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7年9月,國家6所部屬師范大學實施了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于是應運產生了免費師范生群體。本文以陜師大2010級與2011級免費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學習動機現狀進行了理論探索及實踐調查,旨在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校優化教學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免費師范生;非師范生;學習動機;建議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2007年9月,國家6所部屬師范大學正式實施了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在這一政策的實施下,應運產生了免費師范生群體。師范生與非師范生之間既存在學生的共性、肯定也有其自身的個性。對其共性與個性展開調查對學校的因材施教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不同學生的學習動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對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學習動機進行對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小組在2012年5月到10月間,以陜師大2010級與2011級免費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學習動機現狀的對比為例,采用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案例分析法等科學研究方式對該問題進行多角度深入了解及剖析,針對免費師范生與非師范生學習動機的現狀是什么、為什么以及如何改進、改進的意義等問題進行研究,旨在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校優化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相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 學習動機現狀
通過為期半年的調查研究,針對免費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學習動機現狀,我們得出下列結論:
1.被試學生在入學時其學習動機主要呈現為外部動機,“求知”并不是其主導動機,這一點免費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相似。
2.面對成績的不理想、學習中的困難,非師范生克服困難的努力程度的學習動機強度明顯高于師范生。
3.沒有獎勵和評定,師范生依然可以努力學習,但這一點上非師范生略遜于師范生,可見非師范生的“榮譽與獎勵”學習動機高于師范生。
4.非師范生對專業的熱愛度以及對自己專業知識的需求掌握度高于師范生,目的性較強,這和他們將來面臨的就業和考研的形勢是密切相關的。
5.畢業后就業的工作保障在一方面減輕了師范生的心理壓力,但另一方面也帶給他們不太認真鉆研學習的負面情緒;而對于非師范生而言,他們努力的學習最大目標是找個好的工作,由此我們得知“就業”學習動機是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主導學習動機。
6.調查中發現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現象:免費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大多數人“花在其它活動上的時間比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要多得多”,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明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學習”已不再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不合理的時間安排是導致其學習動機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改進學習動機的建議
1.學校應對學生的學習適應性進行指導,改進部分課程設置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免費師范生在大一學習缺乏動力,剛入校的新生不知道到底該學什么、怎么學。學校就應該適時的開展一些講座進行指導,激發大一新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大二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課程復雜專業,是集中面臨眾多挑戰的特殊時期。訪談結果表明,2011級很多免費師范生在升入大二之后對于學習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有意識地提升自我知識層面。但仍有部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對學習內容的高層次性及學習方法存在困惑,因此,學校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引導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適應性,培養其思維能力。
學校實施2+2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前兩年按一級學科為基礎的大類進行培養,學生主要學習通識、基礎課程模塊;后兩年分專業進行培養,學生主要學習專業、教師、實踐教學模塊。調查研究表明2010級部分專業免費師范生在升入大三后,課程明顯減少很多,學習產生倦怠,應付了事。這種模式下個別專業,比如漢語言文學、歷史的學生感覺大一和大二課程太過緊張,大三太松散。因此,調整部分課程的設置,均衡課程數量或在大三課程較少的專業增設一些課程便有了可行性。
2. 增強免費師范生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引入有效競爭激勵機制
在受到了周圍學習環境、雄厚師資力量、教師行業競爭壓力的影響后免費師范生對教師職業認同感明顯增加。受傳統刻板觀念影響,幼兒園或小學男性教師并不受大眾歡迎,這使得一些男生的學習動機要弱于女生。目前很多學校越來越意識到男性教師在孩子性別意識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男生對自我職業認同感更為迫切。學校應加強優秀教師事跡的宣傳力度,使免費師范生在精神上受到這類事跡的感召,定時開展學生與在職優秀教師的交流活動,培養其對教師事業的熱愛。
針對非師范生比師范生學習動機強的現狀,可以引入有效的競爭機制。我校實行的學業警示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全校學生的學習動機,但這還是不夠的。可以建立二者之間的競爭機制,展開競賽活動。對于綜合素質不理想的免費師范生可解除其合同,開除其學籍。而對于成績優異的非師范生,若有意愿則給予其條件將其轉為師范生。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免費師范生由于家庭經濟等因素或許會產生自卑心理,學校的心理咨詢處就應當發揮效用,幫助其樹立良好心理形象,使其明確自己并不因為物質方面的條件而低人一等。免費師范生的培養不應當只注重教師專業技能,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于人格的培養、為人師表道德境界的提升。
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校園文化二者相互影響,優秀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這又構成了良好的校園風氣。學校堅定地貫徹落實“厚德、積學、勵志、敦行”校訓有利于建設積極蓬勃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無形中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動機。
4.以時間價值感有關理論為根據,促使學生對時間進行有效管理
時間價值感越高,學習動機越強,反之越弱。時間價值感對總體自我價值之感有預測作用,即個體的時間價值感反映其自我價值判斷和體驗。[1]免費師范生娛樂的時間過重是導致其學習動機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部分學生由于經濟原因放在打工上的時間又占據一部分,學習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合理安排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免費師范生可以建立有效的時間管理、監控機制,把各類活動所要用的時間合理規劃后再活動。對時間駕馭能力強的人能夠在同等條件下獲得更大的成功,運籌帷幄,激發求知欲并增強自我效能感。對于非師范生而言,增強時間價值感有利于其在職場中決勝千里。
(三) 結語
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教育家辦學”。建設一支強大而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我們的宗旨,是全社會未來的希望。強大的學習動機是促進人終身學習最有利的推動力,我們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參考文獻:
[1] 付喬,陳去飛,王有智.免費師范生學習動機強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
[2] 趙佳靜,于海峰.關于免費師范生學習動機類型與強度的調查[J].心理研究,2010,3(2)
[3] 譚小瓊,孫蕾,吳瓊.免費師范生學習動機特點的訪談研究[J].心理研究,2010,3(2)
[4] 唐健,詹小慧,周慧玲,熊冰.免費師范生學習情況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J] YOUNG青年與社會,20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