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玉國 周國海
藥品不良反應是藥品本身的一種屬性。經過嚴格審批的藥品,在檢驗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仍然會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適應的現象,“凡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藥物既有療效,同時也有不良反應,合理用藥能使患者加速康復。反之貽誤病情,下面對中藥注射劑引起不良反應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的對策。
1.1 中藥原藥方面 包括藥材市場品種來源混亂、良莠不齊。質量檢測標準不完善,原藥材加工炮制手法不規(guī)范,從而影響到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部分藥物本身能夠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由此導致發(fā)生過敏反應。
1.2 中藥制劑方面 中藥品種繁雜,存在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情況,造成藥材的真?zhèn)位煜煊枚卸荆於鵁o效等混亂現象。所含成分復雜,大部分產品是中藥材綜合成分的提取物,再加上其性味功能各異,成藥的每個品種也有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品牌,由此藥效也有所差異。藥材選用不當,也易引起不良反應。
1.3 個體差異方面 藥物注射不良反應隨年齡高有所增加,不良反應中男性高于女性,也還與家族遺傳史相關,與其自身體質的耐藥程度,健康狀況等因素也相關。因此用藥之前要詳細詢問病史,以便慎重選取相宜的藥物。
1.4 用藥方式方面 主要包括用藥途徑不當和配伍不當,中藥注射劑主要采用靜脈注射和肌內注射。如作為肌內注射的中藥注射劑被用于靜脈注射,增大了不良反應的概率,中藥注射劑成分比較復雜,配伍難度較大,配制中藥注射劑應嚴格按照無菌規(guī)定來操作,減少中藥注射劑與輸液配伍后的不良反應。
2.1 中藥材質量管理 我國《藥典》對中藥材的采集、加工炮制、儲藏等方面均有明確規(guī)定與要求,加強對中藥制劑的質量監(jiān)管。
2.2 堅持辨證論治 組方應注意用量和配伍禁忌,加強對藥物的質量監(jiān)管,選擇制劑技術水平高的藥廠的藥品,選取質量好,信譽高的品牌是降低不良發(fā)生率的重要保證。
2.3 加強中成藥的藥學研究 對藥物生產廠家,應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不斷改進工藝,提高中藥制劑水平,提高制劑的純度,加速制定國家統(tǒng)一的生產規(guī)范,使中藥注射劑有標可循,對用藥過程進行監(jiān)控與防護。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2.4 建立健全中藥不良反應檢測報告制度 中藥不良反應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當藥物混合均勻后,外觀無異常反應,才可加入下一種藥物。有顏色的藥物最后加入,以避免混合后有混濁不易發(fā)現。加強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識別,使不良反應降到最低限度。
3.1 建立規(guī)范的藥材生產基地。使藥材生產處于標準化,規(guī)范化,加工炮制出高質量,高效力的藥材。嚴格控制制備工藝,提高制劑質量。從而提升了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強對藥品的監(jiān)督管理。
3.2 嚴格完善和規(guī)范中藥制劑的藥品說明書,使用前認真閱讀用藥說明書,除了熟悉藥物的用量、用法外,還應了解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等相關事項,從而做到嚴格按照說明書規(guī)定的配藥,任何超出說明書規(guī)定的用藥都有潛在的危險。
3.3.配藥時嚴格遵循個性差異原則,用藥前仔細詢問病史、過敏性疾病史等,臨床應用時務必加強用藥監(jiān)護,并給予足夠重視,以避免嚴重過敏事件的發(fā)生。
3.4 注意用藥方式和途徑。能肌內注射用藥的不靜脈用藥。注射給藥注意配伍禁忌,靜脈用藥必要時分瓶滴注,避免合并用藥。正確認識中藥制劑的安全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和完善,充分發(fā)揮用藥安全。促進中藥注射劑的發(fā)展,更好地服務于人類!
[1] 曾丹丹.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海峽藥學,2011,23(7):218-220.
[2] 商和儒.中藥不良反應原因分析.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15:52-53.