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20世紀80年代健美操傳入我國,就受到廣大體育愛好者的厚愛。健美操課程在高等院校已極為普及并成為深受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這是因為健美操運動不僅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而且又含有豐富的動作內容和極強的韻律節奏感。本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對上海體育學院11級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項學生的創編能力進行研究,旨在為培養體育教學中健美操學生的創編能力提供理論和實踐經驗。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11級健美操專項班學生22人的創編能力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歸納分析、實驗法。
1.2.1 文獻資料研究法 查閱國內有關體育教學、健美操教學和素質教育等方面的文章40多篇,體育教育及改革等方面的著作10多部。通過中國知網、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百度、google等。查閱了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網絡視頻等,獲得大量資料,旨在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對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11級健美操專項班學生就實驗組的練習方式,練習后的感受以及對實驗法的建議等問題實行問卷和訪問調查。發放問卷22份,回收2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符合統計學要求。
1.2.3 數理統計法 對收集的各項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并對其進行統計分析。
1.2.4 實驗研究法 實驗對象:上海體育學院體教11級健美操專項班學生22人,隨機平均分成兩個組,一個為實驗組,一個為對照組,人數均為11人,進行實驗研究。
實驗方法: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相同的教學大綱。對照組按傳統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統一制定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講授健美操的健身方法,健美操的編排原則等,組織安排練習,教授1一2套健美操。
實驗組的教學程序是:
(1)教師教授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創編原則、方法、鍛煉價值和注意事項等,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知識進行思考并根據要求進行組合作的的創編。
(2)學生自由組合成3至5人的學習小組,分組制訂計劃,再由老師檢查學生健美操動作的創編、音樂的選配等情況,指定學生給學生上課。教師則由教學講授轉變為輔導和監督。
(3)定期觀摩和討論。教師根據其學習的情況定期開展觀摩教學或電化教學,并展開討論,優化教學方案。
(4)實驗結束時,學生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和能力創編一套2至3分鐘健美操并表演,對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實踐考核采用教考分離的方式進行。
(5)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等形式評定實驗教學效果的。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健美操專項班學生創編能力實驗研究的效果分析——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影響
對實驗組學生的調查涉及8個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學生對這種方法予以較高的評價,說明實驗的方法在教學中已為學生所接受。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能比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法從心理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把學與教結合起來。這就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學生的探究心理,使其產生對健美操學習的強烈興趣,無形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友誼、自尊、成功是當代大學生心理需要的重要內容。運用實驗法進行健美操教學,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實驗組中90%的同學認為該教學方法能發揮他們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因此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輕松活潑,遵守紀律,互幫互學,并能積極思考,主動提問等良好的課堂氣氛。在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在理解了創編的原則和方法后,進行創編,這能夠滿足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激發他們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在此基礎上,教師輔導學生創編動作、選配音樂,指導學生教學。這種嘗試性的創編、講解、示范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且有利于學生在健美操動作學習中養成不斷思考和探索的習慣,培養學生創造想象力,啟發智力,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2.2 對創編能力改進與提高的對策
2.2.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培養創編能力是一個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過程,教學時以實踐練習為主體,理論闡述為核心,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盡快的掌握所學的知識,促進能力的提高。
2.2.2 教師與學生相結合 教學時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如教師先設計一個動作、組合,引導啟發學生接著設計出更多的動作、動作組合。
2.2.3 合班與分組相結合 如圍繞某一個創編因素進行教學時,先分組進行學習、討論與研究,會產生許多好的創意,綜合匯總時合班進行影響面大,一個小組產生的創意,全班都知道,這樣做能起到互幫互學、共同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
2.2.4 課上與課后相結合 教學過程充分利用課上寶貴時間和課后余暇時間,課上做到新授教材精講精練,抓緊時間爭取消化,復習教材只檢查督促,課課做到布置作業練習。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部分早鍛煉、課外活動時間按時完成課上布置的練習,起到復習、鞏固與提高的作用。
2.2.5 直觀模擬和電化教學相結合 教學中多采用直觀實踐模擬與觀看錄相相結合,起到相互促進、互相彌補的作用,加快掌握提高的速度,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動作素材和綜合知識。
2.2.6 學習“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與培養創編能力相結合 教學時學習基本動作不忘發展能力,發展能力不忘提高基本動作的質量,爭取做到技術正確,姿態規范,能力不斷增長。
2.2.7 傳授與自學相結合 具有代表性的、復雜的,難度大的動作以傳授為主,簡單易學,一般性的動作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自學的方法。
3.結論與建議
3.1 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改變傳統講授式為主動探索式的體育教學方法,讓同學們對所學過的知識不但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要全心全意的扶持、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健美操的學習過程。在健美操教學中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空間,培養學生創編能力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其創造思維的能力。
3.3 教師應該多渠道采用綜合教學手段與方法為獲得好的教學效果,要不斷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靈活的組織形式,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為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黃欣加,胡曼玲.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女大學生創編能力的實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1):1541-1543.
[2] [美]斯塔科.創造能力教與學[M].劉曉陵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 鄧純琪.對培養大學生創編健美操能力的探討[J].浙江體育科學,1994,(1)425-427.
[4] 冉孟華.健美操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J].甘肅高師學報,2002,7(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