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雖已熱播幾年,但現在出門,李念還是會碰到有人叫她“海藻”。因為這個角色與“小三”、“房子”這樣的社會熱點掛鉤,深入人心,觀眾會在不自覺中將角色與演員本人劃上等號。不過如今李念不再有初時的不適,她更感謝這部戲給她帶來的收獲,所以一談到“海藻”,她就打開了話匣子。在《蝸居》之后,李念似乎并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不過她卻早早收獲了家庭的美滿,結婚生子讓她暫時放慢了事業的腳步。定居香港,她仿佛進入了另一個生活圈,跟老公金融圈同事的太太聊天,也跟早教中心的年輕媽媽們交流育兒經。她說,這樣的生活亦是一種閱歷的積淀。
雖然生活恬淡平靜,但李念并不想只是當一個全職太太,她看重自己的演員身份。去年誕下女兒六個月后,她就復工拍戲,接演電視劇《紙婚》,與因《甄嬛傳》果郡王一角走紅的李東學一起,飾演一對80后的小夫妻。
今年年初,李念簽約了新東家華誼兄弟,她希望自己能安安心心做一個單純的演員。她對劇本也更為審慎,“現在希望自己能有一出來就是代表作的作品,也希望自己不是那種好像一年要接很多部戲的演員,我希望自己能細水長流,到年齡大了還讓大家記得住,李念是一個演員”。

QA’
內心的小老虎被激活了’

Circle : 《紙婚》是你生完寶寶后接的第一部戲?
李:對。這部戲講的是結婚第一年,婚姻就像結婚證書的那張紙一樣,很容易破碎,要通過雙方的努力和身邊朋友的幫助,把這張紙變成牛皮紙,讓它又結實又厚重。劇情是以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來反映一種真實的社會現象,我覺得內心戲比較足。
Circle : 跟李東學搭檔,感覺怎么樣?
李:他本人有點帥得不可思議。第一天跟他搭戲的時候,我還沒有來得及看《甄嬛傳》,但當時聽說他很紅。那場戲他沒有任何臺詞,就是一直跟蹤我跑步,我怎么都甩不掉他,然后我經常會跳戲,覺得這個男人真的是外形太帥了,就想象他古裝會是什么樣子。包括他沒有表情的時候,顯得很無辜,很需要人來憐愛,我覺得他真的是讓人沒有任何脾氣可以發。
Circle :聊一聊你去年拍的另一部新戲《愛的秘笈》?
李:這個劇挺好玩的,有點偏青春偶像劇,搭檔是鄭愷,他是那種合作過程中你想趕緊跟他分開,再也不要看見他,分開了以后又會天天想,有時候還會夢見的這種演員。導演喊“三二一開始”以后他都很正常,只要結束之后他就是一個惡作劇專家,比如說他會大冬天不戴手套,然后把冰冷的手伸過來摸你的脖子,我的媽呀,我真受不了他,怕他了。
Circle :搭檔很惡作劇,你自己屬于比較乖的性格?
李:我屬于……除了在老公面前比較乖,其他時候好像都不是很乖。在生活中比較有主見,有時候也會比較惡作劇一點,跟鄭愷一樣。我覺得他倒是把我內心的小老虎給激活了,為什么我跟鄭愷會玩得那么好,好像我也有很多叛逆、惡作劇的東西在內心里面,只是平時沒有找到人發泄而已,我也經常整他。
Circle :出演過的角色中覺得哪一個跟自己的性格比較接近?
李:其實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角色跟我自己比較接近的,每一個角色演完我都覺得跟自己完全不像。但我入戲挺快的,可能我屬于那種小時候童話故事看多了,很容易把自己放到一個故事里面,成為它的角色。
Circle :因為《蝸居》里海藻這個角色深入人心,觀眾會不自覺將角色等同于本人,你會不會排斥?
李:其實沒有什么排斥的,因為我個人把演戲和生活都分得特別清楚。到現在過了兩三年了,一出門有時候有人認出來叫我海藻,我會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覺得這部戲真的還蠻經典的,很多人都還一直記住她。
海藻對我來說是表演上跨了一大步的角色,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海藻最難演的是她的心理活動。我記得有一個情節,是說海藻從宋思明那里拿到錢給姐姐,看著姐姐開心的樣子。劇本提示寫的是“海藻頓時覺得自己干凈了”,沒有任何臺詞。我當時就傻了,我要怎么通過我的面部表情、我的形體來演出自己“干凈了”?
我當時快被滕華濤導演逼瘋了,被他逼著要不停地想辦法,嘗試很多種表演方法,每天收工回到房間,我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偷偷地哭,覺得壓力很大。想想還是挺感謝滕導的,他會幫助我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清理干凈,把我的自信、自尊全部打破得一點都沒有了,在表演現場重新幫我建立海藻的自信和自尊。這是他最厲害的一點。


Circle:拿到劇本的時候,自己內心是想演海藻還是海萍?
李:當時沒想這么多,覺得能演海藻已經很滿足了。當時我作為一個新人,如果演海萍我也演不了,那個需要特別厚的臺詞功底。我可以用一個新人最純真的表演方式來演海藻的心理,這對我來說可能更簡單一點。海藻這個角色,如果現在看來不造作、不夸張,還是要感謝海清姐,她當時很替我把握表演分寸,有時候還會幫我做示范,因為她自己很喜歡海藻那個角色。
Circle:除了你,你的對手張嘉譯也因為宋思明這個角色成為了“師奶殺手”。
李:女孩子好像都希望找一個又有錢,又能給自己安全感的男人。反正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碰到過這樣類型的男人,我還是相信緣分,我覺得這個男人有真心就已經很難得了,他要是還能給你更多的安全感當然是好事情。我覺得這樣的男人太過于完美,可能只會出現在電視劇中。
Circle:有沒有突破“海藻”的焦慮感?
李:其實我個人倒沒有想過說突破這個角色,我可能更想的是突破我自己,希望有一部戲能讓我看到生活中不一樣的自己。我希望導演再幫我打破一次,看我還能演成一個什么樣的人,讓觀眾看到一個不認識的李念。
Circle:你在微博上說今年期待的角色是“精神特好的神經病”,這話怎么說?
李:就是希望碰到一個好一點的角色,能改變我生活中的說話方式,讓我的生活狀態煥然一新?,F在我暫時都沒有看到這樣的劇本,可能現在跟自己反差最大的就是神經病吧,跟我的節奏會完全不一樣。
Circle:最近看劇本有碰到心儀的角色嗎?
李:有看一個劇本,是演一個時尚感比較強的設計師。本來我自己蠻喜歡的,我個人很喜歡服裝設計,也在學習服裝設計,但感覺這個角色沒有太大的突破點,所以還是再等等吧。因為最近寶寶在香港要開始上幼兒園,香港申請學校比較麻煩,所以我還是希望先把家里的事情處理好,這樣我也比較安心,也不會耽誤劇組。
Circle:那今年接戲的計劃是?想往大銀幕的方向發展嗎?
李:今年可能最多再拍一部電視劇吧,一定會挑好的劇本。當然希望會有大銀幕作品,還是要看機會,我喜歡的導演很多,比如馮小剛、顧長衛導演,還有像臺灣的九把刀,那種有很多創意的新導演我也很期待合作,想看看他們創作的方式是怎么樣的。我會對自己要求更高,不像以前什么都去嘗試,現在希望自己能有一出來就是代表作的作品,也希望自己不是那種好像一年要接很多部戲的演員,我希望自己能細水長流,到年齡大了還讓大家記得住,李念是一個演員。

生活中多了一個“小女人”’

Circle:你給女兒起了一個昵稱叫“小酸奶”?
李:當時寶寶有提前一周出生,醫生說是因為我吃太多了。我當時很貪吃香港中環一個超市里面的酸奶,有一天自己走路去超市買酸奶,肚子太大了,走得又慢,平時只需要十分鐘的路程,我基本上花了三個小時,都沒察覺到。就是那天走得就要去生了,所以就給她起了這個名字。
Circle:現在小酸奶多大了?跟寶寶相處,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的?
李:女兒有一歲多了,其實我到現在為止都經常反應不過來我是她媽媽,經常看見她我自己覺得很奇怪,她是那兒來的?我生活中怎么多了這么一個小女人?還經常跟我一起在我老公面前搶風頭。我會吃她的醋,覺得自己怎么會跟她生氣,好像自己變小了,變成一個跟她一樣的寶寶。每次我老公回家,她會很有感情地先叫“爸爸”,我就會覺得,哇,你這個小妖精(笑)。
Circle:那寶寶是什么時候開始會叫媽媽的?
李:差不多剛剛一歲的時候,但是她8個月就已經會叫爸爸了。她滿一歲那幾天,我正好回了一趟內地老家,因為奶奶去世了。我之前無論去哪兒拍戲一直都是帶著她的,這次四五天沒有見到寶寶,回去就感覺她好像很懂事,可能知道我心情不是很好,不像平時一樣去逗他玩,她就叫了一聲“媽媽”,把我給驚著了,心情很激動。
Circle:因為女兒,所以目前工作的進度會慢一點?
李念:對,因為要替女兒申請幼兒園,我想最近一個月應該不會有接戲的計劃。我會多看電影電視劇,香港這邊好萊塢的大片很多,我會通過看片學習一些表演的經驗,幫寶寶把學校落實以后,我再去工作。去年剛生完寶寶六個月我就去拍戲,基本上沒有休息一直到過年,所以現在想稍微調養一下。
Circle:聊一聊在香港生活的感受?
李念:香港生活節奏比較快,馬路上人們都走得很快,在內地可能比較悠閑。我在內地更多是娛樂圈的朋友,在香港基本上接觸的都是一些金融圈的朋友,因為我老公是金融界的,接觸的也都是他同事的太太啊,然后就是寶寶現在上的play group上認識的年輕媽媽,那些媽媽以前也都是比較厲害的律師,她們跟娛樂圈都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我目前的心愿就是做一個好媽媽、好妻子,希望工作穩定,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可能更奢求的是每個周末能跟老公去看一場電影,兩個人約約會,我就覺得很滿足了。
Circle:那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圈子嗎?
李念:對于我來講是一種另外的閱歷吧,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是一種生活的積淀,我覺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