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咸寧特產資源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分析

2013-01-01 00:00:00孫志國,何岳球,定光平,王樹婷,黃莉敏,熊晚珍
湖北農業科學 2013年4期

摘要:咸寧市是茶葉之鄉、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苧麻之鄉,具有豐富的特產資源,現有2種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種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但尚未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通過介紹咸寧特產資源概況,分析該市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探討了特產資源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發展對策,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特產資源;地理標志;農業知識產權;咸寧市

中圖分類號:F323.5;D923.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4-0986-04

Analysi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the Specialty Resources in Xianning City

SUN Zhi-guoa,HE Yue-qiua,DING Guang-pinga,WANG Shu-tingb,HUANG Li-mina,b,XIONG Wan-zhenb

(a.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on Southern Hubei Province; b.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437100,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lots of traditional specialty in Xianning city, such as tea, osmanthus, Nan bamboo and ramie. There are two nation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one national agricultur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been identified. The specialty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statu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the specialty in Xianning city were introduce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ecialty;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Xianning city

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的文件。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九年聚焦“三農”,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文件首次對農業科技進行全面部署。

農業知識產權特指農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包括涉農專利、商標、版權以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農業生物遺傳資源與傳統知識、農業商業秘密等[1]。其中,地理標志權、植物新品種權等是農業知識產權重要內容。地理標志為世界貿易組織(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規定的七種獨立的知識產權之一,是多哈回合知識產權談判的三大議題之一[1-3],主要是針對傳統名優特產(如農產品、酒類、食品、工藝品、紡織品等廣義的特產)的知識產權保護[4-6]。

201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確定了扶貧方面特色優勢產業的主要任務、專項扶貧中產業扶貧的思路、行業扶貧中發展特色產業的方法。

如何利用WTO的TRIPS協議中專門章節規定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培養特產品牌,提升特產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將特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農業知識產權為農業科技創新“護航”的問題,也是特產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更是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重要問題。鑒于此,以下將探討咸寧特產資源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其發展對策。

1 咸寧特產資源概況

近年來,咸寧市對農業結構進行了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本地優勢資源為依托,在傳統“四鄉”(茶葉之鄉、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苧麻之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六業”,即各縣(市、區)一個支柱產業,包括咸安苗圃、嘉魚蔬菜、赤壁獼猴桃、通城生豬、崇陽雷竹、通山水果。大力實施以“四鄉六業”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戰略,在按國家產業導向要求適度恢復發展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突出發展以麻、茶、果、菜為主的特產經濟作物,加快畜禽養殖業發展。

1.1 茶葉資源

咸寧市是聞名遐邇的“中國茶葉之鄉”、全國三大“茶馬古道”源頭之一。近年來,該市大力推行“在山上再造一個咸寧”戰略,積極實施低丘崗地改造項目,全市茶葉面積達10 666.67 hm2,產量1.8萬t,已形成一大優特產業、綠色產業、健康產業、生態產業。

咸寧市茶葉生產已形成有實力的加工企業和好品牌,如趙李橋磚茶廠、國營羊樓洞茶場、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川玉茶飲品責任有限公司。好品牌有全省十大名茶松峰茶、毫峰茶;全省二十佳名茶錦峰茶、川玉茶;還有農業部優質產品玉名露、鄂南劍春等;國際名茶羅針茶、九宮白毫等。咸安的川玉茶、嘉魚的鳳凰舌尖、赤壁的松峰茶、通城的錦峰茶、通山的九宮白毫茶等逐步做到在一個區域范圍內統一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包裝式樣、統一對外宣傳,真正形成了規模和品牌優勢。

1.2 桂花資源

咸寧市桂花栽培歷史悠久,咸安現存少量千年古桂,據史料載,2 300多年前戰國時期詩人屈原途經咸寧寫下了“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詩句;500年前民間就有釀制桂花美酒的傳統。

咸寧市桂花資源全國第一,“桂鄉”美名享譽全國,年產鮮花350 t,居全國第一。桂花品種數量、古樹數量、基地面積、鮮桂花產量、桂花品質等5個主要資源指標始終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全市6縣(市、區)45個鄉鎮分布有桂花,擁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種群,近30個桂花品種,現存地徑5 cm以上桂花150萬株,折合面積約3 333.33 hm2,特別是全市百年以上古桂達2 000株,約占全國2 200株的91%。

1.3 竹產品資源

咸寧市竹類品種有12屬150余種,主要種屬是剛竹屬、箬竹屬、苦竹屬、孝順竹屬、麻竹屬等;品種有楠竹、剛竹、水竹、苦竹、箬竹、慈竹、雷竹、鳳尾竹、花紋竹、實心竹、龜甲竹、羅漢竹等。其中,崇陽縣雷竹種植面積2 653.33 hm2,雷竹產量1 916 t。

咸寧市有悠久的楠竹栽培歷史,種植楠竹傳說有5 000年的歷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的咸寧志書上就有“竹影蟾光潔,桂影有余光”、“月來窗寫竹,風過徹梳荃”的詩句;清末至民國初年,咸寧楠竹種植已遍布全境。該市現有楠竹10.67萬hm2,立竹量2.24億株,年產楠竹2 200萬株,是湖北省楠竹主產區,也是全國聞名的“楠竹之鄉”。楠竹產業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且發展勢頭強勁。

咸寧有豐富的竹產品資源,如竹編織品(竹籃、竹蘿、竹筐、竹餐具、茶具),竹纖維產品(竹纖維衛浴、竹纖維家紡、竹纖維服飾),竹工藝品(竹樂器、竹雕刻工藝品、竹根工藝品),竹建筑(竹家具、竹板家材)、竹炭、竹筍等。

1.4 苧麻資源

苧麻是咸寧傳統的特色作物,種植歷史悠久,咸寧市素有“苧麻之鄉”的美譽,苧麻面積8 133.33 hm2,產量16 150 t,是出口外銷商品麻的主要基地,在國際市場上頗負盛名。作為全國三大苧麻產區之一的咸寧,應把苧麻產生化經營作為咸寧發展特色農業的經濟增長亮點。

1.5 蔬菜資源

咸寧市嘉魚縣是全省的蔬菜大縣,蔬菜種植面積2.97萬hm2,產量98.9萬t,先后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被湖北省授予全省首批蔬菜生產出口基地縣。該縣重點發展城郊蔬菜、水生蔬菜,擴大中遠郊區連片的專業商品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構建供給中等城市的專業核心蔬菜基地。同時,進一步調整蔬菜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品牌,把嘉魚縣打造成“中國蔬菜之鄉”。該縣“菜籃子”規模日益擴大,已形成五大蔬菜板塊基地,即1萬hm2“兩瓜兩菜”、4 000 hm2設施蔬菜、2 000 hm2特色蔬菜、2 000 hm2西甜瓜和2 000 hm2水生蔬菜。

1.6 果品資源

咸寧市境內果樹有桃、梨、李、棗、杏、栗、柿、柑、橘、石榴、枇杷、白果、花紅、櫻桃、葡萄、核桃、山楂、木瓜、無花果、獼猴桃等160多種。其中,赤壁市獼猴桃種植面積1 316 hm2,產量3 315 t;通山縣果園面積5 466.67 hm2,產量13 411 t。

1.7 水產品資源

咸寧境內水域遼闊,河、湖、庫、塘遍布,水產資源豐富。有水生經濟動植物共27科118種,其中魚類21科108種。主要稀有珍貴魚類有中華鱘、鰻魚麗、團頭魴、銀魚等。全市放養面積達5.45萬hm2,水產品總產量20.2萬t,其中,名特優水產品產量16.2萬t,占總產量的80.2%。該市重點發展咸安種青養殖、嘉魚工廠化繁苗、赤壁網箱養鱔、崇陽高山梯級養殖、通山不投餌網箱養殖、通城“魚-沼-豬”一體化等養殖模式,加快建設咸安有機蟹、嘉魚叉尾鮰、赤壁小龍蝦、崇陽虹鱒魚、通山鳙魚、通城棘胸蛙等特色養殖板塊。

1.8 畜牧資源

咸寧市畜牧產業年產值90多億元。主要有通山縣的以山羊為主兼顧生豬-肉牛的養殖區,崇陽縣的以肉牛、肉鴨為主兼顧生豬-山羊-蜜蜂養殖區,通城縣的優質生豬養殖區,赤壁市、嘉魚縣的以水禽為主的家禽兼顧生豬養殖區,咸安區的以雞為主兼顧生豬養殖區,向陽湖-強人乳業奶牛養殖區(分屬咸安、通城)。

2 咸寧特產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目前我國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存在3個主要系統:①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②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地理標志商標注冊;③農業部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咸寧尚未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2011年才開始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登記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2.1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自2000年1月31日紹興酒成為我國第一種原產地域產品(即地理標志產品)以來,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質檢總局先后依據《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對國內981種產品實施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其種類涉及果品、中藥材、蔬菜、糧食、茶類、水產品、工藝品、酒類、家禽、牲畜、食用油、調味品、紡織品、飲料、花卉等15個大類。

咸寧市現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羊樓洞磚茶(洞茶)、赤壁獼猴桃2種。羊樓洞磚茶歷史悠久,從前身帽盒茶算起,源于唐,盛于明清,世界公認羊樓洞是青磚茶的鼻祖之地。羊樓洞米磚茶,是世界上惟一用紅茶為原料做成的紅磚茶。在明清兩朝,赤壁羊樓洞憑茶一躍為國際名鎮,俗稱“小漢口”,赤壁也成為“茶馬古道”的三大源頭之一。清朝乾隆年間“三玉川”和“巨盛川”兩茶莊在其生產的磚茶上特別壓制了代表羊樓洞3口泉水的“川”字為產品標牌,在草原牧民中信譽卓著。

赤壁獼猴桃品種是金魁、海沃德。赤壁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所產獼猴桃產量高,質量好,果面褐色或深褐色,果肉翠綠色,酸甜適度,汁液多,具清香。保護區范圍內海拔100~800 m,土壤類型為紅黃壤,土壤質地為壤土,土壤pH 5.5~6.5,土層厚度≥60 cm,有機質含量≥1%,地下水位1 m以下。

2.2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農業部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始于2008年,迄今為止,依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程序》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規范》,農業部登記了1 017種農產品地理標志。其種類可分為果品、蔬菜、糧食、牲畜、水產品、中藥材、茶類、家禽、食用油、飲料、花卉、紡織原料、煙草、調味品等14個大類。

咸寧市現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通城豬1種。通城豬屬華中兩頭烏豬種的重要類群,具有遺傳性能穩定、繁殖力高、肉質細嫩鮮美、雜交配合力好、適應性強等突出的優良特性,2000年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其產區在湖北幕阜山低山丘陵地區,中心產區在通城縣。

3 咸寧特產資源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發展對策

3.1 深入調查,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申報

咸寧市具有豐富的特產資源,名優特產有:羊樓洞磚茶(羊樓洞青磚茶、羊樓洞米磚茶)、咸寧桂花茶、賀勝羅針茶、汀泗川玉茶、通城茶、松峰綠茶、通山茶葉、九宮白毫茶、碧葉青茶、咸寧桂花、咸寧楠竹、崇陽雷竹、赤壁水竹筍干、咸寧竹編、咸寧竹刻、咸寧苧麻、赤壁獼猴桃、通山板栗、慈口橘橙、通山核桃、闖王沙梨、通山香榧、赤壁香蓮、銅鐘磨盤柿、銅鐘風水梨、通城豬、通山山羊、通山黃牛、咸寧鴨、崇陽蜂蜜、咸安雞、向陽湖牛奶、赤壁春魚、咸安蟹、嘉魚叉尾鮰、赤壁小龍蝦、赤壁口味魚、崇陽虹鱒魚、富水湖鳙魚、通城棘胸蛙、赤壁銀鯽、九宮石耳、九宮七葉一枝花、九宮江邊一碗水、九宮竹節人參、九宮獨活、九宮明黨參、九宮白芨、赤壁貝母、崇陽烏藥、通城金剛滕、嘉魚蔬菜、桂花酒、桂花蜜酒、獼猴桃酒、崇陽糯米甜酒、百丈潭窯酒、黃沙苦蕎酒、大路土巴爺酒、麥市牮紙、通山油茶、咸寧桂花糕、眾望麻花、雞蛋麻花、嘉魚麻糖、嘉魚小磨香油、麥市干子、赤壁肉糕、楊芳醬油、七里山礦泉水、通山大理石、通山石雕等。

然而,咸寧市現僅有2種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種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且尚未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顯然還有大量的傳統特產資源,尚未實施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因此,應該加強咸寧特產資源的調查,從人文因素與自然因素兩方面研究特產的地理標志特征,然后加強特產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的申報:①實施國家質檢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②注冊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商標;③登記農業部的農產品地理標志。

3.2 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實施地理標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3年10月17日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拉開了全球非物質遺產保護序幕[7]。自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以來,中國逐步建立了國家和省、市、縣4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登錄制度[7],且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形成了高潮,已取得豐碩成果[8-11]。《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湖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分為10大類,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

因此,應該收集與整理咸寧市傳統特產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傳統技藝類、傳統美術類、傳統醫藥等),著重申報傳統美術(竹編、竹刻、木雕、石雕、刺繡、盆景技藝等)、傳統技藝(羊樓洞青磚茶、羊樓洞米磚茶、咸寧桂花茶、賀勝羅針茶、汀泗川玉茶、通城茶、松峰綠茶、通山茶葉、碧葉青茶等茶葉制作技藝;桂花酒、桂花蜜酒、獼猴桃酒、崇陽糯米甜酒、百丈潭窯酒、黃沙苦蕎酒、大路土巴爺等釀造技藝;麥市牮紙、咸寧桂花糕、眾望麻花、雞蛋麻花、嘉魚麻糖、嘉魚小磨香油、麥市干子、赤壁肉糕、楊芳醬菜等制作技藝)、傳統醫藥(通山藥材炮制技藝等)類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提升對特產人文因素的了解,保護傳統特產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實施傳統特產的地理標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

3.3 鼓勵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整合與培育名優特產品牌

中國目前有3種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國家質檢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農業部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迄今為止,在國家質檢總局保護的國內981種地理標志產品中,共有4 227家企業獲準使用473種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其中,218家企業獲準使用武夷巖茶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

然而,尚無企業獲準使用羊樓洞磚茶(洞茶)、赤壁獼猴桃、通城豬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為更好地培育品牌,充分利用地理標志品牌效應,應鼓勵支持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的更多企業使用相應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并充分利用傳統工、農業品牌類文化遺產,整合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地理標志特產的品牌,打造咸寧名優特產品牌。

3.4 制定國家質量標準,完善技術規范與質量監控功能

自2005年起,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與《原產地域產品通用要求》(或后來的《地理標志產品通用要求》),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發布了144種地理標志產品的國家質量標準。

保護與利用地理標志這種無形知識產權,必須對其載體地理標志特產有嚴格的質量技術要求,制定其國家質量標準。然而,目前羊樓洞磚茶(洞茶)、赤壁獼猴桃和通城豬只有地方性質量標準,均尚未建立相應的國家質量標準。因此,為了完善咸寧市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急需要制定其國家質量標準《地理標志產品羊樓洞磚茶》、《地理標志產品赤壁獼猴桃》、《地理標志產品通城豬》,完善技術規范與質量監控功能。

3.5 加強名優特產資源的旅游開發與產業扶貧開發

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對傳統特產具有重要意義:①發揮名優特產的比較優勢;②發揮市場引導與企業組織效應,推進和提升名優特產產業化;③利用技術規范與質量監控功能,加強和提高名優特產質量標準化;④憑借市場認知和產品聲譽背景,支持和促進特產的品牌戰略;⑤挖掘自然文化與歷史文化內涵,開發和拓展特產產業的綜合功能;⑥提高特產的國際競爭力,促進特產貿易的發展;⑦提高特產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有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確定特色優勢產業方面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是:到2015年,力爭實現1戶1項增收項目;到2020年,初步構建特色支柱產業體系?!逗笔∞r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和《湖北省農村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均強調湖北省以大別山區、武陵山區、秦巴山區和幕阜山區為扶貧攻堅主戰場。咸寧市崇陽縣、通城縣、通山縣位于幕阜山區,為武漢、長沙、南昌中三角(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內的中心城市,有茶葉之鄉、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苧麻之鄉、溫泉之鄉等美譽,有豐富的特產資源。因此,咸寧應該培植壯大特色支柱產業,開展名優特產尤其是國家地理標志特產資源的旅游開發與產業扶貧開發。

4 小結與建議

咸寧市具有豐富的特產資源,現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羊樓洞磚茶(洞茶)、赤壁獼猴桃2種,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通城豬1種,但均尚未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趯ο虒幪禺a資源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研究,我們建議:①深入調查傳統特產的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加強地理標志權保護的申報;②收集與整理傳統特產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地理標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③鼓勵與支持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的更多企業使用相應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并充分利用傳統工農業品牌類文化遺產,整合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地理標志特產的品牌;④建立國家質量標準《地理標志產品羊樓洞磚茶》、《地理標志產品赤壁獼猴桃》、《地理標志產品通城豬》,完善技術規范與質量監控功能;⑤加強名優特產尤其是國家地理標志特產資源的旅游開發與產業扶貧開發。

參考文獻:

[1] 宋 敏.農業知識產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2] 馮壽波.論地理標志的國際法律保護——以TRIPS協議為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 田芙蓉.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制度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4] 孫志國,王樹婷,鐘學斌,等.鄧村綠茶的地理標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20):4277-4280.

[5] 孫志國,陳 志,劉成武,等.黃連類道地藥材資源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2):491-493.

[6] 孫志國,熊晚珍,王樹婷,等.湖北武陵山區地理標志產品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對策[J].湖南農業科學,2012(5):145-148.

[7]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8] 康保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2011)[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9] 孫志國,黃莉敏,熊晚珍,等.水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討[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0-13.

[10] 孫志國,王樹婷,熊晚珍,等.我國糧食制品的地理標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浙江農業科學,2012(4):446-449,452.

[11] 孫志國,黃莉敏,熊晚珍,等.湖北名茶的地理標志與文化遺產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6):3625-3627,36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伊人国产| www.youjizz.com久久|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屁屁影院| www.精品国产| 久久semm亚洲国产|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www.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 国产黄在线观看|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a毛片在线|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麻豆精品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亚洲无码91视频| 午夜小视频在线|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久久网欧美|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啪啪福利|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天堂av综合网|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欧美中文一区|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婷婷丁香|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丁香婷婷|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国产噜噜噜|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国产毛片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97|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