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慶油田采油一廠人(下稱一廠)邁著鏗鏘的步伐走過2012年,他們用原油1 111萬噸三年硬穩定的新業績續寫著一廠的輝煌。
這是一廠人的莊嚴承諾,更是一廠人的主動擔當。
回首過去3年,采油一廠積極解放思想,科學謀劃,探索出了一條持續穩產之路,不僅創造了原油1 111萬噸三年硬穩定的輝煌業績,更為實現原油1 000萬噸穩產到2020年提供了堅實保障。
巨大成績見證著主力采油廠的堅定不移,輝煌業績鍥刻著萬名員工的不懈追求。
1 111萬噸三年硬穩定是一廠人勇擔油田重任、永做油田穩產主力軍的目標定位;是正確把握全局與局部、當前與長遠、責任與擔當關系的戰略謀劃;是眾志成城、堅決實現原油持續穩產誓言的堅守不變……這是一條歷盡風雨的穩產之路,這是一個滿載收獲的奮進征程。
目標引領,原油穩產勇擔重任
采油一廠是一個與油田同期開發、產量占油田四分之一強的采油廠。52年來,已經累計生產原油5.7億噸,為油田原油持續穩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9年1月,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在一廠調研時指出,一廠要永做大慶油田持續穩產的主力軍,做4 000萬噸穩產的頂梁柱。
同年,油田領導到一廠調研時提出,一廠要做原油持續穩產的中堅。
這些,對于一廠人來說,既是肯定和鼓舞,更是鞭策和目標。
2010年,油田頒布實施了《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綱要》,把推進原油4 000萬噸持續穩產作為“三大戰略任務”之首。
一廠人從大局出發,自覺把自身發展放在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大背景下,放在大慶油田永續輝煌的大格局中,主動擔當大慶油田4 000萬噸持續穩產的主力軍,勇挑重擔,在矛盾、挑戰和壓力面前,不畏難、不松勁、不懈怠,堅定不移保穩產。
如何擔起油田穩產的重任?如何踐行主力采油廠的責任?
一廠班子從主動擔當油田穩產重任的歷史使命思考,從實現“高效益、可持續、有保障”的1 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的長遠發展著眼,從踐行《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綱要》出發,變壓力為動力,化優勢為強勢。他們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地分析,一個層系一個層系地研究,一口井一口井地挖潛,通過深入調研,科學分析,認為一廠要實現原油持續穩產,有扎實的資源基礎,有超前的技術儲備,有萬名員工永擔油田持續穩產重任的信心和決心,確定了原油1 111萬噸穩產到2012年“三年硬穩定”、1 000萬噸以上穩產到2020年“十年硬穩定”、實現新一輪原油分階段高位持續穩產的目標。
這是一廠在年產原油1 500萬噸高產穩產之后,再一次主動擔當起國家和油田賦予的歷史重任。
這是一廠認清發展責任、找準發展定位、堅定推進科學發展、永續油田輝煌的必勝信念。
新目標、新方向、新思路、新定位。萬名員工心向穩產,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條踐行責任、永擔重任的持續穩產之路。
戰略謀劃,科學發展永續輝煌
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一廠人清楚地看到,對于一個已經開發了50多年的老油區來說,要實現新時期的原油持續穩產,困難重重。
一廠50年的發展實踐表明,無論條件多么復雜、困難多么巨大,一廠人總能闖出一條新路。
他們進行戰略調整,科學系統謀劃,提出建設產量大廠、科技大廠、效益大廠、創新大廠、人才大廠、文化大廠“六個大廠”的戰略任務,以實現新的突破。
建設“六個大廠”,是一廠自覺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政治責任的主動擔當;是堅持貫徹《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綱要》、推進科學發展、永續油田輝煌的具體詮釋;是堅持持續穩產政治綱領、堪當穩產主力、永做貢獻大廠的必然要求。
建設產量大廠是一廠的責任和使命。他們圍繞產量這一中心,緊緊抓住水驅開發這個重點,以開辟水驅精細挖潛示范區為突破口,實現精細水驅開發。示范區通過“提、控、治、分”挖潛方法和配套技術,經過三年的試驗,實現了含水不升、產量不降,獲得油田公司“綜合治理示范工程”榮譽稱號。經過長期實踐,他們形成了一套特高含水期水驅精細挖潛技術體系,建立了“1141”精細挖潛標準化工作流程,使精細挖潛逐步走向深入聚驅開發,通過分層注聚、深度調剖、推廣個性化跟蹤調整方法等,在少用聚合物干粉前提下,實現了聚驅優化提效目標。在復合驅開發上,探索出強堿三元復合驅工業化開發管理模式。北一區斷西西塊二類油層三元復合驅示范區是油田首個強堿三元復合驅工業區塊。
建設科技大廠是一廠實現持續穩產的保障。目前,他們已經在北一區斷東二類油層強堿體系三元復合驅礦場試驗、北一區斷東“二三結合”水驅挖潛試驗等重大項目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還將在雙特高開采期,進一步完善水驅精細挖潛技術、一類油層聚驅后聚表劑驅、三類油層聚合物驅等重大現場試驗;同時,推進全員創新,依托“任相財工作室”,集中優勢,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重點攻關項目達到45個,推廣工具、裝置達到6 300多套。
建設創新大廠是轉變發展方式、打贏持續穩產攻堅戰的關鍵。他們探索了老油田信息化精細管理模式,并推廣到全油田。他們主要依托自主研發了“油田開發基礎工作管理平臺”,覆蓋油田生產全過程,使全廠16 800多口井的生產主要環節全部受控。目前,他們正推廣“77838”細分注水技術標準,實施“5S、六化”生產管理方式,探索建立采油工區、井站專業化、后線隊整合等管理方式。三年來,獲國家級創新成果1項、省部級創新成果12項、油田公司級創新成果25項。
同時,他們著力以建設效益大廠、向科學管理要效益、穩步提升發展質量、經濟效益始終保持油田公司前列為目標;著力建設人才大廠,繼續保持了油田公司員工技術運動會團體第一名;建設文化大廠,榮獲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這些目標的實現,正是黨委政治優勢的科學化成果。他們堅持政治引領與文化鑄魂并重,凝聚持續穩產精神動力,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開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形成感恩油田、忠誠敬業的良好風尚,蟬聯全國文明單位榮譽。
堅守不變,凝心聚力共擔風雨
在一廠,實現原油1 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是一廠人堅守不變的目標,它的實現靠的就是萬眾一心,鑄就永續輝煌靠的就是共同創造。
為了實現原油穩產這個目標,全廠干部員工,努力拼搏、奮勇爭先、鼓舞干勁、斤兩必奪,全身心地投入1 095個日日夜夜的奪油奮戰中。
萬事開頭難,2010年,是一廠實現原油1 111萬噸的第一年,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讓產量回升。采油一廠圍繞水驅,圍繞低成本產量,圍繞新區做文章,上演了一場有關于產量的加減法。將“減法”做少就是盡量通過“精細”減緩油田遞減,采油一廠選擇遞補加上“以采定注注夠水量,精細測調注準水量”,有效提高了井組注采比。將“加法”盡量做大,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證投產平穩合理運行。當年,一廠人實現了產量由1 108萬噸到1 111萬噸的提升。
2011年,是一廠實現原油1 111萬噸的關鍵之年,要將各項指標控制好,對于一廠來說,全靠一個‘精’字。如何精?形象地說,就是對地下摳得越來越細,將潛力加以量化,到開發單元上、到井層上;結合具體工作,就是在以多學科研究為基礎上,以“提、控、治、分”為主要手段,靠示范區開發為引領,總結成型、成系統的配套先進經驗與技術并推廣應用。這一年,采油一礦、采油六礦、采油七礦均實現超額完成原油生產任務。采油一礦還實現了在無一口新井投產的情況下,產量從175萬噸上升到200萬噸的飛躍,成為當年全油田唯一產量超過200萬噸的采油礦,為一廠生產原油1 111萬噸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2年,是一廠實現原油1 111萬噸三年硬穩定的決勝之年。這一年,他們面臨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然而,他們堅守信念,堅定信心,堅持不懈。這一年,他們每月召開兩次產量分析會,每周深入一線小隊調研一次,每天查閱生產數據分析產量現狀……廠主要領導親自組織,奪油上產。這足以表明一廠人面對困難勇于擔當的大局意識,再苦再難也必須擔起油田原油穩產重任的責任意識。這一年,他們再一次用生產原油1 111萬噸的驕人業績,向世人證明了,“一廠”從未讓油田失望,一廠人 “說話算數”,說到做到。
……
1 111萬噸穩產3年,采油一廠創造了老油區產量回升至平穩的新奇跡;
1 111萬噸穩產3年,采油一廠書寫出分階段高位持續穩產的新傳奇;
1 111萬噸穩產3年,采油一廠續寫著“高效益、可持續、有保障”穩產的新輝煌。
采油一廠繼續向原油1 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目標進發。
(責任編輯:崔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