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巖井俊二的電影無論在光線還是色彩上都十分講究,他的大多數電影都是采用逆光的拍攝手法。逆光攝影是一種有別于正常攝影的拍攝技法,他充分使用逆光這種十分內斂的方式來表現電影中的人物性格,使電影達到內在和技術的結合。無論是關于愛情還是死亡,在巖井俊二的作品里無不體現了徘徊在兩極之間的“中和”之思,也包含了日本文化的傳統情調以及歲月累積下日本人所獨有的審美價值觀念。
關鍵詞:巖井俊二日本電影美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日本電影一直處于后黑澤明時代,日本電影界在這個時期處于真空狀態,名作較少。而在進入90年代之后,出現了不少新銳導演,為世界影壇帶來了不少新思維沖擊。而新一代導演中,巖井俊二的電影特征清新而獨特,如散文詩一樣,受到了許多青年的喜愛。在他的電影中,繁華背后總是隱藏著莫名的哀怨,意境美麗,掀起了一場“巖井熱”。
中國影迷稱他為“日本王家衛”。巖井俊二曾從事過電視劇、MTV及廣告片的拍攝,1993年,他因拍攝短片電視劇《煙花》獲得了日本電影導演協會所頒發的年度導演新人獎。1995年,他的劇場電影處女作《情書》在電影界引起空前轟動,影片在上映后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從九十年代開始,日本電影逐漸復蘇,在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日本新電影運動”。巖井俊二的美學其實并不僅限于電影的領域,而是存在于一種復合型的現代文化基礎之上。對于內地來說,觀看巖井俊二電影的方式大多都是靠著盜版的途徑,國內公映過的電影只有在2002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放映的《關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被剪輯后90分鐘版的《情書》,而巖井俊二為了配合電影在日本同步推出的一系列周邊產品則與內地觀眾無緣,如《情書》,《燕尾蝶》,《關于莉莉周的一切》的小說版本,還有他自己繪制的電影故事版書籍。巖井俊二雖然被稱為“映像作家”,但他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個電影導演的身份,他在文學,美術,音樂上的駕馭能力,和對影像的操控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也是和其對影像的駕馭能力相輔相成的。所以,巖井俊二并不只是一個普通的“電影導演”,他更是一個“電影作者”,能夠將文學與影像完美結合的“電影作者”。
在巖井俊二的所有作品中,《情書》無疑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代表。而在大量的愛情電影之中,巖井俊二的《情書》也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1995年,橫空出世的《情書》猶如一枚重磅炸彈震撼了日本電影界,成為“巖井美學”的一個里程碑。
在談到巖井俊二電影的唯美主義時,他的代表作《情書》無疑是唯美這個詞最好的注解。電影敘述一封原本出于哀思而寄往天國的情書,卻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并且逐漸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卻始終沉靜的純真單戀,真相大白之后前塵往事與今時愛戀纏繞出了一段癡情凄美的摯愛情深。關于《情書》這個故事的靈感有很多說法,而巖井俊二在公開談到《情書》時也只說過,其故事的思想基礎、構架和人物,都來源于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是一個緬懷性質的作品。而鈴木清順1959年的同名短片《Love Letter》似乎才更接近巖井俊二的這部作品。巖井俊二認為回憶是推動自己的一大原動力。一般人以為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兩者互無關系。某個時機,回憶起過去的事情,自然會發現一些過去與現在的連帶關系,反過來影響了現在的自己。
電影里,在精心描繪愛情的同時,巖井俊二還著意表現了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追憶?!肚闀氛笃蒸斔固啬潜拘≌f的名字,追憶著似水的年華。過往的愛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憶中才逐漸清晰、復活。與現實相比,影片中的過去更為明快優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畫面中,漫天飛舞的片片櫻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喚起我們的無限遐想。而《情書》中所構筑的那個美好的中學時代,可能也正是巖井俊二和很多人最為溫馨純潔的回憶。
《情書》在日本上映時,極為轟動,飾演女主角的中山美穗更憑此片榮獲日本藍絲帶獎最佳女主角,而片中的小主角柏原崇及酒井美紀亦因此片而人氣急升,為近年難得一見之風格清新的典雅小品,配樂更是細膩動人,實為95年最出色的愛情電影。巖井俊二極致的唯美風格并不僅僅在《情書》中出現,他隨后的愛情短片《四月物語》也延續了相同的唯美清新風格。與《情書》不同的是,《四月物語》并沒有象小說那樣完整地去講述一個故事,而是以散文、隨筆的形式描繪了一個少女的大學生活。片段化、零散化的敘事手法,配合上行云流水般明快的鏡頭語言和清新優美的背景音樂,使《四月物語》更像是一篇散文。
四月里,北海道仍在飄雪,東京已經開始下起了櫻花雨,榆野從銀裝素裹的北海道坐火車來到櫻花紛飛的東京,一個人小心翼翼的生活、學習,故事一直淡淡的敘述著,直到最后你才醒悟,這是一個關于暗戀的故事。一個平淡的女孩,堅守著一份算不上愛情的感情,最后還是依托了一場大雨才對喜歡的人袒露了心跡。盡管有些地方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誤解,《四月物語》還是相當輕松、抒情的,而那段羞澀純情的暗戀也仿佛只是一個都市童話?!端脑挛镎Z》的情節幾乎無法用語言說出來,因為它實在是太簡單了——一個拙得可愛的高中女學生期望在大學校園里和昔日暗戀的心上人不期而遇。
一直以來,日本的愛情電影多突出“純”的特點,而和純愛相互映襯的,總是日本優美的風景——永遠藍、白的天空,飄著的粉色櫻花,亦或是銀白的雪景和層巒的遠山。就像《四月物語》里,女主角在櫻花飛揚的四月去書店,只是為了看暗戀的男主角一眼,再默默的推起自行車回家。簡單的畫面,溫暖的影調為青春時期晦澀的愛情鋪上一抹純凈。而巖井俊二在愛情電影的取材上也多是以純潔的暗戀和初戀為主,雖然結局并不一定完美,但正是因為無法挽回的逝去才更加美麗,也更加令人動容?;貞浭侨藗兾ㄒ还餐瑩碛械臇|西,巖井俊二不僅將觀眾帶入他的影像世界,也將觀眾帶入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或美好或憂傷的世界,用唯美的畫面和故事觸動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記憶。也正是因此,看過巖井俊二電影作品的人,幾乎都被其中精美而恬靜的畫面所折服,這種視覺感受的唯美性在他的電影里發揮到極致,成為他個人電影的主基調。不管是鏡頭語言、畫面組織還是色彩調配,都一絲不茍,精細入微,將電影視覺語言唯美推到最大化。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將巖井俊二的多部電影的鏡頭做定格處理,靜態的畫面依然美輪美奐,堪稱經典。
在日本古代,人們一直將白色看作美,認為只要有一顆純白的心,在死后也就能進入白色的世界,所以在當時他們的陪葬品大多數都涂白色。在今天,白色仍然得到日本人的普遍喜愛,他們崇尚白色,并將其認為是人與神交流的顏色,所以日本的神社都以淡彩素色為主。所以,巖井俊二以白色為主基調的高光處理,是極具日本特質的影像風范,這也是他美學特征中的實質所在。
參考文獻:
[1] 莫世明.淺談日本愛情電影的鏡頭美學[J].浙江傳媒學院.2011
[2] 王一波.逆光下的生活:巖井俊二電影的美學特征[J].南開大學.2010
[3] 魯思 本尼迪克特.菊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M].商務印書館.2004
[4] 劉亞非.巖井俊二電影的美學趨向探究[J].通化師范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