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匯率問題是和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國際金融問題,匯率升值或貶值都會對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產生重大影響。在2012年11月份人民幣匯率在創新高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論述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利弊兩方面的影響,并就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帶來的影響提出一些措施和意見。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外貿;應對措施;影響
中圖分類號:F8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061-02
一、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外貿進出口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價格調節機制傳導的,而影響這一機制傳遞效果的因素很多。在中國,由于加工貿易多是進口原材料和機械設備后在中國進行生產然后再出口,因此進口的原材料在加工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較大。本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表現為:當生產出口商品使用本國原材料時,本幣國內價值貶值的情況下,本幣匯率升值會使出口商品的價格大幅度上漲,導致出口減少;本幣國內價值穩定的情況下,本幣升值仍會使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上漲,導致商品的出口減少;本幣國內價值升值,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是否上漲及上漲幅度的大小,由本幣國內升值使出口商品本幣價格下降的幅度和本幣升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上升的幅度共同決定 [1~2]。
(一)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有利影響
1.擴大國內消費者與生產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舉個例子,如果出國留學或旅游,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將會降低進口產品價格,特別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價格的降低。這樣會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世界資源,增加國民福利,總體上提升中國產品國際競爭力。
2.能夠減輕國內生產企業的成本負擔。中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中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3.有利于促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中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大多數企業都處在勞動密集型且技術含量不高的水平上,僅有的部分高技術、深加工出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過程短暫、增值不高的問題,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且的高新技術設備和中間投入品等生產要素要從國外進口。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于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4.有助于緩和中國和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鑒于中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近幾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受到反傾銷訴訟最多的國家。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升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緩解國外市場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壓力 [3~4]。
(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
1.人民幣升值會削弱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2.不利于中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升值后,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3.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中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4.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
5.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中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二、中國外貿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
(一)應對人民幣升值的財政對策
1.調整出口退稅率,減少對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補貼。中國目前平均出口退稅率高達15%,為加快企業資金的周轉和減輕國家財政支出壓力。稅率下調的結果會使中國的出口增長放慢,經常項目余額減少,從而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2.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管制是降低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徑。對于像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大型中資跨國公司的全球資金調撥以及銀行持有更多的海外資產等應逐步放寬,擴大國內企業和居民用匯的權利等。
3.降低人民幣存款利率或提高貸款利率。存款利率應下調到使人民幣的收益率低于其他國家貨幣如美元的收益率,從而有助于避免大量“熱錢”流入中國,降低人民幣來自資本項目盈余的升值壓力;提高貸款利率會增加出口企業的成本從而會引起出口增長放慢,降低人民幣來自經常項目盈余的升值壓力。
(二)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外貿體制對策
1.轉變中國發展戰略,由外向型向內需型轉變。由于國內內需不足,對外貿易曾經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入世以后,面對經濟的日益全球化,發展對外貿易依然是中國發展經濟的必然選擇。但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單純的依靠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是非常危險的,過度地依賴國際市場,很容易受到國外市場的沖擊,進而影響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中國必須在積極發展對外開放的同時,努力推進對內開放,積極轉變發展戰略,由外向型向內需型轉變。
2.積極推進對外貿易創新,降低中國外貿的國別依賴。要進行貿易觀念上的創新。目前中國的出口仍以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使許多產品不斷招致反傾銷調查和制裁,導致一些出口市場萎縮,同時,出口數量優勢難以轉化為收入優勢和利潤優勢。這種觀念必須轉變,要重新評估出口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3.健全外貿服務體系。國家應該健全外貿服務體系,掃除非市場障礙。積極宣傳有關促進外貿出口的鼓勵政策,最大限度地調動民營、國有、外資企業的出口積極性,培育出口大戶,擴大出口規模。
(三)外貿企業自身的應對措施
1.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企業面臨的是與世界品牌競爭的市場。出口企業要盡快提高出口產品檔次,提升產品的品牌內涵和設計能力,創建出口產品品牌優勢,走高端名牌之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國外頻繁以反傾銷、特保等措施來給中國企業施壓。
2.增強規避匯率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出口企業應積極應用匯率避險工具,包括及時結算現有的外匯;使用多幣種開展業務;加強銀企協作,利用銀行提供的遠期結匯、外匯期貨產品、外匯期權產品、互換產品金融工具以及信息咨詢財務顧問服務,來規避匯率風險。
三、結論
2012年11月份人民幣匯率又創了十九年來的新高,所以有效消除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人民幣的大幅度波動以減輕其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又要充分利用人民幣的小幅度升值對中國外貿發展的促進作用,如通過控制外匯儲備過度增長、調整中國的貿易戰略及優化產業結構等為人民幣進一步的升值減壓,避免大幅度的匯率波動帶來的不良后果 [2~5]。
參考文獻:
[1] 楊巔巔.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的影響[J].中國金融家,2011,(8).
[2] 張穎.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分析[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
[4] 金鳳偉,王東風.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初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2).
[5] 丁藝.人民幣升值及其對中國外貿行業的影響[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6,(4).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