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單是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中一種極為重要的單證,但由于種種原因,提單從開始使用至今,常常籠罩在被用作欺詐工具的陰影之下,大大影響了國際貿易的可靠性和可信性。本文首先從提單欺詐的概念入手,對提單欺詐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并論述了提單欺詐在海上運輸實務中的主要表現形式;接著從提單欺詐中幾種主要表現形式出發,對提單欺詐的成因進行了分析,指出提單欺詐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提單制度存在漏洞、提單法律不健全等到因素造成的并分析了這些因素帶來的危害;最后從法律、制度改革角度提出了關于預防和救濟的一些個人看法,以期為預防和解決提單欺詐提出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提單 提單欺詐 防范救濟
中圖分類號:D9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1.提單欺詐概述
根據我國民法學欺詐概念以及海商法海事欺詐的概念,提單欺詐是一種海事欺詐,也是一種國際貿易欺詐。欺詐者利用海運和國際貿易程序中的提單進行欺詐,使無辜的買方或銀行上當,船東使貨主上當, 船東、 貨主或二人合謀使保險人上當,從而不正當地、非法地從另一方當事人那里獲取金錢、貨物的行為。
2.提單欺詐的危害
提單欺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往往使包括收貨人在內的提單受讓人遭受到巨大的損失,提單欺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2. 1商業風險導致的損失大
提單欺詐中欺詐者逃之夭夭后收貨人往往還不能從保險人那里得到賠償,因為欺詐不是保險人一般承保的商業風險。這樣商業風險導致的損失只能由受害者自己承擔。
2.2破壞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
提單欺詐嚴重損害了提單的信譽,影響提單的轉讓性,從而破壞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因為在國際貿易中買方雖然有權拒絕不真實的提單,但如果提單表面無瑕疵,買方則無權因貨物瑕疵拒收單據,即使合同賣方裝運的是有瑕疵的貨物,或根本未裝船貨物,但只要提單表面上符合合同,買方不得以拒收單據。而且提單欺詐的案子不是時有時無,而是愈演愈烈,伴隨著提單欺詐活動的升級,造成的損失日趨嚴重,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令人震驚,因此提單欺詐的危害是不容小覷的。
3.提單欺詐的應對措施
縱觀提單欺詐的各種手段,分析其成因,總結其經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積極預防,及時補救。
3.1制度的變革—改革銀行的單項保證制度
第一,銀行向買方提供買方繳獲義務的擔保。第二,加重賣方的舉證責任。在現今的法律制度下,賣方只要向議付行提交了符合信用證的全套單證,并最終為北開證行提出不符點而拒收,就表明他已按信用證的要求履行了義務。至于此前賣方是通過什么途徑獲得這一套單據的,無論是在法律制度中,還是在商業習慣中,都缺乏應有的監控手段,因此加重賣方的舉證責任。
3. 2制度內的完善—銀行的“超級服務”
銀行的“超級服務”是指被指定付款的銀行應買方要求而提供的一種額外的服務。因此完善銀行的“超級服務”對防范提單欺詐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擴大“超級服務”的范圍。當買方要求由一個獨立檢查機構對貨物及其裝船情況進行檢查時,買方可同時向銀行申請“超級服務。其次,堅持“超級服務”的自愿性。“超級服務”是否能為當事人,尤其是銀行接受,其自愿性是首要的。
3. 3制度外的補充
首先,海運單的使用。海運單(Seawabylii)是證明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由承運人接管或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將貨物交給指定收貨人的一種不可流通的單證。正是海運單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它在貿易實踐中有快速交付貨物、減少海運有關費用的支出、預防海事欺詐三大優點。其次,電子提單(EDI)的應用。電子數據交換(簡稱EDI)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按照商定的標準采用電子手段傳送和處理商業數據。EDI使整個貿易過程中的各項數據能夠通過電子網絡在進出口、海關、銀行、船運公司、航運公司以及政府部門之間進行傳輸和處理。
3.4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加強對合作方的資信調查
在國際貿易交往中,對客戶的資信情況全面了解是保障業務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所謂資信情況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資產情況好,有相當可觀的資產,且經營狀況好,有履約能力;二是能在誠實信譽的原則上履約,不會隨意撕毀契約。資金和信譽是進行國際經貿活動的經濟基礎和履行合同義務的道德保證。在國際貿易中,一些不法公司卻缺乏這種基本的經濟基礎和道德保證。國際刑警組織原總秘書長安德魯·博薩博士指出,在國際貿易中,信用欺詐人使用的公司有的是完全虛構的,有的雖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真實性,但實際上一無所有。因此在與外方簽訂貿易合同前,必須詳細調查合作方的名稱、責任形式、注冊資本、經營范圍以及法定代表人的真實情況、法人資格證書、營業執照、資產負債表、開戶銀行和商業信譽、經營業績甚至簽約代表的授權委托書等等。
3.5選擇可靠的承運人,重視裝船監督
根據現實航運界狀況,要完全禁止保函的使用是不易的,因此,選擇可靠的承運人則至關重要。一方面,裝船時承托雙方都要謹慎,力爭做到出現問題要及早發現,及時解決,避免出保函;另一方面,承托雙方對保函的出據和接受要慎重,以便在保函項下發生損失時易于協商解決。再者,由于保函具有承托雙方合伙對第三者收貨人詐騙的性質,因此,應十分注意選擇可靠的承運人運載貨物。
結語
目前,提單欺詐橫行一時,對提單存廢意見紛紜,提單制度很不完善,司法、商業實踐無法可依,這些現實問題都表明提單法的立法已迫在眉睫。英美等海運強國對提單己有較全面的立法。
在司法實踐中,近年來我國司法機關處理地提單欺詐案件逐年增多。海事法院已受理多起諸如預借提單、倒簽提單、偽造提單、租船欺詐等國際海事欺詐案件。但由于我國并無一部專門針對提單欺詐的法律,法律界對提單欺詐也無具體概念。司法機關一般套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海商法》和《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往往造成側重刑事制裁,對經濟懲罰和挽回經濟損失無側重規定,同時在對提單欺詐量刑方面較輕微,無疑給欺詐分子帶來極大的空子可鉆。因此,我國應盡快制定單行的《提單法》,為了交易安全,這部法律應該是強行法,不允許當事人約定免除。當然還應當包括對海運單、電子提單等有效替代形式進行的明確具體的規定。此外還可以通過修訂我國《海商法》作為應急的措施,把治理提單欺詐作為補充立法的內容。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結合國際航運和司法實踐,大膽借鑒外國提單立法的先進經驗,提出切實可行的法律意見,實現治理提單欺詐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 楊俊敏.如何界定提單欺詐[J].水運管理, 2004,(12):15-17.
[2] 劉壽恒,陳能軍.國際貨物買賣中的提單欺詐及其防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09):130-131.
[3] 曹慶國.提單欺詐的形式與防范[J].進出口經理人,2009,(04):42-43.
[4] 呂剛.提單欺詐及其預防[J].法制與社會,2008,(30):84-85.
[5] 王軍杰.論提單欺詐及其防范 [D].西南政法大學,2006,32-33.
[6] 劉學華,朱曉麗,范曉軍.有關提單欺詐和丟失的風險及防范[J].對外經貿實務.,2009,(10):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