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文學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社會歷史特征。《詩經》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它以這份獨特的歷史社會基礎,數千年來作為美與禮的典范,教育了一代代炎黃子孫。正因如此,我們應以《詩》為鑒,做真正的中華人。
醒獅國學2013年3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