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澳大利亞具有系統而又規范的翻譯教育產業,主要體現在其多樣化的翻譯人才培養策略、量身定做式的翻譯課程設置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以及合理規范的翻譯認證體系。其翻譯教育產業各個環節無一不體現著重視學生、關注學生、關愛學生、愛護學生的人文理念。通過對澳大利亞高校翻譯教育人文特色的解讀,給我國的翻譯教育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關鍵詞:澳大利亞;高校翻譯教育;人文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6-0199-02
導言
澳大利亞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自1788年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以來,約有120多個國家、140多個民族的人們到此定居。澳大利亞人口構成的多元化趨勢使其國內翻譯需求旺盛,從而促進澳大利亞形成了極具人文特色的翻譯教育產業。澳大利亞翻譯教育的人文特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多樣化的翻譯人才培養策略。澳大利亞翻譯教育不僅學制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十分靈活,而且培養模式也豐富多樣,其學位教育和職業教育相互補充,熱衷于翻譯事業的社會人員和全日制學生同樣有機會受到高質量的翻譯培訓。第二,量體裁衣式的課程設置理念。澳大利亞翻譯教育的內容幾乎涵蓋社會各個領域,但課程設置會依學生的專業方向和就業方向而專門制定,將翻譯技能和專業方向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第三,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型教學模式。第四,合理規范的翻譯認證體系。澳大利亞的翻譯教育課程內容與考試認證的標準是緊緊相依的,而且翻譯市場井然有序。在澳大利亞,翻譯人員必須通過專業機構的測試,取得專業的翻譯證書才能從事翻譯的工作,因此,澳大利亞的翻譯市場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的規范。本文旨在通過對澳大利亞翻譯教育體系全貌的研究,分析其翻譯教育中所融入的人文特色,以此為中國翻譯人才培養提供新的教育理念與范式,從而為中國對外交流與合作、經濟的穩步增長貢獻力量。
一、重視學生自由發展——多樣化的翻譯人才培養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立體式發展,國與國之間的商貿合作日益頻繁,翻譯教育產業隨之成為澳大利亞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到目前為止,翻譯需求較大的行業有法律、傳媒、政治、金融、醫學、工程等等。澳大利亞的翻譯教育可以分為三類:學位教育、文憑教育和證書教育。例如,悉尼大學的口譯文憑,筆譯文憑,翻譯碩士和會議翻譯等四種翻譯人才培養模式,麥考瑞大學的翻譯碩士、高翻碩士、會議翻譯碩士、翻譯教育學、翻譯及國際關系雙學位、翻譯及語言學雙學位等六種翻譯人才培養模式。大學教育和職業培訓教育的相輔相成使得培養翻譯人才變得多樣化且個性化十足,滿足了翻譯市場對不同層次翻譯人員的需求。例如,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提供的TAFE階段文憑、高級文憑和研究生階段的證書、文憑和碩士課程,很好地貫穿了不同的學歷層次,為各級各類翻譯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豐富的進修平臺。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翻譯人員需根據自己自身的要求和水平進行有效的職業素質提升。若想從事口譯的行業,那從事者需具備口譯者最基本的技能,即口譯的基本要求和交流的技能,這種技能培訓一般為半年。若口譯人員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水平,可進行口筆譯的研究生課程。這種課程一般針對具有雙語水平,課程內容包括高級口筆譯技能和理論的培訓,學制一般為一年。這種研究生課程內容通常比較定向于一個研究方向。在澳大利亞,有相當一部分從事口筆譯的人員都是希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或者對翻譯感興趣的人員,不僅僅是全日制的學生。因此,絕大多數的翻譯培訓都是非全日制的安排。如此多樣化的翻譯人才培養理念充分體現了澳大利亞翻譯教育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的人文特色。
二、關注學生個性發展——量體裁衣式的課程設置觀念
在澳大利亞,根據專業方向與自己定位方向的不同,可以設置靈活多變的課程。只有這樣,才能把口筆譯技能與專業定位融合,培養出適合市場需要的翻譯人員。例如,參與會議的口譯碩士和口筆譯碩士都是定向培養高級人才,必須把職業作為導向。一般說來,這種課程包括三個方面,國際政治、經濟、文化。而口譯課程的重心旨在培養口筆譯技能,包括社區口譯、法務口譯、醫療口譯等專業課程。翻譯碩士研究專業旨在培養研究人才,主要是研究學術能力的培養。這種課程涉及的內容有口筆譯課程、語言學理論、學術能力研究的方法等理論課程。在上述的各種課程中,都需要強調實習階段的重要。幾乎所有的翻譯進修課程都安排有許多的實習課,而且有些學校明文規定,若學生不參與實習或者實習成績不合格,就不能順利畢業。實習課一般為模擬實際的工作場景,學生現場進行訓練或者在一些單位進行實地的訓練。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付諸實踐中,從而使他們順利進入翻譯市場進行工作。澳大利亞對翻譯人才的培養不僅范圍廣泛而且在其高級翻譯人才的培養上也是亮點十足。以新南威爾士大學為例,它提供中英翻譯碩士以及翻譯學碩士的翻譯課程。中英翻譯碩士專業設有中英翻譯、口譯、中文詩歌、中澳文件等筆譯課程,該專業比較注重學生的筆譯實踐能力,對于所有修翻譯的學生來說,語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廣博的知識面更是筆譯實踐的決定性因素。翻譯學碩士專業設有會議翻譯、研究、實習、NAATI考前強化等選修課程,不難看出該專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翻譯水平。再者,新南威爾士的實習課程更鼓勵學生和社會科學學科結合起來,比如和攻讀社工專業的學生一起完成一些社會調查等,此舉是澳大利亞翻譯教育量體裁衣式的課程設置觀念的直接體現。
三、關愛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型教學模式
澳大利亞翻譯市場的巨大潛力,催生了澳大利亞完整、規范的翻譯教學體系。研究表明,任務型教學是澳大利亞主要的教學模式。其特點為以學生為中心,開發其自主學習和翻譯研究的能力。此外,在課程設置上,重視理論和實踐的并重。總的來說,澳大利亞任務型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任務開始前的準備工作;第二,任務實施前導入任務;第三,任務執行過程;第四,任務評價。一個任務能否成功主要取決于任務的設計。任務設計必須以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目標、興趣及現有的語言能力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最大程度的主動性來細化個人翻譯方向。確定翻譯方向后再通過閱讀,研究、積累該領域的知識,深化對該板塊的了解。通過大量翻譯,由簡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該領域的翻譯技巧。同時深入了解該目標區域的翻譯服務組織需求。因為目標區域的翻譯需求最能反映整個社會對翻譯的需求。其中,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新南威爾士大學,其文學碩士——中英翻譯方向中,提供了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筆譯口譯實踐。該課程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一個任務。任務的設定則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選擇,法律,醫療,會議等翻譯都是可供選擇的方向。學生可以和自己的老師商量確定課題方向,老師可以提出該課題的可行性并提供研究方法以供參考。學生則用一學期的時間廣泛搜集素材并加以閱讀整理,建立自己專門的詞匯和術語體系。另外,還需將任務細化在每個星期,如每周完成一篇翻譯。最后,學期結束時學生上交完整的課題報告,老師根據其任務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價和反饋。這種翻譯教學設計模式基本上反映了簡·威利斯任務型教學的基本原理。
四、愛護學生未來發展——合理規范的翻譯認證體系
在澳大利亞,如果要走向翻譯行業就必須經過專業機構的認證。這是從業的基本要求,這一要求對翻譯市場的規范和促進翻譯職業健康發展也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立于1977年的澳大利亞“國家翻譯人員認證署”(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 to rsand In terpretersLtd.),簡稱NAATI,是澳大利亞唯一官方認可的職業口筆譯資格認證機構。在澳大利亞,職業翻譯認證考試不以具體的專業領域為考點,其特性受到了全國范圍內的認可與接受。澳大利亞的翻譯課程大部分都與NAATI緊密聯系,翻譯課程在入學要求、課程目標及安排上經常可以看到與NAATI要求相關的描述。例如課程設置包括準口譯標準或初級職業口譯標準。學生學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參加相應級別的等級認證考試。澳大利亞的翻譯教育體系和NATTI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因為要得到NATTI的認證必須學習NATTI認可的翻譯課程,并且只有成績達到規定標準后才可以獲得所在學校頒發的文憑或證書,如果得到學校的推薦便可直接獲得相應級別的翻譯資格認證。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學和學院的翻譯教學課程以得到NAATTI的認可。作為考試和認證單位,NATTI本身也會組織一系列培訓譯員的活動。如考前輔導,口筆譯入門技巧、口筆譯譯員職業道德、口筆譯筆記和口譯員共事需知等各種研討班。譯員在文化交流中扮演著橋梁的作用,然而在整個翻譯活動事實中也扮演著參與者的角色,因此培養譯員的管理能力也是再所難免的。澳大利亞在重視學生翻譯技能的培養時,對譯員能力范圍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無疑這種培養方式對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翻譯任務有很大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特色貫穿于整個澳大利亞高校翻譯教育體系。通過對澳大利亞翻譯教育體系的研究,其人文特色不僅體現其學制安排、專業設置、認證考試等方面,而且在其翻譯教學模式上也表現得非常突出,其課程設計頗具創造性,該翻譯任務課題的設計不僅滿足了澳大利亞國家翻譯人員認證署的實踐要求而且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澳大利亞高校所提供的翻譯教育既注重研究性,為學生以后走上學術道路打下堅實的研究能力基礎,也與翻譯實踐緊密聯系。澳大利亞翻譯教育研究性與實踐性的互相補充,不僅能讓學生在做中學會思考,并且在翻譯實踐同時又不缺乏對理論的研究和對本質的學習。澳大利亞翻譯教育,的先進性和創造性都體現了其以人為本的人文特色。
參考文獻:
[1]王丹.中國澳大利亞教育研究30年綜述[J].大眾文藝,2011,(8):201-202.
[2]劉連娣.澳大利亞翻譯資格認證考試[J].中國考試,2006,(2):47-52.
[3]程之揚.論澳大利亞任務型翻譯教學[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10,(4):83-87.
[4]邵紅杰.翻譯碩士(MTI)專業設置現狀引發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2,(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