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子初長成
在河南省洛陽東車站對面有個不起眼的自行車店。這家店的四壁糊得密密麻麻,全是騎行運動員的巨幅照片,而且是第十屆全國運動會自行車賽雙料冠軍王啟明的。
這家自行車店的店主是一個身高腿長的女人,身穿紅色運動裝,戴一頂黑色暖帽,個性爽朗,笑意盈盈。她名叫張素玲,充滿朝氣年輕的面龐讓人不敢相信她已經年過55歲。
有人問她:“莫非你認識王啟明,要不墻上的照片怎么全是他?”
“他是我兒子!”張素玲一昂頭,聲音提高八度,眼睛放光。
張素玲出生于洛陽一戶普通人家,家中姊妹5個,她排行老二。張素玲十四五歲的時候,身高已近一米七。這么高的個子不去搞體育簡直是一種浪費,于是她順理成章地進了洛陽市體育運動學校。省體校的人來選苗子,她被一眼相中,成了省自行車隊的年輕一員。
1979年,她代表河南省參加第四屆全國運動會,奪得了全國第六名的好成績。國家給了她一筆重獎:三十多元!這是張素玲在國家級大賽上取得的最好成績。1982年,她從省隊退役,回到洛陽一家化工廠上班。1985年,她跟一名鐵路職工結了婚。1987年,她的兒子王啟明出生。
兒子也迷上自行車
兒子王啟明7歲那年,張素玲的丈夫患重病去世。年幼的兒子對生與死的概念雖然模糊,可旁人憐憫的眼神還是讓他覺察到了家中的變故。張素玲哭得嗓子都啞了。婆婆通情達理,憐惜這個兒媳,勸她再嫁。張素玲咬著嘴唇搖了搖頭:她是不愁嫁,可再找個男人,能不能待她兒子如同親生?她怕兒子受一星半點的委屈,寧愿選擇獨身,不給別人添麻煩,包括經濟和精神上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張素玲都承擔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兒子王啟明是比較乖巧的孩子,小時候并不調皮,饒是如此,張素玲也沒少費心。兒子從小喜歡運動,好踢球,在課堂上20分鐘都坐不住。踢足球需要買足球、足球鞋、運動衣,兒子的同學都用名牌,她自然不能讓兒子在同學面前失了顏面。張素玲節衣縮食,整日穿著那幾件樸素的舊衣裳,吃得也平常,但她舍得給兒子花錢。
王啟明英語成績不好,她花錢請家教,巴望著他學習進步。家教老師卻來告狀:“你兒子沒來上課呀!”她急了,滿大街去尋,最后在一家游戲廳找到了兒子。他正玩得入迷,興高采烈,卻不知母親已被氣得渾身發抖。張素玲狠狠地揍了兒子一頓,可是打在兒身上,疼在娘心里,她一邊打一邊哭。
兒子挨了打,賭氣離家出走,兩天沒回家。張素玲慌得六神無主,瘋了一般到處找兒子。最后她知道兒子躲到學校的集體宿舍了,她又去找兒子的老師,請老師多加照顧、好好管教,同時反復叮囑老師“別批評孩子”,因為孩子已經夠可憐了,剛挨了一頓打。
好在這頓揍沒白挨,從那以后,王啟明再沒進過游戲廳。那年暑假,張素玲想讓兒子快快長個子,就把王啟明送進了市體校暑期班。暑假過后,王啟明宣布,他迷上了騎自行車。
自打從省自行車隊退役之后,張素玲幾乎沒騎過自行車,更不曾刻意引導兒子騎自行車。王啟明對自行車的熱愛仿佛是一種基因遺傳。他在市體校參訓沒多久,就被省自行車隊選拔走了;2004年,國家自行車隊點名要他。
母子同愛好
2001年,參加省第九屆運動會的王啟明一鳴驚人,一人奪得3枚金牌、2枚銅牌。當年,他被國際自行車聯盟派送到瑞士訓練,回國后入選國家奧運集訓男隊。
雖然在2003年就在全國青年自行車200米爭先賽中奪得冠軍并創造新的全國紀錄,但王啟明真正被人們熟識,是在2005年全國十運會上。在那次大賽中,他不僅摘得自行車男子場地爭先賽金牌、男子場地凱林賽銅牌,還和隊友一起獲得男子場地競速賽團體冠軍。隨后,他又參加了亞洲青年錦標賽,奪得爭先賽和凱林賽比賽中的兩項冠軍。王啟明出名了,媒體紛紛采訪,也有了自己的粉絲。除了十運會,王啟明還參加過全國自行車場地冠軍賽、世界自行車場地錦標賽等多項國內外重要比賽,獲得五六十個獎項。
王啟明的妻子名叫張攀,兩人相識于2009年11月。當時,王啟明去醫院看望肩部受傷的朋友,張攀恰巧是值班護士。王啟明被這個女護士的耐心細致打動,交談后兩人發現,他們竟是初中校友,兩人的距離立刻拉近了,后來兩人開始交往,水到渠成。2011年9月,王啟明騎著心愛的紅色自行車迎娶了美麗的新娘。可是很少人知道,這個漂亮媳婦一年大部分時間獨守空房,陪著她承受思念煎熬的,是她的婆婆張素玲。
王啟明作為運動員訓練艱苦,一年只能和親人團聚幾天。為了保證運動員按時休息,每晚9點之后,王啟明的手機、電腦就被“沒收”了,張素玲晚上再想念兒子、家中事情再急,也只能克制自己的情緒。
兒子當然是心疼母親的。幾年前,王啟明回洛探親,鼓動母親開個自行車店:“你喜歡運動,開店也有個寄托。”張素玲幾十年沒騎過自行車了,興致勃勃地“重操舊業”。熱情真誠的她很快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騎行愛好者,張素玲感覺找到組織了。她還抽空學起了攝影,好完美地抓拍到兒子騎車時帥氣的身姿。
如今,兒子王啟明為2013年在遼寧舉辦的全運會積極備戰,而張素玲每周都和騎友們去近郊騎行暖身。母子倆在不同的道路上騎行奔跑。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