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漕澗是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西南部的一個鄉鎮,該鎮聚居有白、漢、苗、彝等民族。其中白族人口最多。漕澗白族人民使用的語言為白語。漕澗白語屬于三大白語方言中的大理方言。和漢語方言一樣,一個白語方言下還有更小的方言點。它們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也有各自的特點。相比其他地方白語,漕澗白語也有自己的特點。
關鍵詞:漕澗白語、語音系統、特點
中圖分類號:H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一、語音系統
漕澗白語有一個完整的語音系統,其聲、韻、調系統如下:
1.聲母:漕澗白語有二十三個聲母(不包括零聲母),都是單輔音,分為雙唇音p、ph、m,唇齒音f、v,舌尖音t、th、n、、l、、h、s、z,舌面音、h、、j,舌根音k、kh、、x、五組輔音。如:
tɑ42踩、踏 thɑ44蓋(被子) no31你 li24扶起 pai31皮 phɑo44黃瓜
mɑ44稻草 f44發、繁殖 vo42肚子 ɑ33粘 31樹 h44紅
so31笑 zi21給、嫁 i21田 hv42聽 y21水 ji33叔叔
ke24雞 khuɑ′′33狗 v·24魚 xa′′55天 o24喂食
2.韻母:漕澗白語有三十二個韻母,由十五個單韻母和十七個復韻母組成,單韻母中有i、e、、a、o、u、、v、y九個元音和六個相當于復元音的鼻化元音i′′、′′、a′′、ɑ′′、o′′、v′′。復元音是由元音結合構成和與之相對應的鼻化復韻母ai、ɑo、ou、iɑ、i、io′′、iɑo、iou、uɑ、ue、u、uai、uv、ia′′、iɑ′′、ua′′、uɑ′′。如:
ti33父親 44腌 pɑ44扒 so33老鼠 ku31橋 21漏 v31去 hy33髻 ji′′42印
ph′′33噴 thɑ′′31炭 pɑ′′31豹 ko′′24姜 v′′31放 thai33弟 ɑo33爪 mou31卯 piɑ44到
ia′′24筋 iɑ′′24閑 i44掐 pio′′24潑 iɑo44剿 iou33修 tuɑ44落 ua′′24磚
suɑ′′31蒜 xue33火 ku24國 uai31串 khuv31瘸
3.聲調:漕澗白語有7個聲調,分為平調、升調和降調。其中,平調三個:33、4455;降調三個:21、31、42;升調一個:24。
二、語音特點
漕澗白語有完整的語音系統,其聲、韻、調系統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和其他白語相比,漕澗白語有自己的特點。從整個語音系統來看,漕澗白語的語音系統和其它地方的白語大致上相似,但是仍具有自己的特點:
(一)從聲母系統來看
(1)在《白語簡志》中列出白語有二十一個聲母,但是漕澗白語則有二十三個,是在《白語簡志》中所列的二十一個的基礎上,多出了兩個,即 、z ,如ɑ33粘、貼,z′′42蒼蠅、剩。
(2)漕澗白語的聲母系統全部是單輔音,沒有復輔音存在。
(3)塞音和塞擦音的濁音在漕澗白語中已清化,而白語在碧江方言和大理方言中有濁塞音和濁塞擦音存在。大理方言中出現在33調和31調的音節中,如沫子bɑ33、調拌bɑ31、有33、書31、膽dɑ′′33、偷dɑ31、拉i33、田i31、減gɑ33、說gɑ31碧江方言里塞音和塞擦音則有清、濁對立的現象。
(4)漕澗白語里沒有舌尖后音,即使漢語借詞,一律變成舌尖前音。如手術sou31su24。
(二)從韻母系統來看
雖然漕澗白語和其他地方的白語的韻母在數量上相差不大,漕澗白語的韻母個數(32個)比《白語簡志》里韻母(30個)多出了兩個,但并不是在《白語簡志》歸納的韻母上簡單增加的,而是有自己的特點:
1.并非每個單元音韻母都有對應的鼻音韻母,如e、y兩個沒有對應的鼻化音韻母;鼻化音′′則可以粗略看做是單元音、的鼻化音,因為在漕澗白語中,只有′′音。
2.在漕澗白語的韻母系統中,元音i出現在舌尖音、h、s后時,讀舌尖元音[],如i21舔,讀作[21],hi44尺,讀作[h44],si44穗兒(麥穗兒),讀作[s44]。
3.鼻輔音m、n、后面的元音都帶有輕微的鼻化現象。
4.單元音ɑ作為單韻母出現時,都讀為[ɑ],和其它元音組成的復韻母時分兩種情況,發音部位前后之分,即一個是[a],另一個為[ɑ]如[ɑo]、[ai]。
5.與ɑ的相對于的鼻音韻母有兩個,即a′′、ɑ′′,如ma′′44米、tɑ′′24抬。這點類似于漢語普通話里的a的前后鼻音[an]和[ɑ]。
(三)從聲調系統來看
在《白語簡志》里,白語有8個聲調,調值分別為33、42、31、55、35、44、21、55,這里的兩個55調區別在于元音松緊有別。漕澗白語只有7個聲調,調值分別是33、44、21、31、42、24、55。漕澗白語聲調和其它白語聲調大致相同,只是在其它白語中升調35調,在漕澗白語中為24調,有的地方的白語55調有元音松緊之別,漕澗白語則沒有。
漕澗白語的語調比較平緩,最高聲調調值為55,而低音低音調值低到21。
(四)音節結構
漕澗白語的每個音節都有固定的聲調,現用F表示輔音,用Y表示元音,漕澗白語的音節結構概括如下:
1.FY mi21竹篾 ɑ44馬鬃
2.FYY kuv33孤兒 xue33火
3.FYYY xuai42壞 liou24留
4.Y ɑ31啊、一個 u21胡須
5.YY ue33喂、養 ue42胃
可以看出,漕澗白語的音節結構并不復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一個音節最多由四個音素符號構成;②元音在音節中占絕對優勢,每個音節中必須要有元音,至少一個,最多三個,以FY音節形式最多、最為普遍;③音節中可以沒有輔音,但不能沒有元音和聲調;④沒有以輔音收尾的音節,所有音節皆為開音節型。
(五)聲、韻、調的關系
漕澗白語音節的聲、韻、調關系非常密切,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語音系統。
1.單元音韻母ɑ、o、e、、u、能和全部的聲母結合,v元音不能和舌面音、h、、j結合,i元音不能和舌根音k、kh、、x、相結合。
2.以u為介音的韻母uɑ、ue、u、uv只能與舌尖音t、th、n、l、、h、s,舌根音k、kh、、x相結合。
3.全部的聲調都能在帶清輔音p、t、k、、s、、和鼻音m、n、邊音l的音節上出現;24調、33調、21調不能出現在帶送氣音ph、th、kh、h、h的音節上。
4.元音和聲調有密切的關系,每個松元音都有相應的緊元音,平調中33調為松元音,44調為緊元音,降調中31調為松元音,21調和42調為緊元音,升調24調為松元音,55調為松元音。
參考文獻:
[1] 徐琳,趙衍蓀.白語簡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12.
[2] 艾磊.白語方言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