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鋒 陳世乾 徐培高

赤壁市財政監督局進駐市公汽總公司開展2012年度民生支出大檢查
在財政性資金支出項目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如何加強財政資金監督管理,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高效使用?湖北省赤壁市財政局的思路是: 以財政“大監督”思路為指引,擴大財政監督的廣度,拓展財政監督的深度,促進財政監督與財政預算編制、執行緊密融合,在完善機制建設的基礎上,全面提升監督層次,使財政監督進一步為財政管理服務、為完善財政政策服務、為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服務。
在赤壁市財政局,流傳著一句口號——“人人都是財政監督員”。財政監督不僅僅是專職財政監督機構的職責,也是業務管理機構的共同職責。隨著這一口號的提出,財政“大監督”理念逐步得到強化,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控制、全部聯動的財政“大監督”格局逐步構建。
2010年之前,監督與管理“兩張皮”還是赤壁市財政局財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改變財政監督邊緣化的現狀,實現財政管理和財政監督的融合,赤壁市財政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局黨委成員任副組長,局機關各股室、各二級單位負責人為組員的赤壁市財政 “大監督”機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財政監督局。領導小組抽調人員,集中精力,對全市所有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問效。
針對財政監督工作任務重、業務性強、時間緊迫、涉及部門多的特點,赤壁市財政局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兼職財政監督員制度。依據財政監督的重點,合理配備監督兼職人員,年初作好兼職人員工作安排,定期抽調財政業務股室骨干人員擔任兼職財政監督員。目前,全市財政系統有財政監督員50 余名,其中兼職財政監督員44 名,比例高達90%,充足的監督員隊伍保證了財政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
確保財政監督工作有效開展,專、兼職財政監督干部的崗位培訓必不可少。每年,赤壁市財政局都要對專、兼職財政監督干部進行一次封閉式業務培訓。邀請湖北省財政廳和咸寧市財政局相關部門和有財政監督經驗的干部講課,并結合往年檢查個案進行剖析,以此提高監督干部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全程同步監督是赤壁市財政“大監督”工作格局的主要內容。全程同步監督,即:在監督主體上,明確財政部門各業務機構與專職監督機構同為監督的主體,業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自覺發現業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動及時進行糾正;在監督范圍上,將財政業務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及所有財政資金全部納入監督范圍,財政資金運行到哪里,財政監督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在監督方式上,充分利用業務機構直接管理資金和專職監督機構參與預算編審及監督預算執行的便利條件,對預算編制、執行過程及資金使用結果進行全過程監控,使財政監督真正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在監督措施上,既強調各業務機構要加強制度約束和對預算單位的日常監督,又強調專職監督機構對各業務機構資金分配管理的再監督。由此形成業務機構監督與專職監督機構監督的有機結合,實現對預算編制與執行的有效制衡。
全程同步監督體系的構建以制度建設為起點。赤壁市財政局制發了《全程同步監督實施方案》、《全程同步監督工作規則》 等四個規范性文件,對各股室開展全程同步監督工作進行責任分解,明確監督任務、責任人和執行的時限及階段性要求;組織協調各股室開展日常監督、專項檢查和自我監督; 建立基礎數據統計臺賬,加強預算編制、預算追加指標的全程監控和跟蹤問效;加強財政全程同步監督的日常考核和年終考核,形成全局財政監督工作分級負責的工作格局。
在制度規范的基礎上,再以明確職責為重點,著力落實全程同步監督責任。在赤壁市財政局,各業務股室部門負責人,既是業務工作的責任人,也是監督工作的責任人,即“誰主管、誰負責”,形成人人肩上有擔子、心中有壓力、工作有目標的責任分工機制。各業務股室部門負責人,都必須落實“一崗雙責”。業務工作干得再出色,監督工作沒有達到要求,都將實行 “一票否決”。這種新機制的實施,也改變了過去各業務股室重收支、輕監督的觀念。如今,“我要監督” 的觀念逐步替代了過去的“要我監督”,財政干部自我約束能力明顯增強。
全程同步監督機制建立以來,赤壁市財政局著力拓寬監督領域,前移財政監督“關口”,把監督工作擴展為對預算編制、執行、上級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等全方位監控,努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使資金監管全覆蓋。由過去注重“治”而忽視“防”,轉變為以防為主、防治并重、標本兼治,實現了由“檢查型”監督向“管理型”監督轉變,“處罰型”監督向“服務型”監督轉變,過去單純查處問題的事后檢查轉變成為規范管理的全程監控。近年來,赤壁市在各類審計檢查中,在財政部門發現的違紀違規問題大幅度減少,未出現一起重大案件。
作為財政“大監督”格局的有效組成部分,赤壁市財政局還運用各外部監督平臺、財政法制平臺、財政編制與政務公開平臺等有效載體,為財政“大監督”提供效能保障。
——借助外部監督平臺,形成監管合力。即采取“上下聯動、內外聯合”的監督方法,加強與紀檢、審計、稅務部門以及上級財政監督部門的聯系和合作,變“單兵作戰”為“協同出擊”,實現檢查計劃上相互銜接,工作信息上相互共享,既有效避免了部門間的重復檢查,又確保不留檢查“死角”。這種方式在會計監督檢查中的運用效果尤其明顯。聯合檢查、委托檢查和聯席會議制度等都是形成監管合力的有效手段。聯合檢查由財政監督與相關業務部門聯合開展;委托檢查由財政局以文件的形式委托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檢查結論由市財政局統一審理并下發處理處罰決定; 同時,建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局、審計等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共同確定檢查方向和檢查重點,探討檢查中的疑難問題,形成了監督檢查合力。
——借助財政法制平臺,接受人大監督。在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嚴格執行《預算法》,牢牢把握“收入一個籠子,預算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的管理原則,實現財政精細化管理,加強分析和動態監控,完善評價體系,狠抓預算執行,增強預算執行的均衡性。每年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并接受審議時,都順利通過批準。同時,每年由市審計部門選擇5個部門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重點審計,并將審查結果向人大常委會報告,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借助財政政務與編制公開平臺,打造“陽光監督”。借助赤壁市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采取綜合性公告與案例性披露相結合、懲處違規違紀行為與樹立正面典型相結合的方式,多種渠道加強財政監督信息宣傳,營造重視、理解財政監督工作的良好氛圍,讓財政監督在陽光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