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龍,付 榮
(宿州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華佗五禽戲,又稱五禽戲,屬動氣功,由醫學家華佗(字元化,沛國譙郡人,今安徽省亳州市)創編而成.華佗在繼承前人的導引術,結合中醫基礎理論和長期的醫療實踐,選以虎、鹿、熊、猿、鳥5種動物形體為代表特征的氣功類別.華佗五禽戲是世界上最早的醫療體操,具有顯著的強身健體、輔助治療疾病等效果,2005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五禽戲的推廣對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和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但目前五禽戲的繼承與發展存在較大瓶頸— —主要表現在推廣面窄,習練人群少[2].位于“四大藥都”之首的安徽省亳州市,近年來圍繞“中華藥都養生亳州”的城市定位,整合中藥資源、文化旅游資源,促進中藥產業、醫療保健、養生文化旅游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營造濃郁的中醫藥養生文化產業氛圍,著力打造一座特色鮮明、文化厚重、產業發達的“養生藥都”.作為華佗五禽戲發源地的亳州市,為貫徹好《中華藥都養生亳州行動計劃》,還特別實施五禽戲健身工程,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一項五禽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的普及推廣活動.亳州市轄兩區一市三縣,市域總面積811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75.5平方公里,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城市,當前人口密度為665人/平方千米.但從總體上看,還屬于欠發達地區.在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諸多方面與國內發達省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這樣的基本環境下,開展和推廣華佗五禽戲,就體現出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等方面的特點.
以亳州市華佗五禽戲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以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習練者及站點輔導員為調查對象.隨機抽取了亳州市三縣兩區30個站點里的學員600人,站點輔導員60人.調查問卷是通過本人較為熟悉的站點輔導員或站長介紹,到被調查的站點采取現場發放現場回收的方式進行,共發放學員問卷600份,回收600份,有效問卷580份,有效率為97%;發放輔導員問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問卷60份,有效率為100%.
目前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站點建設已在2個區、一個市、三個縣全面推開,站點注冊總數為69個(截止到2012年).調研表明,亳州市各地五禽戲站點練習人數普遍比較穩定,但規模不等.較大的五禽戲練習站經常參加活動的人數達到150余人,最小的僅有近20人.根據總局提出堅持“小型、分散、就地、就近、自愿”的原則,每個站點應控制在30-50人為好,既便于組織管理又有利于提高習練者水平.在練功場所選擇方面,公園位居第一.公園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加之目前大部分對市民免費開放,因此,是習練華佗五禽戲的首選場地.但由于近幾年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人數迅速增加,所以場地狀況趨于飽和;廣場位居第二;空地位居第三.在練功形式方面,傾向于集體練功.調查中,選擇集體習練的比例高達88.5%.這表明,練功者傾向于在公園、廣場、空地等自然環境優越的地點集體習練.
3.2.1 輔導員的性別年齡組成情況
亳州市華佗五禽戲輔導員年齡層次偏高.從華佗五禽戲以后發展趨勢上來看,輔導員的后備力量不足.在輔導員性別結構上男性明顯高于女性,男女兩性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生理特征的不同,還表現在社會特征的差異.培養一定比例的不同性別的華佗五禽戲輔導員是今后華佗五禽戲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體育發展的需要,所以客觀上應加強女性華佗五禽戲輔導員的培養.
3.2.2 輔導員的段位、學歷層次、執教年限以及來源情況
段位是五禽戲的技術象征,段位的高低是衡量五禽戲輔導員技術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對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站點輔導員段位級別統計可以看出,三段以上的有7人,占12%;二段的有15人,占25%;一段的有22人,占37%;無段位的有5人,占8%.亳州市華佗五禽戲輔導員段位級別偏低,并且有一小部分輔導員沒有段位.
學歷是指個人的學習經歷,反映了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個人的知識結構水平.學歷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訓練和科研能力的標志.輔導員隊伍中高學歷教練員所占比例越大,業務基礎越好,教學與訓練的發展潛力也就越大.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和體育科學研究水平的發展,對輔導員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輔導員的思想道德修養、技術水平、教學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等因素將直接影響到學員技術水平的提高[3].統計結果顯示,中小學畢業的輔導員人數較多,主要憑借著經驗教學.由此可見,亳州市華佗五禽戲輔導員學歷層次偏低,輔導員體育教學相關理論知識相對匱乏.
輔導時間的長短是判斷輔導員輔導經驗多少的主要標準之一,在調查中發現,亳州市華佗五禽戲輔導員輔導年限在1~3年的最多,占被調查教練員人數的36%,其次是教齡在3~5年的,占30%,不足一年的12人,占20%,5年及以上的最少,共有8人,占總人數的13%.
輔導員的來源統計顯示,29個輔導員為站點優秀學員,占總人數的48%,其次為五禽戲業余愛好者,共有18人,占總數的30%,體育院校畢業生10人,占13%,五禽戲傳人3人,在5%.可見目前亳州市華佗五禽戲輔導員的輔導年限普遍偏短,實踐經驗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五禽戲項目在亳州市普及的時間相對較短,有些五禽戲站點規模較小,沒有專業的輔導員,輔導員多為在五禽戲業余愛好者,輔導員的專業技能相對薄弱.由于五禽戲項目普及較晚,相關部門對五禽戲的監管還不夠,部分五禽戲站點管理者責任心不夠,對五禽戲站點的管理較為松懈、聘請尚不具備輔導員資格的業余愛好者為輔導員,造成輔導隊伍的混亂,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4].
3.2.3 輔導員的參加技術培訓情況
據調查,目前35%的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站點的輔導員參加培訓次數在兩次以內,而有25%的輔導員參加過三到四次培訓.僅有18%的輔導員參加培訓在四次以上.被調查的60名輔導員中都參加過技術培訓學習,但總體來說亳州市華佗五禽戲輔導員參加技術培訓學習的次數還是相對較少.
3.3.1 學員的性別年齡、性別組成

表1 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站點的學員年齡構成 (N=580)
由表1所示,亳州市五禽戲學員年齡層次主要集中在51以上占總人數的41.7%,而51歲以下人數較少,35歲以下年齡段的只占4.3%,由此可知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的練習人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通過對性別的調查得知:亳州市華佗五禽戲學員男性占72%,女性占了28%,女性比例明顯小于男性,說明群眾對五禽戲運動有一定的誤區,這對于五禽戲的普及和推廣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3.3.2 學員練習五禽戲的目的動機以及接觸五禽戲的途徑

表2 學員練習五禽戲的目的動機 (N=580)
強身健體和社會交往是吸引五禽戲學員練習五禽戲的主要原因,分別占調查總數的61.3%和30%.華佗五禽戲不僅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也是一套高級的保健氣功,這些是五禽戲吸引大眾的主要原因.出于娛樂休閑而練習五禽戲的學員共98人,占總人數的16.9%;而為了發揚民族傳統練習五禽戲的學員共65人,占總人數的11.21%.
通過調查了解到:在接觸五禽戲的途徑中,別人介紹的有280人,在所有的選項中比例最高,遠遠大于其他的了解方式,從參加五禽戲運動人群的年齡階段上可以看出,學員絕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們的年齡階段特點決定了他們和周圍人群交往密切,一個人參加鍛煉可能會影響一個圈子的人,而由于五禽戲本身所具有的強身健體、社會交往、休閑娛樂、陶冶情操等功能,必然會吸引周圍更多的人參加這項運動[5].通過電視、網絡了解的占了15.7%,通過書籍、報刊了解的占6.3%,通過廣告宣傳的占10.3%,通過觀看表演的占21%.整體來看別人介紹占據了主導,但這種方式的傳播速度相對較慢,不利于五禽戲的普及和發展.
3.3.3 學員參加五禽戲練習的時間、次數情況
從對學員的調查得知,練習時間在一年以下的學員占16.3%,練習時間為1—2年的學員占23.2%,練習時間為2—3年的學員占31%,練習時間為3—4年的學員占15.8%,練習四年以上的學員占13.7%.堅持練習四年以上的人數明顯少于練習時間在四年以下的人數.從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員沒有能夠堅持練習,這與學員的家庭、生活以及愛好的轉移等都有一定的關系.接受調查的學員中以每周練習五禽戲2次、3次的居多,每周1次、4次比較少,僅有很少一部分學員每周練習次數在5次以上.學員的主體以中老年人為主,他們要平衡鍛煉和家庭事業之間的關系,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業余時間.
從資料顯示,亳州市習練五禽戲的群體過于狹窄,練習內容主要以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和姿態為主.雖然推廣的內容較為有限,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習練以后,受到廣大練習者的喜愛,特別是蘊含在華佗五禽戲中的科學養生知識與功效,這些對于處在“邊緣體育”的華佗五禽戲推廣有著很大的作用[6].

表3 亳州市五禽戲站點和習練人數的統計表(截止2011年)
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習練站點,是從國家2003年10月份推廣健身氣功一年后逐步建立起來的,到2011年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的站點還在逐步的增加,特別是2005-2006年一年就增加了近26個五禽戲練習站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自發組織的五禽戲練習(未經注冊)的站點.資料顯示,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練習站點在逐年增長,習練者逐漸增多,因此,對華佗五禽戲指導員需求也應相應增加.而且,群眾對練習五禽戲的輔導員的需求比例較高.由此可見,練習五禽戲的絕大多數群眾是需要專業的五禽戲輔導員進行正確、專業的指導,從而達到一個習練五禽戲最好的效果.所以,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輔導員隊伍是五禽戲開展現狀所迫切需要的,他將使五禽戲向著健康、科學、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地理環境優勢:亳州市地處黃淮平原之間,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宜人,這為亳州的綠化、較大的廣場、公園等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社會歷史文化優勢:亳州市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歷史名人較多尤其對于倡導養生哲學的老子、莊子及“五禽戲”的發明人華佗等人所留下的思想深深的影響著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此外,社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也是導致人們選擇“五禽戲”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政策優勢:亳州市作為“四大藥都”之首,近年來圍繞“中華藥都養生亳州”的城市定位,整合中藥資源、文化旅游資源,促進中藥產業、醫療保健、養生文化旅游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營造濃郁的中醫藥養生文化產業氛圍,著力打造一座特色鮮明、文化厚重、產業發達的“養生藥都”.“五禽戲”掀起全民健身熱潮,作為華佗五禽戲發源地的亳州市,為貫徹好《中華藥都養生亳州行動計劃》,還特別實施五禽戲健身工程,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一項五禽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的普及推廣活動,此外,亳州市還專門成立了養生文化研究所、亳州文化旅游局等專門為推廣亳州養生文化服務的機構,而作為“四大健身氣功”之一的“五禽戲”很顯然對養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政府對“五禽戲”發展的支持.由此可見,以上的這些優勢都為華佗五禽戲在亳州市更好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華佗五禽戲工作在亳州市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五禽戲的宣傳還不是非常到位,宣傳主要集中在個別鄉鎮和市區進行,五禽戲的推廣并沒有完全展開;亳州市華佗五禽戲站點的輔導員不是一支專業的隊伍,執教年限較短,學歷結構偏低,段位較低,不利于華佗五禽戲的推廣與發展;亳州市政府對五禽戲在亳州市發展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五禽戲站點的結構、管理等方面不是非常合理;亳州市政府對加大五禽戲的研發力度還遠遠不夠,站點的輔導員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學員練習五禽戲的時間、地點以及目的比較隨意等以上這些都致使許多人們對五禽戲的認識比較淺薄.因而,要在全市范圍內掀起一個五禽戲的高潮,就必須進一步加大正面宣傳、舉辦各級各類培訓、展示活動和競賽,提高人們對五禽戲的科學認識,讓中華民族這一優秀傳統養生功法服務于人民大眾.
〔1〕張玉強,郭榮娟.高校開設華佗五禽戲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0,32(5):139—142.
〔2〕金曉強,王鳳陽.健身氣功五禽戲研究進展[J].搏擊武術科學,2010,7(5):82—84.
〔3〕吳家舵.五禽戲新功法鍛煉者心理健康效應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2):59-63.
〔4〕呂韶鈞,彭芳,等.現代健身氣功的傳播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8(28):1120—1122.
〔5〕虞定海,李衛民.上海市健身氣功發展戰略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2(29):72-77.
〔6〕虞定海.五禽戲新功法的編創及試驗效果[J].上海體院學院學報,2003(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