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試驗以十月秋楓為試材,研究了10種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基質配方促進十月秋楓容器苗生長的作用明顯,幼苗主要生長指標如主干高﹑主干葉片數﹑主干葉面積﹑側干高﹑側干葉片數都出現了顯著變化。其中以50%的桂花枯枝落葉碾碎制成的粉末加50%的腐熟肥料組成的混合物∶園土=40∶60的配方促進十月秋楓容器苗生長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泥炭∶桂花枯枝落葉碾碎制成的粉末∶河沙=10∶20∶70的配方。
關鍵詞:十月秋楓紅花槭;栽培基質;控根容器;幼苗生長
中圖分類號:S792.35;S723.1+34;S723.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4-0846-04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Substrate on Container Seedlings Growing of
Acer rubrum cv. October Autumn Maple
HE Yu-zhi,GAO Huan-zhang,SHUI Yu-che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 Hubei, China)
Abstract: Using Acer rubrum L. cv. October autumn maple as test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10 kinds of matrix formulation on container seedling growth of A. rubrum cv. October autumn maple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 formula on container seedling growth of A. rubrum cv. October autumn maple was obvious. The change of seedling growth indexes such as height of main trunk, stem leaf number, stem leaf area, height of lateral steam, lateral stem leaf number was obvious, among which the mixture of 50%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defoliate powder and 50% rotten manure: garden soil = 40∶60 had the best promotion effect on container seedling growth of A. rubrum cv. October autumn maple; followed by peat ∶ O. fragrans Lour. defoliate powder ∶ river sand =10∶20∶70.
Key words: Acer rubrum L. cv. October autumn maple; culture substrate; root control vessel; seedlings growth
美國紅楓(Acer rubrum L.)又名紅花槭、紅糖槭、軟楓、水楓木等,屬槭樹科(Aceraceae)槭樹屬(Acer L.)高大落葉喬木;原產于美國東北部,主要分布于美國和加拿大[1]。該樹適應性強、移栽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既可應用于園林造景,又可做行道樹,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種之一。美國紅楓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引種栽培,并且表現良好,是目前最流行的彩色綠化樹種之一,市場需求量很大[2-4]。十月秋楓(A. rubrum cv. October Autumn maple)又名十月光輝(A. rubrum cv. October glory),是美國紅楓改良系列品種之一,其秋季變色的葉片整齊一致,大紅葉色中顯現艷麗亮紅,葉片顏色比普通的改良美國紅楓更紅,比園林綠化上已經大面積推廣的秋紅楓(A. rubrum cv. Autumn maple)的葉色更顯嫩紅、橘紅[5],是下一步園林綠化樹種升級換代、替代普通改良美國紅楓的主推品種。目前國內對美國紅楓的引進、繁殖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6],生產上對美國紅楓改良系列品種的栽培技術需求迫切。容器育苗就是采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樹、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由于容器盛有養(yǎng)分豐富的培養(yǎng)土等基質,并常在塑料大棚、溫室等保護設施內進行育苗管理,可使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獲得較佳的營養(yǎng)供應,得到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條件保障。并且出圃后苗木隨根際土團栽種,起苗和栽種過程中根系受到的損傷少,所以成活率高、緩苗期短、發(fā)棵快、生長旺盛,對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樹木尤為適用[7-9];該方法還為機械化、自動化操作的工廠化育苗流程提供了便利。容器育苗的基質是苗木生長發(fā)育的養(yǎng)分與水分基礎,是決定苗木質量的關鍵因素;如何選擇和配制好基質及比例,對容器育苗的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10-12]。為此,試驗以十月秋楓容器苗為材料,探討不同的栽培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幼苗生長的影響,以期選擇對十月秋楓容器苗生長有利的最適育苗基質配方,為十月秋楓在國內的大規(guī)模生產普及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十月秋楓幼苗由山東省青島市膠南縣綠野彩色苗木基地提供;控根容器由浙江嘉華塑料有限公司提供,規(guī)格為高25 cm、直徑30 cm,圓柱型;栽培基質有5種,分別是木屑-肥料混合物[50 %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枯枝落葉碾碎制成的粉末加50%的腐熟肥料]、園土(當地八嶺山園土)、泥炭(市售)、木屑(桂花枯枝落葉碾碎制成的粉末)、河沙(當地長江邊產)。試驗器具主要有燒杯、玻璃棒、直尺、照相機、標簽、5 mm×5 mm方格紙、噴壺、溫度計等。
1.2 方法
1.2.1 試驗方案 試驗于2010年1~6月在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教學實習基地塑料大棚中進行,共設10個栽培基質配方處理,各配方如下:
配方Ⅰ為木屑-肥料混合物∶園土=50∶50;
配方Ⅱ為木屑-肥料混合物∶園土=40∶60;
配方Ⅲ為木屑-肥料混合物∶園土=30∶70;
配方Ⅳ為木屑-肥料混合物∶園土=20∶80;
配方Ⅴ為木屑-肥料混合物∶園土=10∶90;
配方Ⅵ為泥炭∶木屑∶河沙=5∶20∶75;
配方Ⅶ為泥炭∶木屑∶河沙=10∶20∶70;
配方Ⅷ為泥炭∶木屑∶河沙=15∶20∶65;
配方Ⅸ為泥炭∶木屑∶河沙=20∶20∶60;
配方Ⅹ為泥炭∶木屑∶河沙=25∶20∶55。
1.2.2 試驗進程 2010年1月底將十月秋楓幼苗分別栽入裝有上述10個配方栽培基質的容器中,每個配方15個重復,每個重復種1株十月秋楓幼苗。2月2日將栽好的各處理容器苗移至塑料大棚內,成行擺好,并貼上標簽;田間管理按正常的容器育苗技術實施[13]。到當年5月份每個配方隨機抽取5株樣苗,分別測量容器苗主干的高度、主干上的葉片數、主干所有葉片的葉面積、側干的高度、側干上的葉片數,均取平均值。
1.2.3 數據處理分析 對所得試驗數據采用DPS軟件包進行處理[14],應用SAS 8.1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所有數據都以“均值±標準誤”表述。
2 結果與分析
2.1 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高度的影響
試驗設計的10個栽培基質配方處理對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高﹑主干葉片數﹑主干葉面積﹑側干高﹑側干葉片數各項生長指標的影響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不同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高度有明顯的影響,以配方Ⅱ的主干最高,達到了18.60 cm,配方Ⅸ的最低,僅為6.30 cm;各基質配方的容器苗主干高低的排序為:配方Ⅱ、配方Ⅶ(15.20 cm)、配方Ⅳ(14.80 cm)、配方Ⅲ(13.00 cm)、配方Ⅰ(11.90 cm)、配方Ⅹ(8.00 cm)、配方Ⅷ(7.90 cm)、配方Ⅴ(7.60 cm)、配方Ⅵ(6.40 cm)、配方Ⅸ。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配方Ⅱ與配方Ⅰ、配方Ⅲ、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主干高度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Ⅳ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Ⅳ、配方Ⅶ與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主干高度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配方Ⅲ與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Ⅸ之間的主干高度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Ⅷ、配方Ⅹ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Ⅰ與配方Ⅵ、配方Ⅸ之間的主干高度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Ⅷ、配方Ⅹ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其余各配方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高度兩兩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2.2 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葉片數的影響
從表1還可見,不同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葉片數有明顯的影響,以配方Ⅱ的主干葉片數最多,為11.00片,配方Ⅵ的最少,僅為5.60片;各基質配方的容器苗主干葉片數多少的排序為配方Ⅱ、配方Ⅶ(9.60片)、配方Ⅳ(9.20片)、配方Ⅲ(8.80片)、配方Ⅰ(8.60片)、配方Ⅷ與配方Ⅸ(6.80片)并列、配方Ⅹ(6.40片)、配方Ⅴ(6.20片)、配方Ⅵ。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配方Ⅱ與配方Ⅰ、配方Ⅲ、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主干葉片數多少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Ⅳ、配方Ⅶ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Ⅳ、配方Ⅶ與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主干葉片數多少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配方Ⅰ、配方Ⅲ與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Ⅹ之間的主干葉片數多少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Ⅷ、配方Ⅸ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其余的各配方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葉片數多少兩兩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2.3 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葉面積的影響
從表1還可見,不同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葉面積有明顯的影響,以配方Ⅱ的主干葉面積最大,達17.45 cm2,以配方Ⅵ的最小,僅為9.04 cm2;各基質配方的容器苗主干葉面積大小的排序為配方Ⅱ、配方Ⅶ(16.36 cm2)、配方Ⅹ(13.16 cm2)、配方Ⅴ(12.94 cm2)、配方Ⅰ(12.65 cm2)、配方Ⅲ(12.54 cm2)、配方Ⅷ(12.31 cm2)、配方Ⅸ(11.49 cm2)、配方Ⅳ(11.40 cm2)、配方Ⅵ。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配方Ⅱ與配方Ⅵ之間的主干葉面積大小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配方Ⅶ與配方Ⅵ之間的主干葉面積大小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其余各配方十月秋楓容器苗主干葉面積大小兩兩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2.4 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側干高度的影響
從表1還可見,不同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側干高度有明顯的影響,以配方Ⅱ的側干最高,達到了13.12 cm,配方Ⅴ的側干最低,僅為2.30 cm;各基質配方的容器苗側干高低的排序為配方Ⅱ、配方Ⅶ(11.00 cm)、配方Ⅰ(9.75 cm)、配方Ⅲ(8.60 cm)、配方Ⅳ(8.20 cm)、配方Ⅷ(5.60 cm)、配方Ⅹ(5.30 cm)、配方Ⅸ(5.10 cm)、配方Ⅵ(3.60 cm)、配方Ⅴ。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配方Ⅱ與配方Ⅲ、配方Ⅳ、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側干高度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Ⅰ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Ⅰ、配方Ⅶ與配方Ⅴ、配方Ⅵ、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側干高度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配方Ⅲ、配方Ⅳ與配方Ⅴ、配方Ⅵ之間的側干高度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Ⅲ與配方Ⅷ之間的側干高度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與配方Ⅴ之間的側干高度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其余各配方十月秋楓容器苗側干高度兩兩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2.5 不同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側干葉片數的影響
從表1還可見,不同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側干葉片數有明顯的影響。以配方Ⅱ的側干葉片數最多,達到了9.00片,以配方Ⅲ和配方Ⅵ的最少,僅為4.00片;各基質配方的容器苗側干葉片數多少的排序為配方Ⅱ、配方Ⅶ(8.00片)、配方Ⅰ(7.60片)、配方Ⅳ(7.40片)、配方Ⅴ(6.80片)、配方Ⅷ(5.60片)、配方Ⅹ(5.20片)、配方Ⅸ(4.80片)、配方Ⅲ和配方Ⅵ并列。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配方Ⅱ與配方Ⅲ、配方Ⅵ、配方Ⅷ、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側干葉片數多少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Ⅴ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Ⅶ與配方Ⅲ、配方Ⅵ、配方Ⅸ、配方Ⅹ之間的側干葉片數多少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Ⅷ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Ⅰ、配方Ⅳ與配方Ⅲ、配方Ⅵ、配方Ⅸ之間的側干葉片數多少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Ⅷ、配方Ⅹ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配方Ⅴ與配方Ⅲ、配方Ⅵ之間的側干葉片數多少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與配方Ⅸ之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其余各配方十月秋楓容器苗側干葉片數多少兩兩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3 小結與討論
對栽培植物而言,基質是決定植物根系生長發(fā)育完善的最主要因素,基質特性影響著植物對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及根系的擴展,所以用基質栽培的植物在水分、養(yǎng)分供應管理技術方面就相對非基質栽培的植物要簡單得多[15]。合理有效的基質能改善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一方面使水、肥、氣、熱等土壤環(huán)境因子得到科學平衡,從而保障植物生產達到產量高、品質好的目的,并且產品的外觀、顏色、質地等方面都比大田土壤栽培的好[16];另一方面克服了土壤栽培中存在的土壤次生鹽漬化、營養(yǎng)難于控制、病蟲害防不勝防、生產操作強度大等弊端。利用基質育苗更能提高環(huán)境的保溫、調溫、保水、增肥的能力,特別是有機肥料做的基質在育苗上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和耕作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有效養(yǎng)分、保護地力、提高土壤肥力,從而提高植物的發(fā)芽率,促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17,18]。
現在農林生產上用于育苗的基質種類很多,本試驗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主要選用的基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木屑-肥料混合物(50%的桂花枯枝落葉碾碎制成的粉末加50%的腐熟肥料組成的混合物)與園土的組合,用兩者不同的比例調制成5種配方;一類是泥炭、木屑(桂花枯枝落葉碾碎制成的粉末)與河沙的組合,用三者不同的比例調制成5種配方。栽培試驗結果表明,10種不同基質配方對十月秋楓容器苗的主干高﹑主干葉片數﹑主干葉面積﹑側干高﹑側干葉片數的生長均有所影響,其中木屑-肥料混合物∶園土=40∶60的配方促進十月秋楓幼苗生長的效果最為明顯,其各個生長指標在所有配方中均達到最大值;其次是泥炭∶木屑∶河沙=10∶20∶70的配方。下一步將要在上述栽培基質如何促進十月秋楓幼苗的快速生長方面進行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 RUSSELL S W, HARRY W Y. Red maple(Acer rubrum L.)[J].Silvics of North America,1990,2:60-69.
[2] 劉同凱,薛曉娜,靳學東,等.美國紅楓嫁接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5):1974-1975.
[3] 容旭升.彩葉樹種新品種——美國紅楓[J].百花園,2002(3):30-31.
[4] 張 健,李玉娟,李 敏,等.典型彩葉樹種美國紅楓研究技術綜述[J].廣西農學報,2009,24(2):55-57.
[5] 李 晶,王承義.彩葉樹種美國紅楓及其開發(fā)應用前景[J].中國林副特產,2006(3):102.
[6] 宗樹斌,周春玲,牛立軍,等.美國紅楓的組織培養(yǎng)研究[J].山東林業(yè)科技,2006(1):1-3.
[7] 閏杰羅,慶 熙,韓麗萍.工廠化育苗基質研究進展[J].中國蔬菜,2006(2):34-37.
[8] 許 洋,許傳森.主要造林樹種網袋容器育苗輕基質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6(10):37-41.
[9] 羅在柒,王軍輝,許 洋,等.輕基質網袋容器播種育苗產業(yè)化效益分析[J].科技促進發(fā)展,2009(10):76-77.
[10] 鄧 煜,劉志峰.溫室容器育苗基質及苗木生長規(guī)律的研究[J].林業(yè)科學,2000,36(5):33-39.
[11] 鄭建福. 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y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6(8):48-49.
[12] 姜從斌. 對發(fā)展容器育苗的建議[J].遼寧林業(yè)科技,2003(2):37-38.
[13] 李玉蓮,張亞楠,王子奕.評價出圃苗木質量的幾個主要指標[J].林業(yè)科技,2007,32(4):21-22.
[14] 北京林學院. 數理統(tǒng)計[M].北京:林業(yè)出版社,1980.175-186.
[15] 田吉林,汪寅虎.設施無土栽培基質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與展望(綜述)[J].上海農業(yè)學報,2000,16(4):87-92.
[16] 魯 敏,姜鳳岐,宋 軒.容器苗質量評定指標的研究[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2,13(6):763-765.
[17] 李愛華,陳慧玲,鄧華平,等.控根容器與栽培基質的選擇研究[J].湖北林業(yè)科技,2007(6):11-15.
[18] 徐斌芬,章銀柯,包志毅,等.園林苗木容器栽培中的基質選擇研究[J].現代化農業(yè),2007(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