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閱讀教學也應引起足夠重視。同初中閱讀和小學閱讀相比,高中學生已經擁有一定水平的閱讀能力,高中閱讀教學應該圍繞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兩方面進行,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方法進行有區別、有目的、有方法的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初中有所不同,應在初中的基礎上有所深化和升華。要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理解和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他們具備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閱讀能力和一定的文學鑒賞水平。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方面著手,兩者互相結合,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情趣。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滿不在乎
很多學生一直對語文閱讀存在一種誤解,認為無關重要,甚至視之為休息課。所以經常出現老師在臺上講的天花亂墜,學生在下面各行其是的狀況。而且在字、詞、句、段、文幾大基本要素中,閱讀往往是最不受重視的一項。在課后也一般忙于其他相對“重要”的科目,而很少有人真正花心思去進行閱讀訓練。
2、教師敷衍了事
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很少將閱讀置于重要位置。針對課本里面的閱讀課文往往只是帶領學生將文章從字、詞、句、大意等方面將文章解析一遍,然后布置大量課后習題讓學生完成。而對試卷或作業中出現的閱讀材料,教師往往也只是一帶而過,將標準答案抄一遍或者念一遍,草草了事。
3、沒有給學生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
教師在完成指定的閱讀教學任務以后,很少總結出行之有效的閱讀方式或方法讓學生借鑒,更不用說讓學生進行深度反思和發揮創造性的想象??鬃佑醒裕骸皩W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意在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閱讀若要見成效,除刻苦努力外,正確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師若一味填鴨式教學,而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無疑是不可取的。純粹走馬觀花的閱讀無法提升思想境界,這也是有些學生平時刻苦踏實,而一到真正面臨問題時卻不知所措的原因之一,他們只是一味消化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卻很少進行反思,因而無法學以致用,乃至舉一反三。因此,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4、閱讀廣度不夠
長期以來,語文閱讀教學總是將理性強加于人文性很強的文學作品中,用理性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考試居主導地位的應試教育中,閱讀難免也是為了做題而服務的,或者是將閱讀作為寫作的墊腳石。但是做題準確不代表閱讀能力強,閱讀能力不強答題準確率就一定不會高到哪里去。學生習慣集中精力鉆研某一類閱讀材料及其答題方法和技巧,過于重視閱讀深度,卻往往忽視了閱讀的廣度。閱讀深度固然重要,但閱讀面過窄無疑也會對深度造成影響,有時知識面太窄也會影響理解能力和答題效果。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初探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對閱讀從毫不在乎到興趣盎然,就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教學。首先教師應創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個大家都閱讀的環境中,更能加強學生閱讀的動力。因此,可以把教室環境裝飾得富有書香氣:建立圖書角、組建閱讀合作會等等。其次,教師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有策略性地鼓勵閱讀,鼓勵學生讀自己感興趣的積極向上的書籍,及時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寫讀書筆記等,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書籍改編的電視劇等,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
2、閱讀教學要循序漸進
閱讀不僅是以做題為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文本分析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手法之精、意境之深。它包括閱讀主體對文本負載的重要信息的提取與整合,對文章內容與表現手法進行準確的歸納概括,簡而言之就是認讀與解讀兩個環節。此外,還要對閱讀材料進行鑒賞和評價。認讀雖簡單,但也會因學生理解差異造成影響,此時就需要教師適當引導,整合學生的困惑處再統一解答。解讀,要求理解文章大意以及文章所使用的表現手法。由略讀到精讀,由內容到形式。這一環節中,教學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從理解到鑒賞,乃至到批判,都應該體現其漸進性。
3、閱讀教學舉一反三
無論是針對教材里面的閱讀課文,還是試卷上的閱讀材料,教師都不能敷衍了事。課本上的課文,通常是在教師帶領下完成,因而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比如學完魯迅的《藥》以后,可以反思從前的《少年閏土》、《祝?!返认嚓P文章進行比較歸納,跳出一篇文章的束縛進而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使學生對魯迅一系列的文章有更好的理解方法。而對于試卷上的閱讀材料,也可以分門別類講解相關的解題方法,無論是議論文還是說明文,科普文還是敘事文,都有其特有的寫作結構和線索,解題方法也應分門別類。當然,除了教師總結的經驗和方法以外,也要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或解題套路進行閱讀,畢竟人各有異,方法也是因人而異的。
4、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質量
教材上的閱讀畢竟是有限的,學生除了在課內閱讀名家大作以外,很少在課外對名家的作品進行擴展性研讀,充其量也只是在課外讀讀報刊雜志和言情武俠而已。課外閱讀要取得一定的成果,除了追求量的提高以外,還要講求質的升華。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也應帶動學生閱讀健康向上的書籍,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書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閱讀高質量、有營養的書。倡導大家寫讀書筆記,組織學生對所讀作品進行探討,互相交流讀書心得。在交流探討中深化閱讀體驗,提升閱讀境界。
三、結束語
當前的高中閱讀教學雖在不斷改善中,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雷聲大,雨點小”,倡導閱讀的多,付諸實踐的少;局限于名家大作,忽視小眾作品;學生所讀書籍層次差別太大,閱讀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齊等。新課標所倡導的閱讀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除了為文本進行深入理解,更要求進行創造性思考,敢于對作品提出大膽質疑。高中閱讀教學會逐漸走向創造性閱讀的的趨勢,利用有限的資源、時間和精力,以閱讀促進其他基礎技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衛華;高中語文課外閱讀反思[J].廣東教育,2009.9
[2] 趙大柱;薛薇.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反思與探索[J].吉林教育,2008.5
[3] 吳文強;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