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學、客觀分析評價秭歸臍橙優勢與弊端的基礎之上,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三峽后續規劃工程為推動,以擴種晚熟臍橙為主線,以擴大貯藏加工企業、改善果園基礎設施、加速果園置換與改造等為輔助措施促使秭歸臍橙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指出了秭歸臍橙今后的調整方向、配套項目、加快工程,對指導秭歸臍橙轉型升級意義深遠。
關鍵詞:抓住機遇;秭歸臍橙;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S66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4-0967-03
Promo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Zigui Navel Orange by the Opportunities of Three Gorges Follow-up Planning
ZHOU Li-yong1,ZHOU Yu-bo1,YI Ji-ping2
(1.Zigui County Agriculture Bureau, Zigui 443600, Hubei,China;2.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Zigui 443600, Hu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objec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Zigui navel orange, the basic train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Zigui navel orange is put forward, taking the three gorges follow-up project planning being put down as the drive; expanding the planting of late maturing navel orange as the main thread; while expanding storage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mproving orchard infrastructure and quickening orchard replacement and renovation, as assistant measures. The adjustment direction,supporting project and acceleration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were pointed out clearly, which would have a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Zigui navel orange.
Key words: seize the opportunity; Zigui navel orang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隨著水果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秭歸臍橙的銷售更是危機四伏[1]。面對柑橘銷售困境,秭歸農業“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將秭歸臍橙產業轉型升級的宏偉目標——建設百億柑橘產業園區、全國最大的晚熟臍橙基地、全國最大的臍橙產業加工園區。三峽后續工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歷史性轉機。如何推動秭歸臍橙轉型升級,值得研究與思考。
1 正確分析評價秭歸臍橙優勢與弊端
1.1 秭歸臍橙的四大成就
秭歸臍橙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引領秭歸經濟的支柱產業。其主要優勢表現在“大、高、全”3個方面。
1.1.1 生產規模大 秭歸臍橙種植規模和年產量位居我國同行業前列。截至2012年年底,秭歸縣12個鄉鎮134個村667個小組5.45萬戶17.9萬農民,種植柑橘1.57萬hm2,占3.03萬hm2耕地的51.8%,年產量24.3萬t。總體上實現了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的有利格局。
1.1.2 市場名氣大 秭歸柑橘先后獲獎80多項,其中國家級13項。1993年的首批“中國臍橙之鄉”使秭歸臍橙初露鋒芒;1995年的綠色食品標志將其提檔升級;在2000年的“中華名果”中走向輝煌;2005-2006年的原產地域名保護、“秭歸臍橙”商標注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將秭歸臍橙驗明正身;2008年的“中國名牌農產品”將其帶入歷史的巔峰。自2007年,秭歸臍橙連續6年受到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廣告宣傳,其名氣更是家喻戶曉。
1.1.3 種植水平高 秭歸柑橘歷史悠久,種植技術源遠流長。屈原的“后皇嘉樹,橘徠服兮”考證其種植歷史巳有2 300多年。其種植技術在歷史的演繹中不斷積累、創新和完善,現已形成一套高效、生態、優質集成配套技術。82.5 t的公頃產量創最高單產記錄,33 t的平均公頃產量,居國內領先水平;“年初嫁接,年底恢復樹冠,翌年產量35.04 t/hm2”的高接技術屬國內罕見。
1.1.4 產業鏈條全 秭歸臍橙產業基礎較好,產業鏈條齊全。自70年代以來,柑橘研究所、母本園、苗木繁育場等機構相繼成立,引進貯備柑橘良種98個。中國柑橘育種中心、三峽庫區臍橙綜合試驗基地分別于2004年與2007年落建于秭歸,“三峽庫區最大柑橘良種繁育基地”之冠稱可謂起到了筑巢引鳳的作用。自21世紀以來,67家柑橘產銷合作社、57家打蠟包裝廠、2家成品加工企業孕育而生,商品化處理能力20萬t,加工柑橘系列產品20多個。
1.2 秭歸臍橙產業的四大障礙
1.2.1 非規范化擴種現象突出 在生產規模最大化思潮下,一是超海拔種植被行政化。種植海拔從550 m跨越到600 m,甚至650 m,其面積0.17萬hm2。二是遠離江域的低溫地區被小面積種植。三是土淺肥缺、土質差、坡度大的墾荒田被大面積種植。
1.2.2 建園標準差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臍橙種植面積突飛猛進。但建園標準低,灌溉、排澇、果園運輸等配套設施差,抗風險能力弱,果實上路難。
1.2.3 果園老化普遍存在 72%的果園1.13萬hm2創建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羅伯遜臍橙為主。其中,2008年以前高位分層腹接0.40萬hm2,0.33萬hm2在2008年后的低位少芽腹接技術中得到有效改造,未改造果園0.4萬hm2[2]。0.8萬hm2的高位品改和未改造果園,表明果園老化率不低于51%。
1.2.4 貯藏加工業受到忽視 柑橘年產量24.3萬t,加工品種500 t,僅占年產量的0.24%。貯藏設施設備嚴重匱缺,加工技術十分落后,園外增值能力十分有限。
1.3 秭歸臍橙產品鮮銷面臨四大問題
1.3.1 品質嚴重退化 0.4萬hm2未改造果園,歷經30~40年的強力開發,樹勢衰退、品質下降在所難免。0.4萬hm2的高位改良果園,5年后的嫁接衰退癥狀日趨突出。這兩種類型的果園,果小、色淡、口味缺乏鮮美,果園重置再生巳是必然。
1.3.2 熟期過于集中 秭歸臍橙品種豐富,早、中、晚熟一應俱全,但搭配比例有失均衡。4%的早熟,少而零,依然存在賣果難的現實。20%的晚熟供不應求,高價搶購時有發生。76%的中熟,結構比例過大,熟期高度集中,銷售壓力大,賣果難的局面無法避免。
1.3.3 產業安全受到威脅 隨著柑橘市場的不斷興旺,柑橘潰瘍病、橘實雷癭蚊、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臍黑病等新的有害生物情悄然入侵,因而秭歸柑橘產業面臨著新的安全隱患。
1.3.4 成本不斷上升 近幾年,肥料、農藥、農具、燃油等農資價格節節攀升,農村勞動力工價與日俱增,而柑橘銷售價格穩中有落。生產投入的增加和銷售價格的下降是柑橘生產成本上升的首要因素。果實人工上路費用高、小車轉大車二次費用高是生產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新疫情的侵入、常規病蟲害的加劇增加了管理費用,是生產成本上升的自然因素。分散種植經營規模小,生產資料成本高是生產成本高的人為因素。秭歸的生產規模和運輸條件決定了秭歸臍橙成本高于贛南臍橙。
2 秭歸臍橙產業的發展空間
2.1 晚熟柑橘空間大
我國最大的贛南臍橙基地,中熟品種紐荷爾種植面積85%以上,80%的臍橙成熟于11~12月[3],3~8月問世的晚熟品種1.87萬hm2[4],僅占總量的8.54%。熟期高度集中大大降低了市場銷售容量,滯銷的根本原因是熟期分布不均衡。當前國際國內晚熟品種的空缺空間就是秭歸晚熟臍橙的發展空間。
2.2 加工柑橘空間大
近年來,我國濃縮橙汁的年需求量以56%速度遞增,90%的且依賴于進口。據此預測,2015年我國濃縮橙汁消費356萬t,假設50%自給,需柑橘原料356萬t。
2.3 果園改造空間大
導致秭歸臍橙單產下降、品質不保的根本原因是田間運輸通道不暢、配套設施設備不完善、單戶種植經營規模小、果園老化、管理粗放等因素。但這些因素均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改善與解決。
2.4 氣候優勢潛力大
秭歸縣地處三峽庫區之首[5],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為5 723.6 ℃,最冷月平均溫度6.5 ℃,年無霜期為306 d,降雨量為1 000 mm左右,空氣相對濕度72%,年日照時數1 631.5 h,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區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適宜區[6]。三峽水庫蓄水后年平均氣溫加增0.1~0.2 ℃,更有利于柑橘生長[7]。因此晚熟臍橙在秭歸安全越冬有保障。贛南地區冬季氣溫低于秭歸2~3 ℃,晚熟臍橙越冬難。借助氣候資源優勢,錯季發展晚熟臍橙,規避同熟期柑橘在生產規模、果園年齡、地理位置、運輸條件、生產方式等方面人的缺陷,是振興秭歸臍橙產業的有效途徑。
3 秭歸臍橙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
2012~2022年,三峽后續工程規劃投入農業生產8個多億,秭歸臍橙可謂近水樓臺。秭歸臍橙必須借此機遇,科學謀劃,及早明確產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首先,憑借獨特的氣候資源,大力發展晚熟臍橙,調優產業結構;其次大力興辦鮮果貯藏加工企業,提高市場自控能力;再者,加大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果園抗逆能力;同時加強信息系統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光復秭歸臍橙聲譽。以上舉措具體體現在“三個調整”“四個配套”和“五個加快”上。
3.1 三個調整
3.1.1 調整銷售觀念 調整鮮果銷售是惟一途徑的傳統觀念,引導發展一批貯藏、加工企業,實行鮮銷與貯藏加工并舉,分擔市場銷售壓力。早、晚熟品種以鮮銷為主,中熟品種鮮銷加工并舉。
3.1.2 調整產品結構 增加早熟面積、削減中熟品種、擴大晚熟臍橙基地是秭歸臍橙的未來發展方向。“十二五”規劃其比例2∶4∶4[1];垂直分布為“晚熟下山來、早熟上山去、中熟擺中間”的三帶格局,即:300 m以下種晚熟,300~500 m保留中熟,500~550 m發展早熟。
3.1.3 調整生產規模 以適宜的規模確保產業優化,杜絕盲目發展。對550 m以上的高海拔區,以茶葉、核桃、板栗、石榴等經濟作物實行樹種置換;坡度過高、水土流失嚴重的非適宜區,以退耕還林項目實行土地整治;勞動力輸出過度的邊、遠、偏、老化產區,以粗放型作物實行產業置換。
3.2 四個配套
3.2.1 果園道路配套 秭歸果園通道處于起步態勢,果實上路以肩挑背扛為主。勞動強度大工效低的上路模式表明修建果園運輸通道勢在必行,迫在眉睫。讓微型農用車走進果園,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舉措。
3.2.2 水利工程配套 以“政府投入為輔、農戶自籌為主、國家補貼資助”的惠農政策,激發柑農興建水利工程,實現“以水庫儲備水源、以渠暢通水源、以堰塘灌溉果園”山區排灌模式,以滴灌、低位噴灌網絡廣布田間地頭,改變靠天收的被動局面。
3.2.3 果園機械配套 大力推廣抽槽換土機、微耕機、機動噴霧器、果園運輸車等新型省力農機農具。大型貴重機械可以社區、專業合作組織、自發聯合體等形式統購統管分用,并推動病蟲害聯防聯治的快速普及。
3.2.4 貯存加工配套 在大力研究、開發臍橙保鮮貯藏技術之上,重點扶持2~3家大中型貯藏加工企業,以此緩解鮮果集中銷售的季節壓力。通風貯藏、冷藏庫要快建多建,果肉、橙汁加工企業要補充擴大。
3.3 五個加快
3.3.1 加快發展加工品種 收購價大大低于市場鮮銷價是加工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加工品種相對鮮銷品種,生產周期短,管理上簡單粗放,因而生產成本低。農村勞力老化、緊缺的區域易推廣發展加工品種。
3.3.2 加快發展觀光農業 在延綿的果園之中吮吸橘花的飄香;在高峽湖泊之上觀望萬傾果園之陣容;在激情漂流之中品“中華名果”的甘美……將秭歸旅游業與秭歸臍橙融為一體,打造大型臍橙觀光園,是發展秭歸觀光農業的獨具優勢。
3.3.3 加快建設信息網絡 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實現三個“有利”因素。一是有利快速獲取各地乃至各國的銷售行情,準確把握我縣銷售價格,避免盲目銷售;二是有利供需雙方的直接聯系,短截銷售渠道;三是有利方便快捷地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及時排除各環節障礙。
3.3.4 加快推廣省力化生態栽培 以675株/hm2的大樹稀植技術推行輕修剪、果園免耕、樹冠覆膜留樹保鮮[8]、生草覆蓋、燈光誘殺、黃板誘蛾、捕食螨殺螨等省力生態并存的管理技術,減少果園對勞動力依賴程度。
3.3.5 加快質量檢測機構建設 加快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建立與建設,引進先進儀器設備提高自我檢測能力,確保問題水果不出園、不出縣、不進市場,確保秭歸綠色臍橙名符其實。
參考文獻:
[1] 張國平,周立永,易繼平,等.影響秭歸臍橙銷售的主要原因及應對策略[J].中國果業信息,2012(3):23-24.
[2] 張光國,向 峰,吳述勇,等.秭歸臍橙春季高接后“五及時”管理技術[J].中國果業信息,2010,27(1):53.
[3] 王瑞東,姜存倉,劉桂東,等. 贛南臍橙園立地條件及種植現狀調查與分析[J]. 中國南方果樹,2011,40(1):1-3.
[4] 向長海.吹響晚熟臍橙號角 彰顯秭歸柑橘產業獨特優勢[J]. 中國果業信息,2012(1):30-32.
[5] 董秀榮,王榮堂.鄂西山區農業氣候資源的調查[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2010(2):7-9.
[6] 三峽秭歸在線.農業概覽[EB/OL]. http://www.zi gui.gov.cn/2008-05/13/cms85697article.shtml,2008-05-13.
[7] 陳精求.三峽夢成真[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
[8] 陳克玲,劉建軍,何 建,等.留樹貯藏技術促進四川柑桔產業增產農民增效[J]. 中國果業信息,2012(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