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明遠 鄭光浩
吉林省撫松縣醫院,吉林撫松134500
直腸癌臨床發病率較高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本病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在35歲以上人群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可以達到每十萬人中24~32人,且每年約有50萬人死于直腸癌。目前隨著我國飲食習慣的改變,本病的發病率也有著逐年升高的趨勢。而在本病的各種治療手段中,手術治療仍為首選方法。而隨著近年來腔鏡治療在我國的廣泛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也成為治療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為將我院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本病的療效加以總結,結果如下。
我院于2007年—2011年共收治直腸癌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均經過腸鏡檢查及病理學檢查確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開腹手術治療組和腹腔鏡手術治療組各25例。開腹手術治療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1~68歲,平均55.35歲;Dukes分期為I期的患者為14例,為Ⅱ期的患者為5例,為Ⅲ期的患者為6例。腹腔鏡手術治療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43~70歲,平均54.87歲;Dukes分期為I期的患者為13例,為Ⅱ期的患者為6例,為Ⅲ期的患者為6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及Dukes分期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開腹手術治療組 本組患者常規開腹手術,術中應用常規直腸癌根治術進行切除治療。
1.2.2 腹腔鏡手術治療組 患者體位采用截石位,于臍上緣作觀察孔,建立氣腹,于左、右麥氏點分別作操作孔。術中分離腸間系膜并切開乙狀結腸旁的左右腹膜,同時將直腸游離。切除直腸,包扎殘端,常規于近端造瘺。確認殘端血運良好后,沖洗腹腔,吸干沖洗液體后,留置引流管,關閉腹腔。
兩種方法均遵循根治性手術治療原則,完整地將原發腫瘤切除,在直腸癌腫瘤遠端有2 cm的安全切緣,使用TME手術將腫瘤的淋巴引流區域清掃。盡可能地保護臟器功能完整,尤其是對肛門括約肌、泌尿生殖系功能等。術中嚴格地執行無瘤原則。
對兩組患者術后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淋巴結切除數目及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分析對比。
所有試驗數據均使用SPSS 19.0軟件包處理,并確保準確無誤。當P<0.05時,表示實驗樣本差異明顯且有統計學意義。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比較方法。
開腹手術治療組及腹腔鏡手術治療組的手術時間分別為(148.21±21.53)min、(143.46±16.32)min,排氣時間分別為(56.14±15.37)、(88.43±23.87)h, 住院時間分別為 (8.14±1.98)、(14.67±3.77)d,切除淋巴結數目分別為(11.24±1.67)、(12.09±2.13)個。 兩組在手術時間及切除淋巴結數目上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但是在排氣時間、住院時間上比較,腹腔鏡手術治療組明顯優于開腹手術治療組(P<0.05)。 見表1。

表1 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組患者手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淋巴結切除數目比較
開腹手術治療組術后出現1例切口感染及1例切口出血患者;而腹腔鏡手術治療組術后僅有1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兩組比較(P>0.05),未見明顯差異。
1982年,Heald首先提出使用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的概念,這種研究充分地顯示出,直腸癌患者癌變擴散局限在0.5 cm,遠端系膜的微笑轉移能夠達到4 cm以下,在此情況下進行直腸癌根治性手術,能夠將直腸癌根治后5年的復發率降低到4%左右,5年的生存率達到80%。且使用直腸癌根治性手術可以更好地保留肛門及盆腔神經的生理功能,因此應用日趨廣泛。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屬為治療直腸癌手術治療中的新技術,1991年由Jacobs首次報道。其在對于直腸癌的治療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1-2]。在本治療的操作過程中,除了應注意遵循常規手術中的無瘤操作技術外,還應注意由于腔鏡手術時必須建立的氣腹所引起的腫瘤細胞種植[3]。本治療方式有著損傷小,手術空間小,操作方便等優點。研究顯示,應用腹腔鏡治療直腸癌,可促進術后腸道功能的恢復,且對于機體的免疫系統影響較小,副作用小[4]。
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腹腔鏡攝像頭有較好的影像放大作用,對血管、神經、解剖層次的辨別較為精確。尤其對直腸癌手術,腹腔鏡對盆腔筋膜壁層之間的疏松結締組織間隙判斷較好,手術入路選擇更準確,可以完整地沿著盆腔筋膜直腸系膜切除。且腹腔鏡可以到達小的骨盆,對手術視野進行放大,且醫生手術中還能夠對盆腔生殖神經有更好的識別和保護。腹腔鏡的鏡頭有30°的視角,能夠完全將手術視野盲區消除[5]。手術中各種超聲刀的應用,也比傳統的電刀效果好,對分離也更準確。手術對腫瘤的擠壓也較小,使醫源性種植的幾率降低[6]。
本研究顯示,開腹手術治療組及腹腔鏡手術治療組在手術時間及切除淋巴結數目上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但是在排氣時間、住院時間上比較,腹腔鏡手術治療組明顯優于開腹手術治療組(P<0.05);開腹手術治療組術后與腹腔鏡手術治療組術后并發癥比較(P>0.05),未見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直腸癌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手術創傷小,安全性好,醫生可以將腹腔鏡與化療、放療等方式聯合對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以提高無瘤生存率。
[1]Nakamura,T,Kokuba,Y,Mitomi,H et al.Comparison between the oncologic outcom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open surgery for T1 and T2 rectosigmoidal and rectal carcinoma: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7,54(76):1094-1097.
[2]吳文溪,孫躍明,華一兵,等.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經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臨床對照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4,9(3):133-135.
[3]鄭民華.我國腹腔鏡結直腸手術的現狀與評價[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3,3(1):4-5.
[4]吳文溪,孫躍明,華一兵,等.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經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臨床對照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4,9(3):133-135.
[5]張成余.老年直腸癌患者行腹腔鏡與開腹直腸癌根治術的近遠期療效對比[J].山東醫藥,2011,51(43):92-93.
[6]郭云虎,謝光軍.低位直腸癌腹腔鏡下和開腹Miles手術的臨床比較[J].微創醫學,2009,4(3):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