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文化產業與創意文化產業發展與差異并以案例分析探討創意文化產業所具備的特性,研究對象部份選擇工藝產業中的陶瓷工廠,研究方法選擇個案研究法,并以次級資料分析案例發展與策略,并近一步驗證創意文化產業所具備特性。陶瓷工廠明確相符的特性共七項,包括具備多元技能團隊、創作符合市場商品、固定成本高而再制成本低、人為手段創造稀有性、產品類型化、耐久性產品以及企業型態極大化管理風險。
關鍵詞:文化產業,創意文化產業,陶瓷工廠,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1、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背景
在全球化浪潮與符號消費的趨勢下,以知識經濟為類型的創意文化產業結合靈感、創意,并帶來發展潛能與就業,成為我國未來發展及轉型的契機。綜觀近年來我國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源自英國的創意產業以及社區總體營造下的地方文化產業雖然名稱相近,但是兩者為不同的發展概念,也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易造成混淆進而降低產業推廣的成效,這也成為本研究最關心的命題。
觀察民間文化及創意產業發展,也因為政策的方向呈現兩種不同的型態:小規模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與大量制造與符號消費的創意文化產業。當前,創意文化產業政策,與過去的文化產業相比較,除了擴大產業范圍,更重要的是政府以策略引導帶動產業轉型加值,并且不只從文化的角度切入產業,而是將文化直接轉換成產業部門,把文化和設計、創意發展加入國家政策中。
2、創意文化產業的定義
在各國對創意文化產業的定義下,不同國家便有不同產業項目的選擇,大制上創意文化產業類別可區分為三個部份[2]:包括文化藝術、工藝、古董等,與創意文化產業同源詞的產業;包括電視、廣播、電影等營利性企業的產業;以及包括軟體、互動式休閑軟體等的數位內容的新經濟產業。
創意文化產業的來源具有很強的原創性,雖然來源依據各國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可歸納為兩大來源:是源自在地的傳統文化與核心藝術;或者源自于個人的創造力與才能知識,這是與一般產業最大的差別,也是定義中辨別創意文化產業與分類的依據之一。
3、文化產業與創意文化產業異同
在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下以地方為主體的文化產業,與2010年開始興盛納入國家重點發展計劃的創意文化產業,這兩者之間有許多的差異,文建會的報告指出由于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文化產業的界定有所差異,以至于對文化產業的理解仍局限于傳統、鄉村型的初級產業,例如農產加工、傳統工藝、地方特產的狹窄范圍內;現今行政院提出創意文化產業政策,與過去的文化產業相比較,除了擴大產業范圍,更重要的是政府以策略引導帶動產業轉型加值,并且不只從文化的角度切入產業,而是將文化直接轉換成產業部門,把文化和設計、創意發展加入國家政策之中。
4、創意文化產業特征分析
4.1 案例選取
本研究對象選取同屬于文化產業與創意文化產業產業類別,并期望藉由創意文化產業案例的分析了解傳統特色文化產業如何發展成具全球競爭力的創意文化產業。產業類別的選取部份,本研究先歸納兩種產業其類型與內容,近一步找出兩者共同的產業類別。
圖1 文化產業與創意文化產業類別對照圖
綜合文化產業與創意文化產業的項目中,包括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表演藝術產業、工藝品及創意生活產業。因為最初小區營造中振興小區產業以工藝作為起點,而工藝同時也是創意文化產業的產業重點,加上近年來的發展下,工藝產業中具有發展良好的組織及公司,可供案例研究,本研究選擇以工藝產業作為研究對象。在工藝品廣義的分類上,工藝品分類共計十二項:(1)竹材制品、(2)木材制品、(3)陶瓷制品、(4)珠寶制品、(5)染織制品、(6)漆器制品、(7)家具制品、(8)藤材制品、(9)石材制品、(10)陶瓷制品、(11)皮革制品、(12)玩具玩偶制品(中國工藝研究院,無日期)。
案例的的選取上,依據調查全中國發展具參考價值案例,并進一步依據文獻探討中創意文化產業必要條件與以刪除及選取。創意文化產業中必須能夠提升產值與就業,且產品必須符合營銷于大眾市場與設計上的普羅化。產品能夠于一般銷售推廣,且有足夠的規模及就業人口的案例只有陶瓷工廠、法藍瓷,因此本研究選擇陶瓷工廠作為研究案例,并以此案例檢視創意文化產業特性。
4.3特征分析
陶瓷工廠主要創意產品為陶瓷創作及衍生產品包括:工藝品、贈禮品、配飾、器皿、生活用品、照明燈具、建材。在陶瓷燒制技術完熟后,陶瓷工廠也致力于行銷的推廣。其目前的行銷策略與機制包括:1.透過各地直營藝廊及百貨商場藝廊傳達作品情感與文化環境。2.以透明思考餐廳以用餐環境搭配空間美學,呈現另一種新的時尚文化概念。利用復合材質推廣配飾(觀念配飾系列),使陶瓷除了生活層面的展示,從中呈現另一種時尚概念。透過食、衣、住、行等生活層面來推廣陶瓷產業,并藉由活動的舉辦例如陶瓷小工房創作課程,讓小朋友體驗陶瓷的創作與制造歷程。陶瓷工廠的投資是從無到有,包括技術的開發、廠房設備的投資,在產品能正式量產前,陶瓷工廠花了大量的資金于研發與設備上,極高的固定成本至今尚無法全面回收。
在企業管理的部份,陶瓷工廠認為規模化生產是重要關鍵,因此,藉由銷售的拓展致力于生產的規模化與水平整合:生產的規模化是工藝品牌成長的關鍵。目前陶瓷工廠有上海一地的員工高達 780 人,除了陶瓷材質外,還拓展至陶瓷、金工等。在營銷概念上、策略上,必須要打一場整體戰。因此,不論全省直營藝廊或百貨公司門市,陶瓷工廠作品的銷售全部親力親為。從應對、接待、作品解說,到陳設、包裝,對每一位營銷人員都嚴格訓練、高標要求。
結論
特性的分析結果,明確相符的特性共七項,包括具備多元技能團隊、創作符合市場商品、固定成本高而再制成本低、人為手段創造稀有性、產品類型化、耐久性產品、以企業型態極大化管理風險。而在放松創作而強化銷售配銷管理陶瓷工廠除了對質量的高度要求外,對于營銷、包裝、銷售的管理也是要求甚高,但是并無相關資料證明陶瓷工廠在生產鏈上有在創意端松綁、營銷銷售端嚴格控制的情形。最后,掌握科技為其重要獲利因素、高風險產業、以大量生產獲得利潤此三項特性,研究文獻中無法證明此三項特性是否為陶瓷工廠產品與策略具備特性。
參考文獻
[1] 馮根堯.浙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現狀與對策[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2(01)
[2] 邵培仁,楊麗萍.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及園區發展現狀與問題[J].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2010(00)
[3] 于雪梅.在傳統與時尚的交融中打造文化創意園區——以前民主德國援華項目北京798廠為例[J].德國研究.2006(01)
[4] 阮儀三.論文化創意產業的城市基礎[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5] 魯翔.景德鎮陶瓷產業集群發展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