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敬
(滁州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本文主要從難美類(健美操、體育舞蹈、武術),技戰能主導類的隔網對抗類(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同場對抗類(足球、籃球),調查該項目大學生的近視狀況.根據資料顯示,視力的恢復與不同的運動類型及運動時間有一定的關系.合理調整課程安排,注意學生在運動場與在教室的時間關系,對視力康復很有利①.
調查不同運動項群參與主體的近視情況,可以為不同教學條件下,為近視學生選擇體育活動內容提供更多的參考,為大學生體質健康提高更好的服務.

表1 非體育專業學生不同運動項群學生近視率調查數據統計表(N=940)
表1數據顯示,橫向上看,入學時不同項群的大學生的近視率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畢業時參與不同運動項群的學生近視率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隔網對抗類項目,因為此類項目的運動方式決定了參與者的眼睛隨著球的運動路線不停遠近交替運動,眼部的睫狀肌在這不停的遠近交替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提高眼部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對近視的恢復和抵抗近視的形成有積極的幫助作用.
為了了解各個項目對非體育專業學生近視率的影響,對非體育專業參與各項目學生近視率進行調查.

表2 隔網對抗類參與主體的近視變化率調查數據統計表(N=256)
表2數據顯示,從運動項群來看,隔網對抗類項目對學生近視率的影響明顯.從項群中的各個項目來看,隔網對抗類的各項目中,乒乓球、羽毛球影響效果最為明顯.其次是排球.
近視主要是長久視近物或靜物導致眼睫狀肌持續收縮,舒張能力下降而形成的.乒乓球在擊球過程中,擊球者的眼睛必須緊盯來球,以力爭對來球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導致練習者的眼睛在看幾米和幾十厘米遠物體的狀態下不斷變換,從而使得睫狀肌的收縮和舒張不斷交替進行.這對改善睫狀肌的收縮和舒張能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鍛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近視,改善了視力.
羽毛球對近視的正面影響主要是羽毛球的運動特點決定的.在羽毛球運動中可以通過經常觀察對手揮拍情況和高速飛行中的球,就能在對手擊球的一瞬間看清楚球拍翻轉變化的微小動作,在練習中這就要求對方球員的眼睛緊緊追尋高速飛行的球體,眼部睫狀肌不斷收縮和放松,大大促進了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改善了睫狀肌功能,長期鍛煉就能提高人的視覺靈敏度和眼睛的反應能力.
表3數據顯示,同場對抗類的運動項目,對學生近視率影響小于隔網對抗類項目.足球和籃球差異明顯,足球的影響效果大于籃球.

表3 同場對抗類項目的參與主體近視率調查數據統計表(N=286)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視力的恢復與不同的運動類型有一定的關系.合理調整課程安排,注意學生在運動場與在教室的時間關系,對視力康復是有利的②,同時,在對非體育專業大學生近視相關因素調查中發現,參與不同的運動項群對我院大學生近視影響程度有差異.在此基礎上筆者想進一步探究不同運動項目對滁州學院體育專業學生近視的相關性,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查:

表4 體育專業學生不同運動項群學生近視率調查數據統計表(N=280)
表4調查數據顯示,各個項群的項目入學、畢業時,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近視率差異值顯著性比非體育專業學生近視率差異性顯著.
2.2.1 隔網對抗類項目學生近視率調查
針對隔網對抗類的分析主要是以我校開展較好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為代表,調查本運動項群的各項目學生近視情況,進行入學、畢業視力變化率的比較.

表5 隔網對抗類項目參與主體的近視變化率調查數據統計表
隔網對抗類的近視率調查表顯示(見表5),從橫向上看主項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的主體入學時近視率并沒有大的差異,畢業時近視率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主體的近視率發生了不同程度降低,降低幅度(二者差值)從大到小排序為乒乓球10%、羽毛球9.5%、排球7.5%.
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對防治近視產生如此明顯的作用,是由近視發生的機理和本項運動的特點決定的.打乒乓球時,雙眼必須緊緊盯著穿梭往來、忽遠忽近、旋轉多變的快速來球,使眼球內部不斷運轉,血液循環增強,眼神經機能提高,因而能使眼睛的疲勞消除或減輕,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因此,打乒乓球,不僅能健身,而且對眼睛也有保健作用.
2.2.2 同場對抗類項目學生近視率調查
籃球、足球等運動能增強眼肌的靈活性,保持眼肌力平衡,緩解睫狀肌的緊張,增加睫狀肌的彈性,使晶狀體的調節機能增強,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以滁州學院開展較好的籃球和足球為代表,調查本類學生入學、畢業近視率變化的比較分析.
對抗類的近視率調查表顯示(見表6),從橫向上看主項為籃球、足球的參與主體入學時近視率差異不顯著,畢業時近視率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主體的近視率發生了不同程度降低,由降低幅度從大到小排序為籃球、足球.
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可以讓眼球不停地上下、遠近調節和運動,使得控制眼球運動的內外直肌、上下直肌、上下斜肌三對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動,不斷地促使睫狀肌放松與收縮,鍛煉立體視覺,改善因進行閱讀等近距離工作造成的眼睫狀肌疲勞,使原來那些因興奮而疲勞的視覺神經細胞受到抑制,從而使疲勞眼肌的得到了更快、更好的恢復.

表6 同場對抗類項目的參與主體近視變化率調查數據統計表
以上調查發現,大學生的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學生近視率有影響,但由于體育專業與非體育專業學生在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目的任務、活動時間、方法手段、學習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項目活動對視力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筆者把運動項群對視力的影響按體育專業和非體育專業分類進行統計比較,分析其差異性及其原因.

表7 運動項群對體育專業和非體育專業學生近視率影響差異性統計表
差異性統計說明:根據表11調查數據統計,將非體育專業參與運動項群入學、畢業時近視率分別減去體育專業相對運動項群入學、畢業時的近視率,得到每個樣本的運動項群的入學、畢業時近視率的差異值:如非體育專業隔網對抗類學生畢業時近視率(70.3%)-體育專業隔網對抗類學生近視率(57.3%)=兩樣本隔網對抗類學生近視率差異值(13%).經差異性檢驗,隔網對抗類和同場對抗類差異有顯著意義,難美類和田徑類先忙差異無顯著意義.
綜上所述,不同項群里學生的大多數學生畢業時近視率較入學時均有所下降,且康復程度有差異,體育專業和非體育專業的差異值比較顯示,體育鍛煉時間越長,視力越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保護視力.體育活動,鍛煉了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也增強了眼內調節肌與眼外輻輳肌群的作用,提高其收縮力量與調節能力,使眼睛的調節作用和軸作用更加協調.人體通過體育運動的鍛煉,可以增強身體素質與抗病能力,同時也提高眼睛肌肉的調節能力來防治近視.
在體育教學、體育鍛煉中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學生視力的影響是不同的.隔網對抗類、同場對抗類項目對降低近視率,改善近視有幫助.
同一運動項目針對體育專業或非體育專業學生,對于近視率的改善作用是不同的.現代大學生對體育鍛煉手段的選擇盡量考慮到利于視力恢復的鍛煉方式.
所以,針對目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開設體育選項課時要盡量考慮近視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教育與引導學生科學地選擇運動項目,在提高體育教學體育鍛煉效果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使視力得到改善.再者,高校公共體育要針對近視學生,科學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手段、方法,使近視學生在改善視力的同時,能和視力正常學生一樣保持健康體質.
注 釋:
①②李欣,韓曉東,喻祝仙.運動類型與體育專業大學生視力康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8).
〔1〕楊貴仁.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研結果[J].中國學校衛生,2002,23(1):2-3.
〔2〕廖文科.當前學校衛生工作的主要任務: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全面推進學校衛生工作[J].中國學校衛生,2008,29(1):1-3.
〔3〕李欣,韓曉東,喻祝仙.運動類型與體育專業大學生視力康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5,7(25):9-28.
〔4〕米翠萍,王生晉.對大學生視力低下原因的調查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1995,16(2):89.
〔5〕烏云格日勒.呼和浩特市高校學生視力調查分析[J].內蒙古師大學報,1994,4(4):74-76.
〔6〕宋紹興,王鳳陽,李穎.乒乓球運動對青少兒視力影響的對比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