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先生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其個人風險就代表了家庭的風險,需要通過保險來防范可能遇到的種種風險以便確保家人的生活水平。
今年45歲的張京先生是一家專門銷售建筑器材私營老板,加之張先生經營有方,除去企業日常所需開支,張先生的個人賬戶上賺下了1200萬元家產,其中定期50萬元,活期存款1140萬元,現金10萬元。
家庭情況
張先生擁有兩套房產,一套位于市區,于2000年一次性付款購得,去年,張先生又通過銀行按揭在郊區購得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房子總價200萬元,其
90 中貸款120萬元,貸款期限10年,目前月還款約1.2萬元,貸款本金余額還有約110萬元。張先生與太太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今年21歲,正上大三。兒子現在每年的學費與生活費支出總共為3 萬元,兒子準備留學澳大利亞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 年花費大概為20萬元。16歲的女兒正上高二,年花費約為1.5萬元。商量決定,明年女兒高三畢業后也直接送她留學澳大利亞。初步估算,女兒的年消費大概為 18萬元。在家庭支出方面,張先生家目前的消費平均為每月1.5萬元,另外需要給雙方父母各支付2000元贍養費,總共4000元。“我們是私營企業,都沒有購買社保。”張先生告訴記者。對于金融方面不甚了解的張先生夫婦也沒有購買任何的商業保險,這一直讓他們比較憂心。
理財目標
首先,兒女即將留學澳大利亞三年,每年總共38 萬元的留學費用必須留足。這筆資金目前還可以作為流動資金進行短期投資,究竟應該以怎么樣的方式投資。
其次,張先生的兒子留學兩年后將回國發展,并且需要組建家庭。張先生決定兩年后為兒子購買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給兒子,所需資金大概為150萬元。再次,張先生準備今年年底換一輛奧迪A8,價格約為85萬元。
張先生剛剛從實體經濟投資轉入到資本市場投資,關于資產配置方面,張先生希望在不影響未來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早日實現子女留學、購房、換車“三不誤”。
理財建議
合理安排資金配比
張先生一家年度收入目前約 72萬元,家庭年開支 40萬元左右,家庭總資產特別是活期存款超過了 1000 萬元。對于該家庭資產總量和結構而言,換購 85萬元的私家車屬于合理的理財目標,也是為了適當提高家庭生活質量,且在可實現范圍之內,這筆資金可以從活期存款中提取。
合理安排資金配比和投資品種。從未購買過股票的張先生,從活期存款中取出 18萬元開立了炒股賬戶,此外沒有別的投資方式。從張先生的財務狀況來看,張先生的家庭風險承受能力中等,但只拿出少量的現金投資了股票,在當前的情況下,適當提高投入股市的資金并進行風險組合,既可以提高投資回報, 又可以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同時,對于家庭約 1200萬元的活期、定期存款和現金,應該充分調動起來,別讓這筆大額資金還躺在家里或銀行里睡覺。具體的資產配置建議可以見下表所示。
此外,為了提高資產報酬率,可以從每個月店鋪經營收入 6萬元中拿出 2.5萬元,投入到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作為家庭長期投資。
做好保險規劃
張先生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其個人風險就代表了家庭的風險,需要通過保險來防范可能遇到的種種風險以便確保家人的生活水平。張先生是私營企業主,其和夫人不僅沒有購買商業保險,社保醫保這些基本的社保保障也需要自己購買。為應對在未來的不確定時間點突發的巨大現金流,張先生和夫人都應通過購買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以提高對以后的生活保障,增強防御意外的能力。保費支出占年收入的 10%- 91 20%為宜。
保提早養老規劃
假設張先生 60歲退休后,仍然想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即現在每月支出 1.5萬元,退休后每月支出約為1.5×60%=0.9萬元左右。按 3%通貨膨脹率復利計算, 退休時每月需支出 1.4萬元。假設還需要生活 25年,則需要在退休前約存有 420萬元。
以張先生目前的經濟狀況,只要投資風險控制得宜,做好意外風險的防范,在家庭財務上已經基本實現安全退休的目標。張先生可購買 200萬元保額左右的養老保險,這樣即使出現意外事故,張先生在退休時最保守估計每月可獲 6000元左右的現金收入,保障退休后可享受較高的生活水平。
做好長遠規劃
張先生家庭未來涉及到的支出包括購車、子女教育、為子女購房、退休養老等多重目標。從現有情況看,張先生目前的家庭財務狀況完全可以滿足其各類需求,只要在做財務規劃和資產配置時,理財和投資方式都控制好風險,長期不懈地堅持下去,必定能夠實現家庭財務的自由、自主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