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給師范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并因此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有的甚至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問題。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周口師范學院168位學生進行了分層抽樣調查,主要從性別、年級、學科性質等三個維度對師范生心理壓力狀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師范生心理壓力狀況處于較低水平。
關鍵詞:師范生;壓力;調查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6-0194-02
引言
師范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全面發展直接關乎國家未來人才的發展狀況。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各種競爭的日趨激烈,師范生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目前,沉重的心理壓力已經嚴重影響了師范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如果繼續任其發展,稍有不慎,甚至會禍及未來的人才培養。本文就師范生目前的壓力狀況做了深入調查,簡單分析一下不同性別、年級以及不同學科性質的師范生所面臨的壓力的差別程度,找出造成這些壓力以及壓力差別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應對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在周口師范學院的在校學生中發放問卷,一共發放200份,共回收問卷189份,其中有效問卷168份,有效率為84%。其中男生54人,女生114人;大一51人,大二38人,大三39人,大四40人;文科106,理科62人。
(二)研究工具
該研究使用了香港大學的李虹和梅錦榮編制的《大學生壓力量表》。其中,該量表由30個題目組成,可以分為三個分量表,分別是:學習煩擾、個人煩擾和消極生活事件,此量表采用4點計分法。《大學生壓力量表》的理論分數的范圍是0~9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壓力值越大。該量表采用理論中數45分作為壓力高低的分界線,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1,6個月后的重測信度0.78,結構效度可靠[1]。
(三)試測過程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周口師院全日制本科在校師范生中抽取被試,以年級為單位,統一發放問卷。測試時,由同一主試,使用統一指導語,采用不記名的形式,讓被試在15分鐘內完成問卷,并當場收回,相互之間不允許討論。
(四)統計分析
將數據輸入電腦中,采用統計分析軟件包SPSS17.0統計處理。
二、研究結果
(一)師范生的總體壓力狀況
從表1中數據看出,師范生的總體壓力值的平均數是23.7,這個數字很明顯是低于45分的,因此師范生壓力值是偏低的。從調查結果看,只有6個同學的壓力值是大于45分的,這個數字只占調查總數的3.57%,即只有極少一部分同學的壓力較大。
(二)不同性別的師范生壓力的調查結果
統計分析不同性別師范生壓力值的狀況如表2所示。其中:F=0.106,P=0.745,表明方差具有齊性。男女兩組壓力均值的t檢驗,雙側檢驗結果顯示P=0.003〈0.01,差異具有顯著性,男生的壓力總值是27.2,而女生的壓力總值是20.4,所以,男生的壓力值顯著大于女生。另外,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在個人煩惱方面,男生的壓力值顯著大于女生的壓力值,而在學習煩惱和消極生活實踐方面,男生和女生差異不顯著。
(三)不同年級師范生壓力值的統計結果
大一學生的壓力值是26.4,大二是20.7,大三25.4,大四20.3。大一學生壓力最高,大二的壓力迅速降低,大三壓力值又迅速上升,到大四,壓力狀況又大幅度降低。通過對大一到大四學生壓力值的方差分析結果,P=0.167,這個值遠遠大于0.05,因此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即四個年級師范生的壓力值沒有顯著差異。
(四)文理科師范生壓力狀況的比較分析
F=0.106,P=0.745,表明方差齊性,t檢驗中顯示P=0.856〉0.05,差異不顯著,其中文科的壓力值是23.5250,理科的壓力值是23.9459,即文科和理科的師范生壓力基本不具有差別。
三、討論與分析
(一)不同性別師范生壓力狀況的比較分析
結果顯示,男生的壓力值大于女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男生在遇到困難時,往往不愿意表達出來,而是越積越深;而女生則多是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宣泄,表達自己內心的壓力,因而壓力值較男生低。
(二)不同年級師范生壓力狀況的比較分析
西方研究(Pancer,2000)顯示,大一壓力最大,因為他們在開學之初就對大學的美好生活滿懷憧憬,但是這些憧憬很少能實現,所以壓力最大。國內的一些研究(樊富珉,吳淑榮等,2000;李虹,2004)卻顯示二年級的學生壓力最大;但是,近年來很多非師范的大學畢業生也把就業的目光投向了學校,造成師范生壓力普遍變大。我調查的結果顯示,大一和大三的壓力大,初步分析原因:大一初入學,學習生活方式都同高中有很大差異;大二時已經適應了大學的生活;大三的同學面臨考研、擇業等前途問題,壓力值偏大;對于大四,可能因為我發放問卷的時間是4、5月份,這段時間,無論是工作還是考研,大方向已經確定,壓力反而小。
(三)文理科師范生壓力狀況的比較分析
有學者(徐長江,2002)調查,理科生的學習壓力、社交壓力、自我發展與擇業壓力及總體壓力感顯著地高于文科生。這可能是調查對象的不同造成的,本次調查對象都是師范生,在教育模式和就業方向上都與普通大學生有很大差異。
四、師范生壓力來源及對策建議
(一)師范生心理壓力來源
國內的許多研究將主要的大學生心理壓力來源歸結為:學習壓力、就業壓力和生活壓力。教育體制的改革,不僅在學科知識、教學方法,更在班級管理、教學成果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變化給師范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師范生心理壓力的應對策略
1.培養健康心理,掌握應對壓力的方法
研究者指出,中國人的心理調節渠道依次為:自我調節、知心朋友、家人、同事、社會咨詢機構。這個結果說明中國人主要的心理調節方式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壓力是難免的,我們要掌握應對壓力的方法,進行自我調節。常見的應對壓力的方法有放松法、宣泄法、轉變認知等。
2.師范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壓力
班級和院系要起到輔助作用,經常組織一些體育活動等增強人際交流作用的活動,舒緩學生壓力。學校應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發現和處理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李虹,梅錦榮.大學校園壓力的類型和特點[J].心理科學,2002,25(4).
[2]黃欣,范豐慧,張慶林,謝琴紅.師范大學生壓力來源及特征[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2).
[3]王雪蓮,王緒朗.大學生心理壓力研究概觀[J].青年心理,2004,(2).
[4]王富榮,龔惠香.不同類別大學生心理壓力比較與對策研究[J].高等農林教育,2001,(10).
[5]李紅梅.自我暴露——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J].當代青年研究,2005,(2).
[6]齊平,吳金昌.大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4,(6).
[7]樊富珉,李偉.大學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在清華大學的調查[J].青年研究,2000,(6):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