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 柳光強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從初次分配、再分配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三個方面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可以說,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收入分配秩序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三個關鍵方面,但深化收入分配過程中不能僅僅從某個方面推進,應統籌考慮從以上三個方面協同推進,著力破解收入分配的“三角困局”。
收入分配“三角困局”是對事關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秩序三個方面之間關系的一種幾何描述。這三個方面看似簡單,但往往容易被忽視,甚至難以走出其構成的困局。這一困局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初次分配與再分配之間的困局。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生產力水平仍不發達且不平衡,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按勞分配與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初次分配往往注重效率、兼顧公平,而再次分配則更加注重公平。在這種情況下,在初次分配后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需要在再分配環節調節。這種調節往往是直接調節為主,并不能改變在初次分配過程中的低收入群體獲取報酬的能力。因此,即使經過再次分配調節后,在下一輪初次分配中,原有的低收入群體往往會再次成為低收入群體,并由此陷入循環,不斷擴大收入差距。二是初次分配與收入分配秩序之間的困局。在過去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粗放式發展方式的突出特點是高投資、高消耗,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放大按生產要素尤其是按照資本和資源要素分配的作用,使得資本和資源等生產要素在初次分配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必然會出現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過低的現象。同時,由于收入分配秩序不規范,部分人依靠隱性收入、灰色收入等積累相當可觀的財富,有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居民灰色收入為6.2 萬億元,約占當年GDP 的12%,一旦這些財富轉化為資本和資源,使得在新一輪分配中進一步拉大了與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差距。三是再分配與收入分配秩序之間的困局。再分配主要通過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性支付等政策工具調節收入分配,其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能夠準確掌握社會群體的收入情況,使這些政策工具能夠真正作用于低收入群體。但由于收入分配秩序不規范,使得個人收入不透明,再分配的政策工具不能夠真正惠及低收入群體,甚至還出現了收入分配逆向調節現象。如個人所得稅中,工資薪金所得稅占個人所得稅的比重較高,如2009年度北京市個人所得稅收入中工資薪金所得稅占比為87.59%,高收入群體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占比較小,沒有真正發揮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再如,很多地方出現了“開豪車住保障性住房”的現象。
以上三個方面的困局使得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大打折扣。破解這一“三角困局”是深化深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關鍵。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中統籌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收入分配秩序三個方面的政策,避免某個方面政策的“獨木難支”,要發揮這三個方面政策的協同效用。如再分配過程中要注重間接調節,注重與初次分配的銜接,著力于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獲取公平報酬的能力。再如,要加強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與再分配之間的銜接。有研究表明,灰色收入主要來源為腐敗和壟斷收入。如前文分析,收入秩序不規范產生的灰色收入、隱性收入不僅直接使得居民收入產生差距,更間接影響了初次分配的公平和再分配調節作用的發揮。因此,要通過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確實使得再分配能夠發揮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二是要“跳出收入分配解決收入差距問題”。目前,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原因復雜,更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僅僅從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秩序三個方面采取對策,而應注重解決收入分配差距的深層次問題。就當前來說,應著重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要重視經濟發展方式對收入分配差距的影響。如前文所述,高投資、高消耗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必然會放大按資本、資源等生產要素的分配作用,進而加大收入差距。因此,必須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二,要注重相關經濟政策對收入分配差距的影響。如由于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處于經濟起飛階段,財稅政策往往以推動經濟發展為首要任務,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加大收入差距的副作用。因此,在出臺和設計積極財政政策時,要把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作為重要考慮因素。第三,要通過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收入分配制度在執行中能夠不出現偏差奠定基礎。三是要把深化財稅體制作為化解這一困局的突破口,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在調節收入分配過程中的作用。財稅體制改革被看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同時由于財稅政策涉及收入分配的三個環節,同樣也可以作為化解這一困局的突破口。在稅收政策方面,在注重發揮個人所得稅直接調節收入分配作用的同時,要注重發揮流轉稅對收入分配的間接調節作用。具體來說,在當前全面改革個人所得稅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個人所得稅應通過提高免征額、加強征管等改革發揮其作用。同時在“營改增”改革為主線的新一輪稅制改革中,要著力解決流轉稅在收入分配調節中的“累退性”問題。在財政政策方面,創新轉移支付制度,確保財政轉移支付性收入能夠真正惠及低收入群體。■
劉尚希.2009.發展方式、經濟脆弱性與宏觀政策[J].財政監督,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