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珊

新聞綜述:
4月8日,湖南省鳳凰縣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鳳凰縣旅游景區門票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于4月10日起,進入古城的游客需購買148 元鳳凰旅游景區門票,消息一出,輿論一片嘩然,游客量也因此減少。4月11日,鳳凰古城實行“一票制”第二天,大批商戶和當地居民因不滿“一票制”政策關門歇業,同時聚集在古城北門碼頭附近,自發罷市抗議“進城費導致散客銳減”。4月12日,鳳凰縣官方與100 多家客棧老板舉行座談,副縣長高湘文稱,商戶必須度過陣痛期。就在同一天,家住湖南鳳凰古城景區內的黃田本想帶女友回家見父母,卻被擋在鳳凰古城西門檢票口,原因是檢票人員認為其女友不在免票范圍內。
評論員觀點:
鳳凰,一座千年古鎮,在長久的寧靜之后,該縣政府的“一票制”收費政策引起了全國范圍內的輿論轟動,這個本不該受到銅臭味熏染的“中國最美麗小城”日益商業化,亂象叢生。鳳凰縣政府的決策遭到了城內商戶的罷市抗議和游客的抱怨與不滿,甚至引發了更大范圍內的輿論質疑。其決策的合理性,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思考。
從法理意義上講,公民在自己國家版圖的任何地方都是可以來去自由的;至于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抵達,公民自身具有選擇的權利。這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通則。在法律層面上,公民擁有自有通行權,這種權利不應該被剝奪,更不應該被倚仗行政權力的政府剝奪。從產權角度來看,鳳凰古城并非政府擁有的不動產,也就是說政府并不擁有產權中財產的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其對古鎮的收費行為缺乏法律依據,而在實行“一票制”后,實際上搞侵犯消費者權利的捆綁式收費。不論是否參觀古城景點,只要進入風景區就必須交納148 元的門票費,甚至古城居民的親朋好友也不得不交費進入景區。如此看來,鳳凰縣政府不免有濫用公權力損害公民合法權利之嫌。
政府不能隨意越界。圍起一座城來收費豈能如此隨意?有聲音質疑鳳凰縣政府這一收費決策的透明性和公開性,沒有經聽證程序等聽取民眾意見,政府便實行“一票制”壟斷旅游市場,這實際上就是政府單方面進行的強制消費和變相漲價,使得消費者無法根據自己的消費需求自主選擇自己滿意的商品或服務,從而決定是否購買或接受,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利。
在沈從文筆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民風淳樸、人性美好的湘西小鎮,然而近年來亂象頻發,商業氣息日益濃厚,也不乏拉客宰客、暴力事件等負面新聞,甚至在2011年出現19 名游客被當地人圍毆事件。面對各界的質疑,政府稱前有平遙、烏鎮等景區收費的先例,而且當前古城維護費用嚴重不足,收費是必然之舉,更何況很多人并不在乎門票。然而,真如官員所說實行收費就可以一勞永逸解決所有問題嗎?這恐怕只是為“合理收費”所打的幌子罷了。門票經濟短時間內對于增加政府收入作用顯著,但是從長遠來看,一方面收費造成游客數銳減不利于景區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政府與民爭利,古城內的商戶利益受損。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政府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通過合理引導和管理來解決鳳凰目前出現的一系列阻礙其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問題,通過發揮古城吸引游客的能力輻射帶動交通、餐飲、文化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

政府職能要求其不能參與市場謀利。鳳凰縣政府被曝和當地旅游公司合股成立景區服務公司,政府持股49%,旅游公司持股51%,歷史遺留下來的這筆寶貴的旅游資源,應該是全民共享的,而政府卻動用公權力進行壟斷性收費與人民爭利,參與利益分配,干預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這不禁引發我們對于政府角色定位的思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政府這只“有形的手”應該做的是引導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而不應該過多干預經濟在市場作用下的自發調節。當政府從一個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市場經濟的管理者變成了利益相關方,在市場經濟的利益分配中想要分一杯羹時,政府的角色定位已經扭曲。管理不善,是職能缺失;干預經濟,更是行政越權。在大力推行行政體制改革和要求政府轉變作風和職能的背景下,鳳凰縣政府可謂是“逆流而上”,成為典型反面教材,廣受輿論詬病。
事實上,鳳凰古城實行“一票制”不僅僅是簡單的景區收費與否的選擇問題,更是游客權利、商戶利益與政府行政強制力之間的博弈,筆者認為面對三者之間對抗性的矛盾,古城收費目的何在,是否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也需要當權者在作出這樣一項關乎多個利益主體的重大決策前慎重考慮,協調各方,達成最優,真正發揮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管理和服務職能,而非成為市場中的利益相關方,分人民的利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