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百姓缺的不是錢,而是打理財務的意識與方法。
2013年1月6日由《金融理財》雜志社與北京金牌財富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金牌理財 TOP10 總評榜 “金貔貅獎 ”頒獎典禮完美落幕。此次金融論壇的主題為 “中國金融業理財力對策 ”,在座的專家學者不僅就中國金融業理財力的現狀與問題、增長與路徑選擇以及發展趨勢與未來進行了討論,此外對于移動理財與網絡金融的未來前景與趨勢同樣給予了探究。
參與本次論壇的嘉賓有:中國保險業協會秘書長王治超、社科院研究員國家開發銀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中國農業銀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李國峰、中國光大銀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張旭陽、長城人壽副總裁劉生月、富賽厚德資產管理公司執行總裁侯東伯、國金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范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黃震、農行電子銀行部手機銀行處處長黃方平、中國銀行北京分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林勇、渤海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程曦、國金期貨總裁顧小春、華能貴誠信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卓、中糧期貨有限公司首席投資顧問王在榮、深圳市銀雁金融配套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軍,益普索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李海嵐、《金融理財》雜志社出版人石東等。
理財仍在起步
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百姓缺的不是錢, 而是打理財務的意識與方法。為什么當前中國的金融理財仍處在起步階段,農業銀行個金部副總經理李國峰認為原因主要是 “理財的行為還是缺乏一種理性,也就是說投機的成分多一些,投資的成分少一些。 ”“現在客戶關注理財收益的比較多,關注它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比較少。 ”
問題不僅出現在理財產品的客戶方面,深圳市銀雁金融配套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軍表達了另外的看法 “我覺得甲方在發售理財產品的時候,相對來說還是處在初級階段,不是很成熟,在整個風險的控制,對投資者的引導,包括銷售售后服務相對都比較弱。 ”
風險從何而來
在投資的過程中,對于風險我們總是 “談虎色變”。想有效地風控就必須抓住風險的源頭。國金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特意從上海趕來介紹了對于風險來源的一些看法, “第一個風險是產品供給性的條款和市場信息之間的不匹配所產生的。 ”“第二個風險是內部風險或者叫渠道風險。 ”“我們在設計理財產品的時候,要做到平衡交易原則,以時間期限為主,時間期限的考慮包括風險的控制,盈利預期的把握等等,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都要加以控制。 ”
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范為同樣分析了風險所在, “對于 2013年而言,我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風險需要提示一下,本身投資有風險性,無論是相對收益或者是絕對收益,進入到 2013年以后有兩個風險需要大家考慮,一個是通貨膨脹的風險。過去都有信用風險事件出現,我們覺得市場是不完善的,沒有體現出來信用評級。 ”
提升專業素質
使投資風險降低,使理財變得更加科學,必然需要提升投資者與理財師雙方的素質。光大銀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張旭陽就此談到, “市場波動會隨著信息傳導機制越來越大,不管是個人或者是機構的財富積累,不管是個人或者是機構客戶,都需要一個專業理財師打理資產和財富。 ”
中糧期貨有限公司首席投資顧問王在榮對于一個專業的分析師究竟會起到哪些作用給出了較為新穎的解釋, “我覺得我們分析師的能力將決定企業效益的高低,進而定我們的客戶能否盈利,能否決定我們的理財業是否真正興旺發達。 ”
若要金融機構、企業以及客戶都能在金融領域分一杯羹,只有專業人士的提高顯然不夠。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學研究所所長黃震教授就說到, “還是要加強對金融投資者的教育,無論是多高的利潤,要引導他們以更開闊的視野,雖然你這個門檻很低,雖然確實能做到一些普惠性金融目的,但是要引導消費者理性看待投資, 以更穩健的心態去投資。 ”
如何控制風險
風險,是理財中不可能消失的因子,而如何降低風險,也就成了專家學者們不斷探求的話題。長城人壽副總裁劉生月坦言, “專業化的理財是趨勢,對個人來說需要有一些專業化的知識。而對專業機構來說是不是也應具備一些,根據我多年的體會,有這么幾個特征,作為專業的理財機構來說,一定要有自身成型、成體系的投資理念、文化和哲學,看待市場的時候用一個什么樣的理念、觀念看待,這個很重要,因為這不會使你沒有方向感。再一個是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系統,所有不成功的理財,一定是沒有把風險管住。 ”
華能貴誠信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卓從幾年來的實踐中感受到, “這幾年我們所接觸的核心客戶是這樣的,只要買你的產品他們一直買,有些好的產品的復合增長率一直在 10%左右,復合三五年就是非常可觀的數字。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監管制度的完善,以及所有在座的做泛資產管理的主體,對自己經營過程中的自律,以及嚴格選取自己的基礎資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相信金融理財這片藍海給我們大家的回報一定是非常豐厚, 而且是非常安全的。 ”
借力網絡
網絡的應用已經遍及生活的每個角落,如何使網絡在金融領域更好的發力同樣是一個熱議的話題。富賽厚德資產管理公司執行總裁侯東伯介紹道 “我們富賽理財在去年 12月份上了一款網絡理財的服務平臺,因此我們未來面向客戶提供的服務包括線下一對一理財顧問的服務,結合我們線上網絡平臺的服務,把普惠金融、微金融、網絡金融理念三位一體的結合起來,提高我們的客戶黏度。 ”“我們開發的這套網絡理財平臺是全流程的透明,客戶可以看到資金買了產品,資金流向到底去了什么地方,我們通過全過程的風險管理來規避整個比較極端的風險。 ”
如果說網絡是繼報紙、電話、電視之后的第四渠道,那手機無疑是第五代新興渠道。中國銀行北京分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林勇說 “未來銀行在理財方面可以做幾件事情。第一,銀行如果能夠在網上賣產品,是比較低成本的方式。這是銀行未來要做的。它會提供相對便捷的平臺,一個是網上銀行,還有一個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手機平臺,在這塊銀行現在兩條線都在做,既做網上銀行,也做手機銀行。在技術可靠性上要進一步提升,銀行在各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在不斷的完善。以前我們是單因素的輸入一個用戶名和密碼就過去了,現在再加上一個短信的交易碼 ……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高峰論壇中,各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們就金融界諸多方面未來的發展前景及當下存在的問題狀況做了詳盡的分析,使一場別開生面的高峰論壇儼然變成了一次百家講壇。衷心希望投資者于新的一年中在守住自己財富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