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云
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不僅為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服務,而且極大地推動了護理事業的發展,真正把以患者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發展軌道[1]。人性化護理是由美國人華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護”護理模式發展而來,所謂“人性照護”即護士必須有人性科學的認知,給予患者人性化照護[2]。我院RICU針對??菩再|,不斷改進服務方式,積極倡導“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包括教會患者使用手語與我們溝通,制作基本生活動作卡片,改善RICU環境等,從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如何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如何及時發現和滿足RICU患者的心理需求,實施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應對,本文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患者由于疾病危重而住進RICU時,會從普通患者變為危重患者,特別是通過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時,會因不耐氣管插管和吸痰,不能用語言告知需求,產生焦慮、恐懼、孤獨等心理問題,加之RICU封閉式的管理,這里的醫療環境及醫護人員對他們而言都是陌生的,他們會感到很茫然、無所適從,他們希望得到親人的消息,希望醫務人員與他們談心,講解病情,希望知道入住RICU的費用,希望醫務人員操作嫻熟,希望RICU安全舒適。
2.1 營造人性化的RICU環境 RICU應努力營造一種充滿人情味的、盡可能體現家庭式的溫馨和舒適環境。我們把清一色的白色床單改成溫馨的淡粉色,病床之間的隔簾為柔和的淡黃色,白天病房保持光線充足,晚上只開壁燈和監護臺的臺燈;減少不必要的機器報警聲音;除中央空調外,還備有冷暖空調;另外備有加濕器,以保證空氣的溫度濕度;各種操作都應嫻熟輕柔;護士之間交流的聲音應盡可能低,應不影響患者的治療與休息為宜。
2.2 采取多種形式與患者溝通 RICU的??菩再|,患者因機械通氣的多,不能用語言告知需求,我們提出“生活語言手勢化”,教會清醒患者一些簡單手勢,如舉小拇指表示小便,大拇指表示大便,握空心拳表示口渴,握實心拳表示疼痛等;并制做了圖片,生活中簡單的需求圖片上都有顯示,喝水、吃飯、翻身、想見家人、叫醫生等等,此舉大大方便了患者與護士之間的溝通,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還為有書寫能力的患者提供寫字板,用書寫的方式與我們交流溝通,每床都準備有卡通式的呼叫器,當我們在忙綠時呼叫我們。
2.3 稱謂的改變拉近了護患距離 在RICU,我們不會對患者喊名字,或者叫床號,我們會很尊敬地稱年齡大的為爺爺、奶奶、大伯、大媽,年齡小的我們會喊成小妹妹小弟弟,使他們在沒有親人陪伴時倍感親切;還和他們開一些善意的玩笑,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消除陌生感。
2.4 耐心細致地講解 我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及家屬入住RICU的必要性,告知患者你的家屬在外邊的接待室,很關心你,很關注你的病情及治療;向患者告知使用呼吸機的必要性及和呼吸機的配合,譬如閉嘴以防胃腸脹氣,面罩太松會漏氣等;并向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解釋,建立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只是治療的一種手段,等病情允許會很快撤掉的;對患者說您盡管放心接受治療,您的生命體征我們24 h監測,任何一丁點變化我們都能及時發現,比您的家人更專業,并告知家屬患者在RICU的情況,心理及是否配合等,以免除他們的擔心。
2.5 每次操作都有告知 進行任何一項護理及操作都有告知,諸如翻身、抽血、輸液等,對清醒患者有告知,昏迷患者也進行告知,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讓臨床的患者感受到我們的人性化一面,二來可以有喚醒患者意識的作用。
2.6 轉出RICU的隨訪 每個患者轉出RICU后,我們都會及時隨訪,減輕他們的心理落差。患者入住RICU都是專業人員對他們服務,身邊的許多機器也會讓他們心安,轉到普通病房后,護士不可能守著,只能按分級護理巡回病房,他們會感到不重視不關心他們,這時通過隨訪告知他們,你的病情已經穩定,不需要監護及呼吸機等機器了,只要按時接受治療就能康復了。你有什么不適請及時告知護士和醫生,我們會及時處理的。
2.7 各項操作技術嫻熟 對RICU的護士要求嚴格,5年以內的護士必須經過專科培訓,基本技術操作和??撇僮骺己撕细?,并取得ICU上崗證后才能進到RICU,不能因為反復操作失敗增加患者痛苦。
3.1 護理任務繁重造成了護理工作有應付差事的思想,不能全方位實施人性化服務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貫穿于整個護理實踐中?;颊呷胱ICU前的準備、入住RICU的治療、生活護理,護理工作幾乎占據了整個工作時間,與患者溝通的時間微乎其微,加之工作量大,護士缺乏耐心,情緒不好,這與我們的人性化護理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3.2 對護理內涵理解不全面 長期以來,我們受“特殊行業”的影響,只關注疾病的轉歸,而忽視了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體驗。護士的知識面狹窄,知識陳舊,缺乏心理學、倫理學、行為學、語言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缺乏同情心,這給我們開展人性化護理增添了困難。
4.1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為了使我們的護理工作更充滿人性化,需加大護理人員的投入,按護士與床位比要求配備足夠的護士,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關心護理人員的生活及各種需求,充分認識護理人員的價值,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激發她們的同情心和愛心,合理排班,使她們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與患者及家屬溝通。
4.2 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促進護理工作貼近社會、貼近臨床、貼近患者,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專業技術水平已成為護理事業發展的重要課題[3]。這就要求我們增加多學科知識,增加情商,將自己的知識內化后自覺地給予患者感情付出,實現人性化護理服務。當人類進入21世紀,人們更加關注身心的健康。護士不再只是被動而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護理,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健康。護士除了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外,還要學習心理學、法學、美學、倫理學以及預防、保健知識。還要定期舉行諸如“假如我是患者”的活動,充分體會作為一名RICU患者所產生的一系列需求,從而 將我們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護理活動中。
4.3 改造RICU的物理環境 RICU的環境事關患者的休息及舒適,不但要符合重癥醫學科建設,更好控制醫院感染,還要環境安靜整潔,具有相對的工作及病床間的空間,維持適當的室溫,相對濕度及流暢的空氣,減少噪音,設有家屬休息室,使家屬能貼近患者,如此,可以及時地與家屬溝通,評估他們的情趣,盡量為家屬提供便利措施。
總之,人性化護理是近年來被人們所贊賞和推崇的一種服務模式,有人將其稱之為新世紀服務模式的一種革命[4]。人性化護理是以尊重患者的價值、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為核心,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使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方便舒適和滿意的人性氛圍,也是一種實踐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行為和規范,和衛生部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相得益彰。
[1] 謝鳳勤.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中的運用.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11):1517.
[2] 顧海杰.現代護理藝術性簡論.實用護理雜志,2000,16(3):1-2.
[3] 徐麗華,錢培芬.重癥護理學.第1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序10-11.
[4] 陳艷彬,王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中國醫藥導報,2008,11(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