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殷召峰
2010年國家相關規定將中小企業劃分為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涉及到工業、服務業等各個行業。以工業企業為例,按照2011年國家四部委的聯合發文《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應該是“從業人員300 人以下、營業收入2000 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小微企業是中小企業中的弱勢群體,也被稱為個體工商戶、家庭作坊式企業。小微企業在中小企業中所占的份額很大,據統計,2010年6月,個體工商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的就達到2790 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6%;2011年,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小微企業占比全國企業總數的87.23%。就貢獻來說,2010年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以上,2011年工業總產值占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2.5%。但是,小微企業所占金融機構的貸款總額比例卻不到20%。可見,小微企業數量多,但是貸款融資比例卻相當低。這嚴重影響了小微企業的發展和成長,在實踐中,小微企業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瓶頸,其融資難問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我國也相繼出臺了諸多財政、稅收、金融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和成長,緩解融資難題。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趨勢下,還需要進一步思考和研究,如何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為其提供更好的資金平臺,以便于更好地發揮小微企業的重要作用。
小微企業在我國雖然是一個新的概念,但是其作用卻不容忽視,這在全球范圍內來說都是一個規律,他們都是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例如,在美國,5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由小(微)企業創造的,其數量也占了所有企業的99%左右,新增了85%以上的就業機會,吸收了近半數勞動力;在日本,80.6%的就業機會都是小(微)企業提供的;歐盟營業人員在250 萬人以下的小企業占比97%,其所創造的總產值占比一半以上。
我國小微企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千千萬萬的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鋪天蓋地”的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活躍成分,是我國市場經濟轉型時期的必然產物。無論是吸納勞動力、增加稅收,還是改善民生、保持社會穩定方面,小微企業的作用都是顯著的。盡管我國從2010年才開始提小微企業這個概念,但是,從歷史數據,結合小微企業的定義來看,大致90%以上數量的企業都是可以納入小微企業范疇的,其創造了主要的國民生產總值,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增加了重要的稅收。就吸納就業來說,據統計,我國70%左右的城鎮居民以及80%以上的農民工都是在小微企業就業,這是因為我國小微企業的準入門檻低、創辦速度快、人員流動也快;就稅收來說,我國小微企業納稅占比50%左右; 前文也引用了相關數據,60%左右的GDP 都是小微企業創造的;另外,在貢獻專利、研發新產品方面,小微企業也占有絕對的比例。另外不容忽視的是,小微企業也是大企業的合作伙伴,大企業的很多業務都是外包給小微企業的,形成了供給關系。
2012年4月—9月,溫州小企業因為沒有能力償付債務而出現大批量出逃的惡性事件,29 家企業老板因欠高利貸逃跑,1 人跳樓。8月,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提及,溫州中小企業中傳統制造業的利潤已經降至5%以下,而他也曾在那時預言,如果現在的政策不調整(主要是貸款艱難、稅收太高),到春節前后,溫州40%的企業會停工,甚至倒閉,這正是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一次大爆發。據相關統計,全國95%的小微企業沒有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
(一)小微企業的“小”與融資成本高、難。小微企業本身就是處于中小企業的底層,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一般小微企業的結構簡單、規模小,其財務信息等的透明度也較低,也沒有太多的資產可供抵押,這些情況就使得小微企業不可能在直接資本市場上募集資金,也難以滿足商業貸款條條框框的規定。然而,小微企業數量又多,成長空間大,資金需求大,卻遭遇資金供給不足的瓶頸。例如一般商業貸款中的浮動抵押,小微企業因為規模小,浮動資產價值本身就低,在商業銀行貸款中即使能夠貸到,其資金也是非常有限,往往是所需資金的杯水車薪。
(二)小微企業的“簡”與非銀行金融融資。小微企業本身的治理結構簡單,尤其是家族作坊式都是齊家上陣,有的財務賬目不全,有的是一個會計兼職跑稅務等,信息透明度低,這樣的簡單經營效率高,但是也存在很大的不足。這些都使得小微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較弱,難以獲得足額的銀行貸款。因此小微企業更傾向于內部融資和民間借貸這些非銀行金融融資。前文所闡述的溫州小企業負債出逃,很多都是民間負債。非銀行金融融資,利率一般都高出銀行利率很多,給小微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財務負擔,不利于其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進一步提高了經營風險。有一份調查針對的是遼寧省的小微企業,87%的小微企業資金來源于企業主個人以及家庭儲蓄,抵押貸款比例占貸款比例的30%,54 份問卷中有48家企業借貸資金來源于民間,而民間借貸行為占了80%左右。
(三)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與融資困難。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混亂,有的甚至沒有財務管理人員,只有報稅、記賬的兼職會計人員,更談不上對資金進行管理及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等,這就造成了小微企業資金管理水平低下,有時候閑置資金過多,有時候資金缺口大,無法籌集到;有的應收賬款壞賬多,周轉緩慢;有的庫存明顯不夠,有的擠壓大量庫存侵占大量資金,這些都會影響融資。例如,對資金需求數量的估計不準確,融資決策難以作出;再如,這樣的財務管理制度下,就會無法提供給銀行真實而準確的財務資料,銀行也會出于風險的考慮,難以提供貸款。
(四)金融等環境與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盡管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諸多的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和成長,緩解融資難題。但是,小微企業面臨大的融資環境對其還是不利的。例如,這些政策的針對性不夠強,落實效果較差。銀行對小微企業放貸要傾斜,但是銀行的信貸人員也要受到不良信貸考核帶來的不良影響,他們出于風險考慮,對小微企業放貸過于謹慎,有的甚至不愿意放貸。另外,目前來說,小微企業貸款的手續沒有得到實質的簡化,辦理過程繁瑣且費用也不低。據相關調研顯示,小微企業面臨的一項環評費用,在2—3 萬元之間,要想取得貸款,要提交會計師事務所等好幾個部門的相關報告等,其費用也不少,并且辦理過程并沒有得到實質的簡化。這些都是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重要影響因素。
2013年兩會期間,多名代表強烈呼吁要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盡管隨著對小微企業的重視,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其他的風險投資渠道已有雛形,但是,對于龐大的小微企業隊伍的巨大融資需求來說,這始終是杯水車薪。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轉型時期,要扶持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題,不能光靠市場經濟這只無形的手來調節,也需要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給予政策性扶持,二者之間要把握好度。
(一)加強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提高資金管理水平。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個基礎工作,是提升企業其他管理水平的重要平臺,對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有很大的意義。首先企業的融資難題的破解,要解決自身的資金管理問題,提升資金管理水平,盤活資產。例如,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加強,可以增加可供抵押貸款的資產;對存貨的科學管理,可以增加流動資產周轉率,降低庫存;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可以提高其周轉速率,提高資產的流動性。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首先要解決的是小微企業自身資產的周轉速率問題,充分、科學、高效地優化自身資金的配置,提高資金管理水平。
(二)提高小微企業自身的信用等級,小微企業之間建立共同擔保,風險共擔,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前文闡述的財務管理的加強也是提高企業自身信用等級的基礎,良好的財務管理,可以提供透明的財務信息以致企業的其他信息,以供銀行等金融機構分析和決策。當然,小微企業信用等級的提高,還在于企業其他方面的努力,例如納稅誠信,貸款的及時歸還等。單個的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結構簡單,抵御風險能力弱,可供抵押的資產也少。這個難題可以通過弱弱聯合來予以緩解。如果小微企業成立一個聯盟,組成一個信用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互相提供擔保或者抵押,就可以共同承擔信用風險,增強風險的抵御能力,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對貸款對象的風險評估結果也會降低。當然,政府主導型的聯盟和信用共同體也是可以的,自發的組織會比較多。例如,政府可以多部門聯合,加快小微企業誠信體系的建設,促進信用信息在擔保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之間的流通和共享。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將扶持落實到實處。近年來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較多,但是在實踐操作中難以落實,或者程序過于復雜。目前來說,主要是適時對這些政策加以完善,提高可操作性。就財稅政策來說,可供完善的空間還是挺大的。例如,在稅收減免這一塊,可以適時地降低減免門檻,提供貸款貼息等;對企業的技術創新進行獎勵,減免稅收或者加計扣除成本費用;在政府采購方面確定合適比例傾向于小微企業,如降低小微企業參與招投標的門檻,在價格上給予一定比例的優惠;對于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資金的商業銀行的稅收采取一定的區別政策。更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財稅政策,還是金融政策,都應該長期化并形成長效機制。■

1.馬勝祥.2012.論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出路[J].農村金融,4。
2.張新吉.2012.我國小微企業資金短缺問題的成因及緩解對策[J].會計之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