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人們從事某項活動或對某種事物探索認知的動力之源,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是進入知識殿堂的必備品。無論是哪一門學科,興趣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于田徑教學而言,同樣具有現實意義。田徑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有機體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還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價值。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探討金華四中學生不喜歡上田徑課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有機體機能能力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田徑;興趣;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前 言
通過田徑課程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然而,田徑運動相對于其他運動項目(如球類運動)來說,不免顯得有些單調、枯燥、乏味,以至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加之,初中階段是少年到青年的過渡階段,是中學生自我意識的萌發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中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促使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但是,興趣廣泛,卻不夠穩定的特點,使得中學生的興趣很容易建立,同時也很容易轉移。此次調查和研究金華四中對田徑課興趣的情況,以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課的效率和質量。
1.金華四中學生對田徑課興趣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1.1對體育興趣和田徑課的興趣調查(見表 1、表 2)
從表1 看出,男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明顯高于女生。其中,男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的有55 人,占男生總人數的 92%,女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的有42 人,占女生總人數的 70%。結果顯示,女生對體育學習持消極態度的比重高于男生。
從表2 可看出,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普遍對田徑課的興趣度偏低。其中,男生對田徑課感興趣的有 4 人,占男生總人數的7%,女生對田徑課感興趣的有 2 人,占女生總人數的3% 。
1.2 對學生上田徑課目的的調查(見表 3)
由表 3 可知,大部分學生上田徑課的目的不是非常明確。其中,2 個人是為了了解體育知識,占總人數的 1.6%,2 人認為可以使人身心愉快,占總人數的 1.6%,3 人認為可增強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占總人數的 2.5%,23 人認為可以增強體質,占總人數的19.2%,認為是學校規定教材內容,不得不上的有 59 人,占總人數的 49.2%,有 28 人是為了通過達標測試,占總人數的 23.3%,三人為其他目的,占總人數的 2.5% 。
注:a.了解體育知識;b.使人身心愉快;c.增強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d.增強體質;e.學校規定教材內容,不得不上;f.為了通過達標測試;g.其他。
1.3 對體育項目興趣的調查(見表 4)
根據金華四中所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將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田徑共七個項目作為本次調查的項目。
通過調查可知,金華四中學生普遍對球類運動的興趣比較高,籃球、足球、乒乓球分列前三名。其中,籃球占總人數的50%,足球占總人數的 14.2%,乒乓球占總人數的 12.5%,羽毛球占總人數的 10%,排球占總人數的 9.2%,武術占總人數的 2.5%,田徑占總人數的 1.7%。
2.結論與建議
2.1 結論
金華四中大部分初中學生都對體育相當感興趣,也愿意從事體育活動,但是對田徑課教學與田徑運動項目的興趣不是很大。產生這種現象的關鍵問題在于,學校對田徑運動項目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學生對田徑運動的科學價值認識不足,怕苦、怕累的思想還很嚴重,以至于對田徑運動產生了消極的抵觸情緒。
2.2 建議
(1)教師在安排田徑教學內容時,應根據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材,搭配適當的趣味游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 在規定的每天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學校可組織一些小型的田徑項目比賽或是田徑趣味游戲,以培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劉玉海.淺談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2).
[2] 范立仁,顧美蓉,王華倬.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0(2).
[3] 張進潘.淺談田徑課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內江科技,2008(3).
[4] 肖傳芳,楊建設.談體育課堂氣氛的營造[J].中國學校體育,2001.
[5] 李燕強.論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21(2).
[6] 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