中,課程設置及課程導學的重要性。通過課程導學的的介紹,明確教學目標及相關教學任務,讓學生了解,學什么、怎么學、發展方向在哪里。加強了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相應監管制度,同時也能夠通過實踐在課程導學下對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提出新的要求。
就如何對江西高校美術專業教育進行科學系統規劃,以提高江西美術專業高等教育質量,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向進行嘗試。
一、 明確高校學生的學習目標,學什么、怎么學、發展方向。由于高校擴大招生,通過學美術考大學,被普遍認為是上大學的“捷徑”。導致在高校教學中存在著教學質量的嚴重差異,很多學生是為了考大學而學習美術,并不是真正了解學什么、怎么學,更不清楚其專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在哪里。而通過課程導學的撰寫,能夠提前讓學生了解專業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方向。并通過課程的設置,詳細介紹了每個學期所開設的相關課程、學時學分情況等等。
二、 立足于美術專業學科屬性,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美術類專業是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應用性的學科,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等重要,因而相應的專業教育應該強化創新性和應用技能的培養。尤其是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江西而言,美術類專業的實踐教學任務尤為艱巨。
三、 為高校提高美術專業教學質量提供決策依據。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完善教學體系,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市場的需求,加強專業技能課程的比率,重視實踐教學。培養動手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應用型人才,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就業能力。
四、探究藝術教學的方向性策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實際要求的相結合,對提升高校藝術專業的教學水平,強化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和緩解社會藝術專業人才雜而不精的狀況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因此,課程導學的專業設置反映了教學方向,也是檢驗專業教育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不同專業方向的專業特殊性,設置系統的課程導學方向,在課程設置上主要以動手能力及實踐能力為傾向,提供每一門課程學時劃分的參考比率,根據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明確專業方向性的教學研究。針對市場需求,完善部分課程內容。對未能列入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而又是比較重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擴展為實踐教學選修課。即滿足了課程設置的要求,又能夠做到適當的補充。
由于目前課程相對老化,故對部分課程進行重新調整。迎合新時期課程改革的目標,重新規劃課程類別,整合課程的學分安排,并對部分課程名稱予以重新設定,以做到更好的更貼切的反應課程的性質與內容。根據不同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準確的定義課程的教學指導方向,并按類別把相關的課程聯系起來。可由一個老師單獨完成教學,也可以進行集體備課,發揮教師專業優勢,由兩至三個老師聯合完成教學任務。規范教材的使用及教案的書寫,要求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對于整個學期的課程進行統一規劃,避免知識點的重復性。同時也要對教材的選擇有所鑒定,多選用優秀教材、獲獎教材等,有利于對教學水平的提高及教案書寫的完整性。合理分配每學期的課程及課時安排,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分配要有條理性,課程分階段式進行,結合一定比例的實踐操作來加強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消化。
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新的教學理念與之相適應,藝術類教學方法也應該不斷進步,加強社會實踐課程也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應當關注設計動態的最新趨勢,傳授最新的設計理論,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教學,在課堂上通過案例教學的分析手法,概括作品的好壞,總結設計精髓,指出需要學習的地方,提出設計思考及探討,用一些成熟的案例教學來完善書本理論知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針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讓學生對所面臨的問題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與理解,并講解相關的課程內容,通過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困難,掌握一定的技巧及如何學習的方式方法。
通過實踐在課程導學下對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提出新的要求。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建立平等競爭機制,推出一系列的精品課程、優質課程,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又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學術水平。合理的整合教學資源,并與市場接軌,以市場的需要為基礎,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具有社會競爭力的人才模式,促進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由《美育》雜志看李金發美育思考;
[2] 現代美術教育學;
[3]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
[4] 培養“專業美術家”不是高師的任務;
[5] 關于美術教學目標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