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科技、考古技術的發展進步,關于人類的進化之謎漸漸清晰,與此同時,達爾文的進化論也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關于人類起源的問題,學術界迄今為止并沒有最令人信服的結論,而世界各民族的人們卻創造了關于人類起源的豐富的神話傳說,而這些不同民族流傳的人類起源神話也正能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間文化內涵的差異。
關鍵詞:人類起源;神話傳說;泥土造人;經濟生產方式;歷史生活形態;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全球各地的人們極大地關注著人類自身的起源,在種種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中,歸納各類,泥土造人的說法最多,也最為廣泛流傳。2010年4月9日,美國生活科學網公布的10大人類創造神話中,中國的盤古開天地和女媧造人神話入選,另外還包括古希伯來猶太教圣經中的上帝造人故事。本文就是從這兩則最為流傳的也分別代表中西方的人類起源神話著手,以其中神造人的物質——泥土為分析線索,探究比較中西方內在文化的差異及其原因。
基督教《圣經》和猶太教《舊約》中的上帝造人故事是這樣的:上帝花了五天時間創造了天空、陸地、動物、太陽、月亮等行星,在第六天時,上帝用地上的塵土吹入氣息后創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并為他創造了伊甸園讓他在其中無憂無慮地生活。后來,上帝覺得亞當一個人寂寞孤獨,便從亞當的肋骨中抽取了一根,創造了一個與亞當性別不同的第一個女人——夏娃,兩人一同在伊甸園中戲耍。出于神秘和好奇,并且在一條會說話的大蛇的誘勸下,夏娃偷吃了伊甸園中上帝禁止偷食的蘋果樹上的金蘋果,之后,夏娃又勸說亞當吃下了這種果子。上帝知道后大怒,將兩人驅逐出伊甸園成為凡人。原來那些果實是智慧、善良、邪惡意識之果,兩人吃下后明白了男女性別,喚醒了愛欲,于是,兩人結為夫婦繁衍后代,人類由此產生。
而作為東方文化代表的中國,卻是這樣一幅不同的人類誕生圖畫:話說在宇宙無數次的輪回盤古生其中開天辟地后,不知又經過了多少年,忽然產生了法力無邊、人首蛇身的女神女媧,女媧感到天地荒涼寂寞,偶然的一次,她看著水里面的自己,突然想要是天地間能有其他的跟自己一樣的東西來陪自己說說話那該多好,所以她越發的覺得應該創造出一群鮮活的生命來充實天地。于是,她從黃河水里撈起泥土,照自己的形體摶成泥人,放在地上,經風一吹,便成了可動的生命,女媧為其取名為“人”。后來,女媧覺得一個一個的用手捏泥人太繁瑣吃力,速度緩慢,想要快速造人,于是她用藤繩在泥漿里和水攪拌,蘸泥甩藤,灑落在地上的無數個泥點就成了無數個人。女媧不斷地甩藤,泥點越多,大地上的人就不斷增加。
比較兩則不同說法的泥土造人神話后我們可以發現,最初的人類都由泥土經神之手造成,那么問題在于,它們表現出的對泥土(土地)的態度是否相一致?其相同或不同態度的原因又何在?
首先,兩則神話有一個相同的認識,那就是人類起源和土地的關系:人類從根本上來源于土地。如果說人類起源神話中表現了各個民族對人類本質的某種認識,那么我們可以認為類似上述的泥土造人神話所體現的是人與土地的本質性聯系,即人的土地根性。其次,我們可以發現,中國與西方泥土造人的神話故事,表現出的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土地的情感:一是崇拜,一是鄙棄,相關的,土地得到的也是兩種完全對立的評價:一是崇高的,一是卑劣的。
在西方,希伯來人信奉一神教,上帝耶和華是至高無上的唯一的神,除上帝外所有其他的神祇都被視為魔鬼,所以,作為天空之神,上帝的對立面就是土地以及土地的神性形式——蛇,這在上述神話中則表現為伊甸園中的那條神蛇,這條蛇在天主教、基督教中,被塑造成了魔鬼撒旦。但可笑的是,在上帝與魔鬼(土地)的對立中,人類卻選擇了大地。西方人始祖亞當夏娃聽從了神蛇的誘惑,違令偷吃了禁果,和蛇一起被上帝懲罰到大地上接受苦難。由于上帝造人的材質是泥土,蛇作為土地的神性形式,人類聽信蛇的誘惑,實際上就是聽從人類自身泥土根性的誘惑和慫恿,從而,上帝與蛇的對立沖突,轉化為上帝與人類的對立沖突,而人類的物質載體——土地,與崇高圣潔的上帝相比,則被認為是卑劣污穢甚至是罪惡的。所謂的“原罪說”,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認為人類的罪惡之源來自于泥土大地,亞當被罰落于大地之時,上帝對他說:“地必因你而受詛咒。”這同時也預示了上帝對人類的詛咒和否定。
與此相反,中國泥土造人神話體現的人類對土地的態度和評價是完全相反的,表達的不是對土地的極度貶抑和否定,而是肯定與崇拜意識。土地在中國神話里是崇高神圣的,因為中國文化本質上充滿了土地精神,天空意識則相對淡薄。在中國神話中,“女媧地出,是為地母”,造人之神女媧是用自身屬性的材料來造人的,其生命和靈魂都存在于泥土之中,因此,人自身的本質性構成是同一的,人與神在根本上也是渾融而一的。而希伯來神話中的造人之神上帝并不是由泥土生成,也沒有說明他是由何種物質構成,從根本上只能說他是一種精神性存在,是沒有任何具體質料構成的身體象征,因此不同于中國的人和神,他們的人和神是相互對立而分裂的。而中國造人神話中人類的血肉和靈魂均來源于土地,因為中國神話中天神地衹在本質上是相互融合延承的關系,例如,地神女媧和天神伏羲(太昊)就是夫妻關系,即天地交合的象征。
綜上所述,結合比較文化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基恩結論:以古希伯來文化為代表源頭的西方文化是一種分裂型文化,而中國文化是一種從內而外渾融完整的文化。這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民族古代不同的歷史生活形態和經濟生產模式類型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民族心理特征,從而導致不同民族人們對土地的不同評價和態度。
神話中所積淀體現的文化因素自然要比本人在此敘述的豐富復雜得多,但我們或許可以相信,它們與人類祖先的歷史生活形態和民族心理特征是有深刻淵源的。人類的起源進化之謎今后還會有更多等待我們去探索解釋。
參考文獻
[1] 圣經.舊約
[2] 袁柯.中國神話傳說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3] (英)湯因比.歷史研究[M].曾未風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 民間文學教程.畢桪主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