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冷水江市財政局 黃德祥 劉經濟

事業單位財務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是新制度的主線,它貫穿于各規則、準則和制度的始終。為此,新制度對事業單位的結余及其分配做了重大修改,將事業單位“結余”改為“結轉結余”,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無論從工作量上還是工作難度上都有所增加。例,某事業單位2013年度財政補助收入900 萬元(其中,專項資金200 萬元),事業收入5000 萬元(其中,科研事業收入1000 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00 萬元,附屬單位上繳收入100 萬元,經營收入600 萬元,其他收入150 萬元。事業支出5600 萬元(基本支出4700 萬元,其中,財政補助基本支出600萬元;項目支出900 萬元,其中,財政補助項目支出150 萬元,科研項目支出750 萬元),經營支出500 萬元,上繳上級支出60萬元,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50萬元。資料見表1:
假設該單位專項資金結余要上交主管單位40%,所得稅稅率為25%,職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為非財政撥款結余的20%,要求:計算該單位收支總結余;計算該單位財政撥款結轉;計算該單位財政撥款結余;計算該單位非財政撥款結轉;計算該單位經營結余;計算該單位事業結余;對該單位非財政撥款結余進行分配;編制事業單位有關結轉結余及其分配的會計分錄。
那么,該單位收支總結余=收入總額-支出總額=(900+5000+200+100+600+150)-(5600+500+60+50)=740 萬元;
財政撥款結轉=財政補助專項撥款-財政補助專項支出=250-150=100 萬元;

表1 事業單位2013年收支發生額表 單位:萬元
財政撥款結余=財政補助基本拔款-財政補助基本支出=(900-250)-600=50 萬元;
非財政撥款結轉=事業專項收入+上級補助專項-事業專項支出=1000+40-700=340 萬元;
經營結余=經營收入-經營支出=600-500=100 萬元;
事業結余=事業收入-事業支出=收支總結余-(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非財政撥款結轉+經營結余)=740-(100+50+340+100)=150 萬元;
應納所得稅=100×25%=25 萬元;
應提職工福利基金=(經營結余+事業結余-所得稅)×提取比例=(100+150-25)×20%=45 萬元;
應結轉事業基金=非財政撥款結余-所得稅-職工福利基金=250-25-45=180 萬元。
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1)結轉財政補助收入時,
借:財政補助收入 900貸:財政補助結轉——基本支出結轉 650
——項目支出結轉 250
(2)結轉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支出)時,
借:財政補助結轉——基本支出結轉 600
——項目支出結轉 150
貸: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支出——基本支出600
——項目支出150
(3)年末將財政補助結余性質的余額轉入“財政補助結余”時,
借:財政補助結轉——基本支出結余 50
貸:財政補助結余 50
(4)期末結轉各項收入科目本期發生額中的非財政專項資金收入時,
借:事業收入——專項收入 1000
上級補助收入——專項資金 40
貸:非財政補助結轉 1040
(5)期末結轉事業支出、其他支出中的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時,
借:非財政補助結轉 700
貸:事業支出——項目支出 700
(6)年末將非財政補助結余按比例上繳時:340×40%=136萬元
借:非財政補助結轉 136
貸:銀行存款 136
(7)年末非財政補助結余留用部分轉事業基金時,
借:非財政補助結轉 204
貸:事業基金 204
(8)期末結轉經營收入時,
借:經營收入 600
貸:經營結余 600
(9)期末結轉經營支出時,
借:經營結余 500
貸:經營支出 500
(10)期末結轉各項收入中的非專項資金收入時,
借:事業收入 4000
上級補助收入 160
附屬單位上繳收入 100
其他收入 150
貸:事業結余 4410
(11)期末結轉事業支出、其他支出中非財政、非專項資金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上繳上級支出時,
借:事業結余 4260
貸:事業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資金支出)4150
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 50
上繳上級支出 60
(12)年末結轉“事業結余”科目余額時,借:事業結余 150
貸: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 150
(13)年末結轉“經營結余”科目貸方余額時,
借:經營結余 100
貸: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 100
(14)年末計算應繳納所得稅時,
借: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 25
貸:應繳稅費——應繳企業所得稅 25
(15)年末提取職工福利基金時,
借: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 45
貸:專用基金——職工福利基金 45
(16)年末將“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科目余額轉入事業基金時,
借: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 180
貸:事業基金 180 ■
1.財政部.2012.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68 號。
2.財政部.2012.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會[2012]22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