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藝術教育的不斷深化,高等音樂教育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藝術類教育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由單科專業院校向綜合、多科類院校發展。本文通過對比研究綜合性藝術院校、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以及專業音樂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分析長春大學的音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法。
關鍵詞:高校;音樂;人才培養模式;長春大學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一、綜合性藝術院校的音樂人才培養模式
綜合性藝術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高水平音樂人才的塑造,實現資源與政策的適當傾斜;同時開展普及型教育,滿足社會對于音樂教育的多層面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多樣化培養,做到合理而高效的資源配置。綜合性藝術院校的優勢在于藝術專業的相對完備,在音樂學科的專業拓展上應該更注重整體性,有利于師資、場所、設備等資源的充分利用。把重點放在交叉性學科的拓展上,以免在發展交叉性專業時造成重復建設。
二、 綜合性大學的音樂人才培養模式
綜合性大學設置音樂學科的優勢是依托學校的整體資源,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其特點在于“博”,適合培養寬口徑、綜合性的音樂藝術人才。綜合性大學的音樂專業在學科上可充分利用學校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等教育資源,不斷拓展學科的邊緣界限。藝術院校的逐年擴招使音樂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需要不斷提升音樂教育的普及程度與大眾化趨勢。
三、 師范院校的音樂人才培養模式
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培養的是音樂教育人才,其知識結構應是“專”與“博”的統一,即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廣博的知識層面,并能在講臺上以音樂去啟迪、陶冶人;培養目標以對學生的音樂理論掌握和技能表現培養為主,它培養的不是單一的音樂表演人才,而是掌握了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具有較強地開展課堂音樂教學和課外藝術實踐活動能力的教育人才,能夠更好地勝任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
四、專業音樂院校的音樂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音樂院校指的是全國僅有的9所音樂學院,培養的是音樂表演人才,其知識結構應是“精”與“深”的統一,即精湛的專業技巧,深厚的藝術底蘊,并能在舞臺上以音樂藝術去感染、愉悅人。專業音樂院校的培養目標與資源投入應該傾向于精英藝術人才的培養。然而,社會對于高、精、尖音樂人才的需求有限,音樂精英的成材率不可能太高,音樂學院的學科發展應以單科專業為依托,不斷細化,注重深度的發展。
五、長春大學音樂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近年來,長春大學學院音樂學院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進行適度規模擴張,調整增設專業,以滿足社會對音樂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學院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深化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內涵,不斷拓展符合自身實際的辦學路徑,確立了“以人才培養質量作為立校根本,以綜合科研實力提升學科優勢,以藝術實踐成果打造學院品牌”的辦學思路,圍繞制定各項發展規劃并有效落實。
1.探索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專業學科方向
長春大學音樂學院辦學過程中始終秉承“厚基礎、重實踐”的優良傳統,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學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音樂基礎理論與音樂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各專業基礎性課程在總學分比例上均占20%以上;部分專業設置專業基礎限選課程,進一步使學生針對性地強化專業基礎。學院圍繞基礎課程,積極拓寬、優化內涵,打造了《聲樂》、《器樂》兩門省級優秀課程,《音樂表演》為校級特色課程。音樂學學科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下設演唱、器樂演奏、音樂教育三個方向,這些研究方向對各學科專業基礎理論教學具有帶動與支撐作用。淡化了學科界限、學科體系,打破了以專業技能為主線的格局,充分體現了基礎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綜合學科的理念和學科融合的特點。學院對藝術專門人才的培養,在強化專業能力的同時,也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與深度。強調克服單一的專業視角的局限,追求音樂學科內部的融通,比較中把握音樂藝術的本質特征,增強音樂人才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學院結合學分制管理模式,通過學科、專業、課程的交叉互融,為學生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形成藝術的、人文的、科學的知識結構,全面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充分保證了教育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堅持以科研與創作實踐深化教學、檢驗教學,促進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穩步提升,也推動了我院教師隊伍的建設。三年來我院共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國家重要期刊4篇,檢索期刊3篇,國家核心期刊40余篇,省級期刊30篇;省級以上科研立項20余項,校級教研課題5項;各類獎項70余項。
2.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合理規劃,形成了專業實踐教學、藝術實踐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藝術實踐教學體系。學院重視實習基地建設,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已舉辦了95期“星期音樂會”以及各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藝術實踐對于教學水平與教學成果的檢驗、展示作用,并采取多種途徑開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近年來我院先后參加了中國新華保險愛樂樂團在長春的演出、東北亞博覽會開幕式演出、吉林省教育廳舉辦的慶祝建國60周年文藝匯演、吉林電視臺的吉林省慶祝建國6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承辦由長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有座城市叫長春》歌曲大賽啟動儀式、東北亞藝術周露天交響音樂會及2012年長春新年交響音樂會等大型演出。提高了我院藝術實踐的層次和水平,增強了師生的專業水平和舞臺實踐能力。長春大學是全國第一所招收盲人音樂專業的高等學校,音樂學院承擔了一部分盲人大學生的教學任務,并經常輔導和安排盲生的演出,幫助他們增長舞臺實踐經驗,這種與正常學生的同臺演出的經歷,也有助于他們接受真正意義上的全納教育。近三年,學生獲各類大獎70余項。“星期音樂會”獲教育部“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我院天使合唱團在東南電視臺舉辦的“歡樂合唱團”中榮獲全國六強;在中國音樂家協會高校音樂聯盟舉辦的“神州唱響”第三屆全國高校聲樂展演中,我院學生獲“通俗組金獎”。我院交響樂團的部分學生還隨團到維也納金色大廳及國家大劇院演出。通過參加各類實踐演出,擴大了長春大學的知名度,也提高了我院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總之,各院校要獲得深入而持續的發展,必須不斷更新辦學理念,突出自身特色,深化辦學模式。根據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充實教學內容,調整課程設置,改善音樂人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重新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培養出受市場歡迎的藝術人才。因此,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構建適應地方社會、文化及藝術教育發展趨勢的音樂人才培養模式,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