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以“被”字句為研究對象,對“被”字句的句法結構進行了詳細的描寫。
關鍵詞:“被”字句;句法特征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被”字句有三種句法格式,分述如下:
一、
在這種格式中,結果事物做句子的主語,一般由名詞充當;原因事物做“被”字的賓語,一般是名詞;原因動作做句子的謂語,由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充當;結果動作出現在補語的位置上,一般由形容詞、動詞性的成分充當。例如:
(1) 鹿子霖…被這話噎得難受…。《白鹿原》
(2) 白鹿村的男女老幼都被吆喝到祠堂門外的大場上。《白鹿原》
結果事物“鹿子霖”出現在主語的位置上,是名詞;原因事物“這話”做“被”字的賓語,是名詞;原因動作“噎”出現在謂語的位置上,是動詞;結果動作“難受”出現在補語位置上,是動詞。
二、
在這種格式中,結果事物做句子的主語,一般由名詞充當;原因事物省略;原因動作做句子的謂語,由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充當;結果動作出現在補語的位置上,一般由形容詞、動詞性的成分充當。例如:
(3) 門外的場地上也擁擠著人群,齊腰高的麥子被踏倒在地。《白鹿原》
(4) 林彪、“四人幫”…,黨被打亂了… 。《鄧小平文選》
(5) 人和牛馬豬犬羊都被燒焦了。《白鹿原》
句3中的結果事物“麥子”做句子的主語,是名詞;原因事物“人群”,承前省略;原因動作“踏”作謂語,是動詞;結果動作“倒在地(上)”做原因動作“踏”的補語,是動詞性詞組。句4的情況相同。句5的情況略有不同,原因事物很明顯應該是“火”,但是句中的“燒焦”可以明確提示原因事物是“火”,全句語義完足,“火”也就沒有出現。
三、
(6) 豬照樣被白狼吮咂了血漿而死了。《白鹿原》
句6是一個含“被”字表因果關系的連動式,原因事物是“豬”,原因動作是“白狼吮咂了血漿”,結果事物與原因事物相同,隱而未現,結果動作為“死”。
含“被”字表因果關系的連動式也有包含雙層因果關系的情況。例如:
(7) 白嘉軒也被折騰得精疲力盡癱坐在靈桌下站不起來。《白鹿原》
這是一個含有雙層因果關系的“被”字句。第一層因果關系是:原因事物為“白嘉軒”,原因動作為“被折騰得精疲力盡”,結果事物與原因事物相同,隱而未現,結果動作是“癱坐在靈桌下站不起來”;第二層因果關系表現在“白嘉軒也被折騰得精疲力盡”中,其中原因事物是“白嘉軒”,結果事物承前省略了,即“這件事”,原因動作為“折騰”,結果動作是“精疲力盡”。
參考文獻:
[1] 孟琮:《關于主語的語義類,語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2] 蔣向勇、邵娟萍:《語義范疇的原型理論詮釋》,載《江西社會科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