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碧
腰腿疼痛多見于青壯年,主因急性扭傷或長期勞損所致,輕者影響工作學習,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我院近年收治腰腱疼痛患者240例,其中160例經保守治療好轉,80例為手術治療而愈,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腰腿疼痛患者入院后表現急躁,要求盡快止痛,但用藥后療效不佳而對治療失去信心;還有些患者經牽引、按摩等保守治療癥狀好轉后就停止治療,造成病情復發。針對患者的表現,我們將腰腿疼痛的發病機制及治療過程對患者進行簡單介紹,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積極配合治療。在進行保守治療前給患者看過治愈患者的病歷介紹錄像,并將腰背肌功能鍛煉的圖形印成小冊子發給每位患者,使之照圖練功,既方便,又正規,實踐證明此方法對患者的康復起到積極作用。
經過保守治療仍有80例癥狀未見好轉的患者經CT檢查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因此行髓核摘除術。術后我們重點進行了早期護理和康復期護理,使之迅速康復,從而取得滿意效果。
2.1 早期護理 ①生命體征的觀察:患者術畢回房后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凡術后血壓持續較低水平達不到正常者則應考慮到是否有術區前方髂總動脈或靜脈等大血管損傷的可能,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②密切觀察切口引流量:術后切口有一定的血性滲出,如滲血較多,可形成血腫而壓迫脊髓。因此術畢切口內放置引流條或置負壓吸引器,以防術后血腫。術后24 h引流量一般在50~200 ml左右,48 h后逐漸減少,可拔除引流。③術后臥位及褥瘡的預防:患者術畢回房后,應采取平臥位,但由于患者害怕疼痛,不敢翻身,這樣極易發生褥瘡。所以應堅持每2小時為患者翻身1次,保持著力點皮膚的干燥和清潔,每日多次按摩受壓部位,翻身應行滾毯式翻身,勿使身體扭曲,術后常規平臥硬板床3周。④呼吸系和泌尿系并發癥的預防:回房平穩后,可讓患者在床上做呼吸運動,并輕輕咳嗽,翻身應給予患者拍背,以防墜積性肺炎的發生。鼓勵患者多飲水,并保持會陰部的清潔,以防泌尿結石及泌尿系感染的發生。
2.2 康復期的護理 主要是正確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術后24 h可練習直腿抬高,以減少神經根粘連。1周后練習腰背肌,每日2~3次,首先練習5點著地,以后可逐漸練習3點著地及2點著地。3周后可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范圍。
臨床實踐表明,通過我院醫護人員共同努力,患者在住院期間得到了滿意的治療和經心的護理,使之早日康復,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