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吳淑芬 田玉智
婦產科學是門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臨床科學,目前主要采取大課講授理論,見習、實習培養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式,而且,見習課是醫學生初涉臨床的第一階段,起著聯系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橋梁作用[1]。因此,如何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進行教學改革,成為當今醫學教育的一個重點。我們在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一些相應的對策,取得了一定成績,和大家共同分享。
1.1 有許多同學,對醫生這個職業沒有正確的認識,甚至受社會一些負面影響,對自己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缺乏信心,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求知欲和上進心。
1.2 高等院校擴招導致醫學生臨床見習的機會減少,難度加大,再由于學生不積極,不重視,加之患者的不配合,見習幾乎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
1.3 作為帶教老師的我們,臨床工作的繁忙,思想上對于臨床見習課認識的不到位,使得我們疏于對學生,尤其是見習學生的重視和教導,使得學生自由散亂,組織紀律性差,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2.1 課前總動員 見習課之前,我們會集中起來進行見習動員,播放一些積極向上的醫學類影片,每周見習課之前,講述我們現有患者的情況,讓大家充分的熟悉病房的環境和患者,講述我們曾經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解決辦法及結局。讓他們了解臨床醫生的思維特點,工作方式,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做一名醫學生以后要成為一名醫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光榮感,對未來充滿信心,避免受社會一些負面影響。
2.2 合理安排臨床學習時間 醫療資源的相對不足和醫療環境的惡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醫學院校逐年擴招,學生人數明顯增多,醫療資源增加的速度大大低于學生增加的速度,導致臨床見習病種病源相對不足。加之正處于醫療體制改革中,醫患關系處于比較緊張的特殊階段,社會矛盾突出。如何讓提高學生見習的質量,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我們把學生分批安排在醫院的示教室上課,課余分組安排分別進入各個科室見習,晚間及周末時間均可見習,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量學生同時涌入臨床,進入科室,病房后安排代教老師分管學生,帶領查房,手把手的指導他們學習常見操作,無菌觀念,參觀手術,詢問病史,學會和患者溝通,談話,視患者如親人,能夠體會患者的病痛,并發自內心去想辦法為患者解決問題,這樣患者與學生之間就可以建立一種友好的關系,患者也就愿意和學生們接觸,才能在臨床見習中取得患者合作,教師適時設疑,釋疑,點撥,啟發學生思考,創造一種愉快的學習環境,學生們就更樂于學習,倡導讓學生通過自學,研究,討論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和學習技巧,教會他們如何學,這樣,學生們就自然的融入到這個環境當中也就提高了見習生的參與意識,
2.3 提高臨床教師的教學水平 要想培養高素質的醫學生,首先要提高帶教老師的專業素質。因為教師在臨床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他們的業務技術水平、道德品格修養、帶教能力都直接影響到臨床見習的教學結果。臨床帶教老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靈活的教學方法,又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二者缺一不可,這是做好臨床帶教工作的基本條件[2]。臨床見習的帶教老師由附屬醫院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他們身兼醫療、教學、科研的重任,為了保證臨床見習的質量,各帶教老師在學生見習期間,均半脫產帶教,這就保證了帶教者精力集中,也就保證了見習的質量。
通過上述教學改革,明顯提高學生們的臨床見習課程質量,教會學生臨床思維方式,和作為一名醫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重視怎樣學,重視臨床思維、臨床操作、臨床實踐、為生產實習、成為一名合格婦產科醫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1] 鐘玲,陳瑩,劉云.婦產可見習課教學現狀和效果的調查.醫學教育探索,2006,5(5):456.
[2] 李紅霞,姜巖.如何做好婦產科見習帶教工作.管理教育,2007,6(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