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統計數據是經濟社會各項主要統計指標的源頭數據之一,它具有數量性與綜合性的特點,是生產經營成果實物化、數量化的數字表現,體現在供、產、銷整個經營過程。要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必須加強企業的統計工作。目前,我國企業統計工作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現代化管理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素質,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健全統計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
關鍵詞:企業統計;存在問題;重視理念;管理體制;人員素質;措施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一、企業統計工作理論概述介紹
企業統計是以統計的方法收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數量方面相關信息,再通過對信息的統計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作出預測來指導企業以后的生產經營。企業統計的特點:1.企業經營環境統計與企業素質分析相結合,重點研究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2.單項環境要素的分析與綜合分析相結合;3.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二、企業統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統計工作得不到領導重視
不少企業管理者對統計的認識十分淺薄,對統計的內涵和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上重視不夠。認為統計只不過是數據的加加減減或匯總,填幾張報表完事,把統計工作簡單化。企業重會計而輕統計的現象普遍存在,認為會計核算、收支把關重要,是為“我”所用,統計工作主要是為上級統計部門所用。
2.企業統計管理制度不健全
隨著企業面臨市場的逐步放開,企業管理工作的逐步規范和正規化,企業的統計工作,已不僅僅是加減乘除,“抄抄報表”的報表型統計,而是必須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服務。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統計管理規章制度,規范統計工作,強化統計職能。而現實情況是,絕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規范的統計制度,部分企業甚至沒有明確設立統計職能部門或統計工作崗位,少數企業甚至設置多套賬,統計指標難以準確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計算填報。這嚴重影響了企業基層統計數據的真實性。
3.統計臺帳和原始記錄不完整
填報統計指標的隨意性加大,虛報、瞞報、纂改統計數據的現象時有發生,統計數據質量下降。尤其是新成立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建立規范的企業統計制度,甚至沒有明確設立統計職能部門和統計工作崗位,統計報表則由財會人員或其他部門的人員代填代報,一些統計指標也難以準確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計算填報。我們鎮部分工業企業沒有專職統計人員。每月統計報表都是有鄉鎮統計人員與企業老板商量著報報表,這樣很難保證數據質量。
4.統計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
企業現有統計人員為兼職,以會計或其它工作為主,統計工作為輔,統計工作并不是衡量其工作能力、水平、成績的唯一標準。因此對統計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就遠不及專職人員,也沒有多少自覺性擠出時間去學習統計理論,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有的只懂會計知識而不懂統計知識和統計業務,有的既不懂會計又不懂統計,只是被動應付填幾張報表而已。實際工作中,往往憑經驗或運用不正確、不恰當的統計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和加工,造成統計數據的差錯、失誤。
5.企業統計手段未隨社會更新
雖說要求限額以上企業網上直報,真正直報的企業難以保證數據質量,多數企業數據目前仍是簡單從財務抄過來,采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很少。由于統計手段落后,統計方法單一,工作效率低,同時,難以保證源頭數據的質量。
三、 企業統計實施策略的相關建議
1.企業需科學完善統計指標體系
使統計資料實現為企業經營管理所用與為統計部門所用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完善統計指標體系,必須根據企業管理需要完善企業統計報表和指標體系,處理好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刪繁就簡,講究高效務實。在具體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時,應既滿足國家宏觀的要求,也要滿足企業微觀的需要,使統計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功能,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得到盡可能的發揮。使企業領導人引起對統計工作的重視。
2.企業應建立健全統計管理制度
企業應設立一個專門的統計部門并明確各層次統計崗位工作責任制,做到統計工作有崗位、有職責、有標準。企業統計部門從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多側面多角度、從經營管理的全方位來綜合考慮企業需要的各種統計信息,對企業收集匯總的各種統計信息進行更高層次的配套綜合分析,向企業管理者適時提供針對本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所需要的清晰、可信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統計信息產品。同時,及時、準確地向政府各級統計部門報送統計資料,滿足政府宏觀調控的需要。
3.建立健全企業統計臺賬和原始記錄
企業應把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著眼點放在最基層的生產車間和項目部,堅持實事求是,杜絕弄虛作假。依據統計法律法規和企業統計制度建立健全統計原始記錄、統計臺賬等。規范統計數據采集、整理、計算、匯總、審核的方法和程序,使統計數據經得起檢驗,把住數據質量關,使企業統計成為反映企業經濟運行狀況的一面明鏡。
4.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素質
相對穩定的統計隊伍,可以積累經驗,為企業管理做出更大的貢獻,為政府統計部門提供準確的企業統計數據。從政府統計部門來說,應嚴格執行《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做好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工作,保證企業統計人員 “持證上崗”,搞好統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定時或不定時地對統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他們學習統計知識及相關的業務知識、法律制度和微機知識,使廣大統計人員不斷增強業務素質,提高駕馭統計工作的能力。從企業統計人員來說,要善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同時,積極參加統計業務培訓會議,參加業務水平和技術職稱的考試,積極提供統計資料,主動參與企業管理。
總結:企業統計方法的應用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用數據說話的原則,把統計技術的應用與專業技術緊密結合,在考慮統計項目實施時,應從理論和事實層面上注重分析和使用條件,認真權衡各種關聯因素。企業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中統計技術要素的要求,進行全員正規化的、有重點的統計方法的培訓,使質量管理體系中的統計技術要素按照程序文件有效地運行。在提倡科學化管理的今天,無論是管理決策還是質量監督,統計學方法在其中的作用都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樊國華.企業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之我見[N].兵團日報(漢),2001年
[2] 苗敬毅.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統計的思考[J].生產力研究,2002年
[3] 趙農華.信息時代的企業統計改革與創新[N].中國信息報,2003年
[4] 寧淑轉.淺談企業統計工作的改進[N].山西經濟日報,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