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朱約瑟絕對是位“牛人”,他最喜歡做別人見了唯恐避之不及的“賠本生意”。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看似傻乎乎的商人卻屢出奇招,屢創經營佳績,被網友稱為“草根經營奇才”和“聰明大叔”。
情愿接個爛攤子
今年49歲的朱約瑟是杭州市蕭山區人,高中畢業后他就開始自己打拼,做過木工、賣過魚蝦等。1997年,朱約瑟做水產批發,有時一天就能賺好幾千元,一年凈利潤有50多萬元。做到第二年時,老家的村支書給他打來一個電話,朱約瑟毅然放棄掙錢的水產生意,選擇回家接手一個爛攤子。
原來,當地有一座農貿市場,屬于村集體所有,每年承包費要30萬元,攤位時有閑置,承包人虧本,生意非常冷清。對此,村委會比較頭痛,希望朱約瑟能回來把這座即將垮掉的農貿市場救活。
誰都清楚這是塊燙手的山芋。大家沒想到,朱約瑟卻毫不猶豫地將這個爛攤子承包了下來。一上任,他就把30米長的長條形攤位切成了豆腐塊,讓每個攤位都顯得方正好看。一年承包下來,利潤最多15萬元,連承包費都不夠,朱約瑟到底圖的啥呢?
朱約瑟卻有著自己的謀劃。他在農貿市場邊開了一家超市,依托每天5萬的人流量,生意火爆異常。之后,朱約瑟乘勝追擊,在周邊鄉鎮如法炮制。一年下來,他擁有的3家農貿市場和3家超市就凈賺200多萬元。
朱約瑟說:“光靠這個市場肯定要賠錢,但沒有它帶來的人流就不便開超市。我一貫的經營理念就是賺錢不是一對一,有一方面可能會賠錢,但你失去的只是一點兒小頭,更大的就賺回來了。這就是丟顆芝麻,卻抱回個西瓜?!?/p>
種不賺錢的“摩登菜”
2007年,朱約瑟在農貿市場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雖然經營戶越來越多,但把自己種的菜拿來賣的卻越來越少,他覺得其中必有商機。果然,他一了解,得知很多菜農把自家種的蔬菜都送到超市了。這年11月,朱約瑟走出了令大家驚訝的一步。在蕭山區寧圍鎮新安村,本來500元就可租到一畝地,朱約瑟硬是用每畝1000元的價格在這里租了103畝地,擬建60個大棚種蔬菜,而且一租就是10年。村民認為,朱約瑟花如此代價來種菜風險實在太大了。朱約瑟卻不慌不忙,只是加緊了建大棚的步伐。
2007年年底,大棚建好后,朱約瑟在大棚內種上了最普通的蔬菜。對此,他是這樣說的:“大棚本來就是保溫來種反季節蔬菜的,我還要在大棚中進行錯位種植,也就是人家種的菜賣完后,我種的菜才開始賣;人家沒有的,我先賣。要么提前,要么退后。”
朱約瑟請來技術員幫他解決了錯位上市的技術難題。但是,60個大棚的蔬菜,直到要上市前一個月,他還沒找到超市銷售。眼看就要火燒眉毛了,朱約瑟依然不慌不忙,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一種沒錢賺的芽苗菜上。
芽苗菜栽培在盆內,每盆可賣8元錢。但運輸很麻煩,一車運不了多少。而且芽苗菜賣出去,3元錢一個的盆是很難回收的,加上人力等成本,大家都知道種這種菜是賺不到錢的??墒?,明知不掙錢,朱約瑟卻還像著了魔似的,進行大規模培育芽苗菜。員工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朱約瑟卻不動聲色。幾天后,他帶著自己的芽苗菜出現在了杭州的農博會上。剛到現場不久,這種生機盎然的盆栽漂亮菜就吸引了浙江省委書記和幾位杭州市領導,記者也紛紛圍到他的攤位前采訪。媒體一宣傳,朱約瑟的“摩登菜”剎那間聲名遠揚。可是,他是如何運作掙錢的呢?
很快,一家大型超市的采購員慕名來到了朱約瑟的蔬菜基地,想大批定購芽苗菜。這種盆栽菜新鮮美觀,但在市場上找不到。采購員認為這種時尚玩意兒肯定會受市民青睞,一心想要把這種菜引進超市,可他接連來了兩次都沒見到朱約瑟的影子。
朱約瑟的冷淡表現甚至避而不見,讓他的員工感覺莫名其妙。
原來,超市都有自己的供貨老客戶,新供貨者要想擠進去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掌握談判主動權,即使對方提出很多苛刻條件,你也只能咬牙接受。其實,種不掙錢的芽苗菜只是朱約瑟的誘餌,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吸引超市方主動找自己,幫他銷售60個大棚所有的蔬菜。然而,超市方卻只盯著他的“摩登菜”。當超市方第三次來的時候,朱約瑟明確回絕了對方。
超市負責人考察了朱約瑟的蔬菜基地,發現蔬菜品種還是比較多的,比如黃瓜、西紅柿、長瓜、茄子等。其實,僅這四個單品,他們平時的需求量就很大。于是,超市方只好作出妥協,讓朱約瑟把芽苗菜和這些常規品種每天配一車送過來。
通過這一招,朱約瑟的大棚蔬菜快速地進駐當地70多家超市。反季節錯位上市的蔬菜,價位不僅高而且穩定。這一年,朱約瑟足足賺了100多萬元,這讓同行們頗感驚訝。
賠錢的“蔬菜直通車”
2009年,朱約瑟成立了公司。為了讓兒子朱峰峰對蔬菜種植產生興趣,參與到自己的種植事業中來,他特意把兒子的婚禮放在蔬菜基地舉行。
那天,朱約瑟準備了2000多公斤綠色蔬菜,放在外面的曬場上讓賓客隨意拿。有趣的是,很多人怕別人拿光蔬菜,飯吃了一半就跑出去拿,連吃飯的心思都沒有了。最后,還是有一批人沒拿到菜,他們干脆去大棚采摘。借兒子的婚禮不僅成功地給自己的蔬菜做了一次推廣宣傳,而且也讓兒子下決心參與這項事業。
2010年年初,朱約瑟向杭州市貿易局提出申請,要在市區做“蔬菜直通車”,開進社區平價賣菜。因此舉是利農惠民的一件好事,立即得到貿易局的肯定。但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難題也同時出現。根據杭州市的交通規范要求,這些運輸車輛在市區是不能通行的。朱約瑟心急如焚。幾天后,他斗膽做出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把“蔬菜直通車”的計劃寫成一封長信,直接寄給了杭州市市長邵占維。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短短幾天時間,他就得到了邵市長的批復,交通部門也隨之對“蔬菜直通車”開了綠燈。
朱約瑟獲得此資格后,每輛售價20萬元的配送車,他一下就買了22輛,并迅速開進社區。但是,令朱峰峰沒想到的是,父親費足力氣爭取下來的“蔬菜直通車”,一算成本,每進一趟社區就要虧200多元。朱峰峰堅決反對,想把這個項目取消掉??芍旒s瑟就是不同意。不僅兒子不理解,其他跟著朱約瑟做“蔬菜直通車”的同行在飽嘗虧本之苦后,相繼紛紛撤出。而這時的朱約瑟不但不退,反而增加了直通車進社區的次數。有人幫他算了一筆賬,照這樣干到年底,至少要虧200萬元。
朱約瑟直通車蔬菜的賣價本來就比農貿市場便宜10%,一年做下來要虧很多,可他不但擴大規模,還要求員工賣菜時能便宜就便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在賣菜的電子秤上也做足了功課,設置了最高限價,只要輸入的價格等于或高于最高限價,電子屏上就無法顯示,但小于這個數可以顯示,就是有上限沒有下限。朱約瑟笑稱:“這種傻瓜秤在全國絕無僅有,不相信你可以到網上去查?!?/p>
此做法讓人捉摸不透,賠錢的生意還做得這么帶勁,朱約瑟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朱約瑟只是向手下員工解釋說:“‘蔬菜直通車’雖然是賠錢的,但沒有它,以后其他賺錢的事情就做不了?!贝蠹衣牶筮€是一頭霧水。
2011年年底,朱約瑟開始實施醞釀已久的一個計劃,他要將基地的蔬菜自產自銷,進行網上配送。這時,朱峰峰搭建的蔬菜網上交易平臺也已經完工,“直通車”終于派上了大用場。朱峰峰說:“沒有‘蔬菜直通車’的話,我們的一些團購,比如像城區的很多學校、銀行、工廠等單位,車子根本開不進去,你想送菜也送不出去?!迸c競爭對手相比,這父子倆手里無疑有了一把“殺手锏”。兒子終于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網上配送實行會員制,會員只需一次性付款,就可以享受全年免費配送蔬菜到家,而且價格比市場價便宜15%。為了讓會員迅速增加,朱約瑟經常組織各個社區的社工、樓道長到基地參觀,并贈送給他們蔬菜。社區代表的宣傳給朱約瑟帶來了實際的效益,網上會員很快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增加。朱約瑟不僅進行網絡配送,還爭取到了給杭州200多家企事業單位的食堂配送蔬菜,加上超市和農貿市場,2012年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9000多萬元。
2013年1月,朱約瑟的蔬菜基地種植面積又迅猛擴大到500畝。如今,朱約瑟成了杭州市民的“菜籃子”,他也從中賺到了千萬元財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