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霞
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終止14~28周妊娠,存在引產時間長,宮縮強、宮頸裂傷、胎盤、胎膜殘留等問題[1]。而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藥,對促宮頸成熟有良好效果,我站試用口服米非司酮與利凡諾羊膜腔注射終止中期妊娠引產,并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站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門診確診中期妊娠,自愿要求引產者21例,均住站行引產術,平均年齡30歲,無米非司酮、利凡諾過敏史及禁忌證。
1.2 方法 觀察組于入站后行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100 mg,同時服用米非司酮100 mg,12 h后再服用50 mg;對照組單純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100 mg,比較兩組羊膜腔內注藥至胎兒娩出時間、總產程時間、出血量、引產成功率及副反應,胎盤、胎膜殘留者行清宮術等指標[2]。
1.3 觀察指標 胎兒及胎盤完全娩出為完全成功;胎兒娩出,胎盤部分殘留為部分成功;兩者合計為成功率;羊膜腔內注藥超過96 h,胎兒未娩出為失敗。
觀察組引產開始至胎兒娩出時間44 h55 min±13 h29 min,總產程7 h39 min±3 h22 min,成功率100%,產后出血量90~100 ml。對照組引產開始至胎兒娩出時間44 h29 min±7 h37 min,總產程7 h38 min±3 h50 min,引產失敗1 例,成功率83.34%,產后出血量110~150 ml,兩組比較:觀察組自引產開始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及總產程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對照組失敗1例,觀察組全部成功,產后出血量觀察組少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意義(P>0.05)。觀察組清宮術刮出胎盤、胎膜殘留(10±4.55)g,對照組(20+7.5)g,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兩組無1例出現副反應及并發癥。
3.1 術前護理 術前全面評估,詢問病史,了解宮底高度,胎方位及胎兒大小。加強產婦心肝腎功能檢查及護理,術前監測生命體征。一般來說,行引產的孕婦,均有不同程度的思想顧慮,在臨床護理中,以親切地語言向患者介紹有關病區情況及手術醫生情況,使患者對醫生充滿信心。同時利用掌握的醫學知識耐心地向患者介紹有關引產的過程,從而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
3.2 術時護理 個別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出現嘔吐、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甚至虛脫。因此,護理人員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陪伴在旁,用關切的語言分散注意力,使受術者緩解緊張情緒,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穿刺完畢,囑患者休息30 min后,護送患者至病房,交代術后有無發熱及陰道出血等情況。
3.3 術后護理 用藥后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向孕婦提供舒適的環境,囑其進營養豐富及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有宮縮后專人守護,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嚴密觀察并記錄宮縮、藥物反應、胎動、胎心消失的時間及陰道流水、流血等情況。囑孕婦每隔2 h自己小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響正常宮縮;定時了解宮口擴張情況,胎兒娩出后,手壓宮底,協助助產人員完整娩出胎盤胎膜。
3.4 產后護理 產后仔細檢查軟產道是否裂傷,觀察胎盤的完整性及子宮縮復、陰道出血情況,產房觀察2 h,按壓宮底,以免積血影響子宮收縮,每天查子宮復舊及惡露情況。在產后4~6 h鼓勵產婦及時排尿,以防尿潴留影響子宮收縮。產后清洗外陰2次/d,查看會陰有無滲血、水腫、血腫等,產后即刻采取回奶措施,繼續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情況。
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法是中期引產的常用方法,已被廣泛應用,米非司酮能有效地促進宮頸成熟、擴張、增強子宮的收縮力[1]。本文結果顯示了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在中孕引產中的作用,彌補了單一使用利凡諾終止中期妊娠引起的胎盤、胎膜殘留,宮頸損傷發生率高的缺陷,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減少了中期引產中對母體的損傷,是中期妊娠引產的理想方法。對患者實施有效地心理護理和正確的健康指導,積極做好各項術前準備,術后嚴密觀察病情,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可為手術成功提供保證。
[1] 姜學強.羊膜腔注射利凡諾用于中期引產835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婦產科雜志,1996,12(2):116.
[2] 吳熙瑞.米非司酮終止早孕的研究及作用機理.實用婦產科雜志,199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