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紅
1.1 一般資料 10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者均為男性,年齡最小27歲,最大65歲,平均42歲;其中2例無胃病史,2例有胃病史,6例多次X光鋇劑檢查確診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病程最短2年,最長20年,平均15年。10例患者因上腹持續性刀割樣疼痛,表情痛苦,面色蒼白,不敢翻動,不敢深呼吸,難以忍受而急診入院行B超檢查。
1.2 儀器與方法 (1)儀器:GE-LO5型超聲儀,探頭頻率3.5 mHz。(2)方法:檢查前排空小便,以仰臥位或坐位側臥位對比觀察。
1.3 診斷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后,胃腸氣體、胃內容物及液體漏出進入腹腔,B超示9例在上腹可及明顯氣體反射,1例不明顯;10例側臥位于腹腔最低位置探及移動性無回聲暗區,2例最少1.5 cm;10例在B超下定位進行診斷性穿刺,均抽出液體及胃內容物。
9例臨床立即手術,證實胃十二指腸穿孔;1例臨床無明顯中毒癥狀,臨床體征緩解,考慮穿孔面積小而給予保守治療10 d后痊愈出院。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是一種有致命危險的嚴重腹癥,需要緊急處理。B超檢查簡便安全,無痛苦,診斷率高。過去主要靠X線檢查腹部有無氣腹及液平面。據文獻報道約20%的胃十二指腸穿孔后無氣腹表現,因此X線未發現氣腹,不能排除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B超示9例上腹可及氣體,1例不明顯,胃十二指腸穿孔后胃內容物漏出不多時,X光看不到液平面,B超即使是少量液體在下腹最低處可及移動性無回聲區,在B超下可作定位性穿刺,但B超不能直接看到穿孔部位,不能定位診斷。B超與X光結合起來互相彌補不足之處,而使這一急腹癥得到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