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為什么謝了呢/我的熱烈的愛把它緊壓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謝了/琴弦為什么斷了呢/我強彈了一個它不能勝任的音節/因此琴弦斷了……
泰戈爾的這幾句詩看似簡單,卻揭示了一個不可辯駁的人生哲理:凡事都講求順其自然,讓生命自然地釋放能量;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拔苗助長。
花開花謝自有時,造化總是把最宜人的美麗適時適度地創造出來。養花者都知曉適得其度才是最好的,澆水、施肥、剪枝、除草要把握好分寸;否則,可能出力不討好,造成花兒枯萎凋零。
生活也一樣。每個人心里都有一道承壓底線,盡管標準不一,但當壓力如洪水般沖垮了那道底線,生命之堤也就崩潰無疑了。
我們會不時讀到一些令人深思的新聞報道,如某某中學的某名花季少年原來活潑開朗、刻苦勤奮,成績名列前茅;可是,由于在巨大的升學壓力面前對自己的學習現狀不滿,加之親人對其期望過高,他就不斷自我加壓,結果身心俱疲,成績反而下降了。更有甚者,因壓力過大而日益焦慮,最后或自閉抑郁,或自暴自棄。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患上了壓力上癮癥,不懂得讓生命自然地釋放能量。
當今,人們之所以易得壓力上癮癥,是因為很多人名利之心太重,且急功近利、貪多圖快,不顧實際地盲目大干快上,自然容易違背客觀規律,或突破某種底線,最后適得其反、事與愿違。這其實是很簡單、很好明白的道理,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或者不遵從,以致利令智昏。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為什么要張弛有度呢?因為這樣符合自然規律。太放松了,懶懶散散、磨磨蹭蹭、麻痹大意、稀里糊涂,自然是不行的;而如果一味地緊繃神經,容易導致神經異常,使正常的判斷力、洞察力受影響。就像一條皮筋,老是緊繃著,時間一長就沒彈性了。沒彈性的皮筋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所以,人們要懂得張弛相諧、動靜結合。
總而言之,我們要知道適時適度地變易,不能一條道走到黑,不能頭碰南墻不轉彎,不能為了吃棗子而不顧馬蜂窩。只有這樣,才符合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生命才能蓬勃,人才能穩健地走上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